高中政治时事新闻分析范文
高中政治时事新闻分析范文
时事新闻对高中政治教材丰富性的补充,学生如何进行时事的分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时事新闻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时事新闻分析(一)
时事新闻背景:
就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前夕,公安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相较仅有52条的现行警察法,草案内容大幅增加,达109条。制定于1995年的警察法,在2012年已经修订过一次。时隔4年又提出大修,足见党的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依法治警、从严治警在制度建设上步入快车道。
时事新闻分析:
执法是法治的重要环节,警察执法效果如何,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心目中的法治形象。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司法改革的应有之义。今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文件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
如果说司法是法治的殿堂,是在肃穆的法庭上以冷静和理性寻求公平正义,那么站在执法一线的警察则是法治的前哨,通过每一起或大或小的执法案件,代表着法治在“街头巷尾”的形象。相对于居殿堂之高的司法,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的感受更深,因为“街头巷尾”才是他们最常与法律相遇的地方。一些人可能从未进过法院,但或多或少都与警察打过交道。所以,警察执法所体现出的“街头法治”形象,实际上更容易影响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感知。
正因为警察执法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性,此次的警察法草案稿更加强调规范和监督警察的行为,用了1/4篇幅规定了警察在履行职责中的规范。需要看到,近年来,在“警察踩头发事件”等案例中,少数警察因执法不规范引发公众质疑,乃至引发舆论漩涡,给法治形象造成了伤害。草案稿将规范和监督警察职责作为立法宗旨,可以说切中肯綮。执法规范化就是执法的自我约束。这并不意味着削弱执法力量,相反,就像只有最自律的军队才具有最强的战斗力一样,只有执法最规范、最自律的执法队伍,才能提升权威和公信力。具有权威和公信的执法力量,执法时往往事半功倍。
警察自律解决的不止是“乱作为”、滥用权力的问题,也包括如何防止警察不作为的问题。执法自律不是“畏缩执法”,冷静执法更不是“冷眼旁观”,警察“不作为”,和“乱作为”一样会损害自身公信力。因此,草案稿将现行法律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规定的“职权”“义务和纪律”合并为一章,统一规定为“职责与权力”。这种调整体现了警察权力和职责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对于警察来说,权力与职责是一体的。积极行使权力,履行法定职责,就是警察的内在职责。如果只将执法权理解为专断权力,则可能导致任意执法;如果只将执法权理解为义务负担,则可能懈怠执法。权力与职责相统一的警察执法形象,应该是不卑不亢、合理合法、积极规范地处置每一起案件。
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治发展经验揭示,规范警察权力,树立“街头法治”形象,是构建法治大厦关键而艰难的一步。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我们既要重视一部部里程碑式的立法、一件件突破性的司法案件,借此搭建起中国法治大厦的框架,同时也不可忽视“街头巷尾”的法治“踏脚石”。公正严明的警察执法,是通往法治中国的“关键一公里”。
高中政治时事新闻分析(二)
时事新闻背景:
认识一位刚从北京调往新疆工作的干部,随着一身行李一并带来的,还有一张塑封的医嘱:“不得饮酒”。7年前,他第一次到新疆工作时,忌惮这里酒风“彪悍”,就用这张“医嘱”挡掉了不少劝酒。没想到,拜“八项规定”所赐,再次回到新疆任职,这张“医嘱”已没了用武之地,到哪里都吃工作餐,没人劝酒了,更不用说今年新疆出台公务接待“禁酒令”,饭桌上已不见酒的踪影。
时事新闻分析:
诗与酒的因子流淌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酒文化”源远流长。“李白斗酒诗百篇”,“淳于髡以酒谏酒”,三国里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气概,常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内涵丰富的酒文化,却往往被简单曲解。饭桌上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让很多领导干部苦不堪言,实干精力被抽掉,身体健康被消耗;前些年有单位甚至将“能喝”当作一种能力,成为选人聘人“潜规则”……不良酒风带动公款吃喝,污染党风政风,成为必须治理的顽症。
4年来,在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过程中,“几十个文件管不住一瓶酒”的现象一去不返,饭桌上“谈项目”“拉关系”的做法没了市场,公款吃喝也就渐渐淡出公职人员的视野。不仅饭桌上的风气变了,老百姓还发现,现在领导干部基层调研都是轻车简从;发言和材料都拣“干货”,邀请群众和专家直言问题和“短板”;新闻报道中领导会议讲话少了,老百姓的民生关切多了;许多以前跑个三四趟才能办完的事,现在一次就能办好……4年前的新规范,悄然变成今天的铁规矩,化为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的基石。
清风正气要想树得起来,歪风邪气就得杀得下去。回首四年,无论是纪检还是媒体,无论是干部还是群众,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紧盯“四风”的习惯。拿新疆来说,上上下下都在瞪大眼睛、拉长耳朵发现问题,对“雁过拔毛”“化公为私”等啃食群众获得感、挥霍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的行为“零容忍”。自治区纪委不断压实“两个责任”,专门约谈“四风”问题“零查处”的个别地区纪委主要领导,指出差距,提出要求。动真格、不松劲、传压力,不良作风在持续的“点刹”中渐渐消逝。
优良的党风,不仅是我们党的政治品牌、政治标志,而且懿德茂行,可以励俗。一位新疆网友留言道,以前半个月的工资都得“随份子”,自从加强对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嫁娶的监督管理后,大操大办、相互攀比和铺张浪费收敛不少,顿时感觉“减负”。可见,干部戒除奢靡,变味的人情消费就开始刹车;官场潜规则不流行,社会上拉关系、找门路的现象也在减少……党员干部通过有形的表率,无形中引导社会风气向好。政治风尚和社会风尚相互激荡,正是新疆各族人民企盼的当代“风俗志”。
一张没用的医嘱,折射出地方党员干部作风新变化,但也必须认识到,广大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最盼望的是保持长效。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四风”的变种依然存在,作风建设需要抓常、抓细、抓长。紧一阵松一阵、进两步退三步,都会功亏一篑,只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才能不断把八项规定精神落在实处。
高中政治时事新闻分析(三)
时事新闻背景:
11月底,天津塘沽周围的过百鱼塘有些荒芜,堤岸上丢弃的空药瓶已经发黄。陈明的鱼塘从鱼苗放进去那一刻,就要撒药,中间还要投放消毒药、抗生素,隔两个月还得增加改善水质的药。一年七八次的鱼药使用,一次就得撒下去30多箱。陈明说:“我们不吃自己养的鱼。”
时事新闻分析:
前几天水产市场的“活鱼下架”事件疑团还没有完全解开,这一次,养鱼人的一句“我们不吃自己养的鱼”,却似乎给出了答案:水产经营者知道有不少鱼吃了太多药,听说监管要抽检,实在心虚,只要全部下架。
养殖户的鱼自然是要流入市场供人食用的,但他们却说 “不吃自己养的鱼”。在感叹之余,不得不承认,这种害人与自保的逻辑在现实中多么常见,以至于很多食客看见店家食用店里的产品,总要感叹一句:这家的东西肯定没问题,你看,他们自己人都吃。而这种普遍存在的逻辑背后,则凸显了一些从业者的心态:只要不伤及自身,则可以不择手段地赚取最大利益。
然而,那些为他人送上问题鱼的养殖户,能因“不吃自己养的鱼”就免受危害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他会在日后的饮食上,会不可避免地碰到很多类似的从业者提供的食品,这些从业者无一不是“不吃自己生产的”。也就是说,在这看似聪明的经营行为中,实则一个“互害”的过程已然形成,没有谁能够成为真正的幸免者。
这样的食品安全环境令人无比担忧与痛恨,要说根治之道,无外乎四个字:加强监管。道理的确如此,在商业利益诱惑面前,如果缺少了法治的力量,那么,仅靠所谓道德力量是无法规范从业者行为的。所以更应该追问的是,为什么养殖户可以养“连自己都不吃的鱼”?养殖户滥用抗生素等药剂,实则是监管的不断缺位造成的。比如小鱼塘大都没有养殖证,比如类似孔雀石绿这样的违禁药还在大量出售、使用,此外,还有“问题鱼”难以溯源、倒查等等问题。从养殖的源头开始,监管就缺位了,岂能不生乱象?当过量用药成为一种行业潜规则,养殖户很难意识到自己养的鱼关系着他人的食品安全,他们是麻木的。
实际上,对于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都能很快找到症结所在,但难点就在于,食品安全问题背后是诸如滥用违禁药品、添加剂等潜规则体系。我们能够针对某个具体的食品安全事件,出台专项整治方案,却难以从根上改变整个潜规则体系,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能是被动地应对。
如果任由潜规则盛行,只会不断巩固其利益链条,拖得越久,治理的难度也就越大。所以,要从根源解决问题,就必须用法治的力量对食品领域的各种潜规则说“不”。
看了<高中政治时事新闻分析范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