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政治>

人教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哲学是一门复杂的抽象的学科,在高中政治学习过程中,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一)

  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对于这一难点的突破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对学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这一难点应从以下四点突破。

  第一,明确“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身含义。

  所谓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是指人们的意识可以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不仅可以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可以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第二,理解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原因。首先,从认识的对象即客观事物本身看,它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同时它的现象和本质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为人们正确认识现象和本质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其次,从认识的主体——人类来看,既有日益完善的思维器官人脑,又有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再次,从认识的基础——实践来看,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而实践总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能力也随之不断地提高,人们的认识越来越符合发展的实际。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第三,从教育意义上讲,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早已被人们的实践活动所证实。既然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目的,那就说明原有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性质、状态、规律的,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第四,对“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含义要有正确认识。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如此。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但又都是正确的。②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相反人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会出现正确与错误的差别。③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并不意味着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将一切客观事物认识穷尽,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加深。

  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三者之间的区别?

  (1)“主观能动性”是指“想”和“做”。想是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做是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主观能动性”既包括“意识能动性”,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内容密不可分。

  (2)“意识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可见,第一,意识能动性不等于主观能动性,它仅限于“想”,不包括“做”,属于意识范畴;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还包括“做”,包括实践。意识能动性虽然体现在做即实践中,但实践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第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不能把意识能动性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来。

  (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以意识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它既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更不等于主观能动性。

  上述分析表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属于“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属于“主观能动性”,后者比前者的外延要大。

  6.如何理解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

  (1)物质决定意识,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不论意识的反作用有多大,它总是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归根到底由物质决定。所以说精神不是万能的,认为精神的作用是万能的,是唯心主义观点。

  (2)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没有精神,也就不可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不可能充分调动人的精神力量,要使精神转化为物质就成为空话。因此,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人教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二)

  怎样理解“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基本含义?

  对这一问题学生几乎没有从理论上思考过,属于知识空白;对这一理论的表述,学生一下子也难以适应。

  对这一难点,着重应从以下五点加以突破。

  第—,明确认识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是什么。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第二,认识意识反作用的含义。意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它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意识的反作用只能通过实践,在实践活动,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第三,明确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具有双重性。意识本身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不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第四,明确认识在“意识对客观事物反作用”这个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不同观点。辩证唯物主义既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又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的反作用,唯心主义则夸大意识的反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第五,正确认识意识的反作用的方法论要求。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自觉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为什么说意识的作用再大也仅仅是反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总要先“想”后“办”,在“想”指导下“办”,“想”即发挥意识的作用,由此有人认为,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固然,意识的作用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毛泽东说:“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的好。”(《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45页)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具有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作用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9页)“人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同前书,第228页)今天.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人类的活动不仅改变着地球,其活动范围已经开始冲出地球.飞向遥远的天体,在日益广阔的宇宙空间显示出自己的威力。所有这—切,无不凝结着“思维着的精神”的劳绩。

  然而,在辩证唯物主义者看来,“思维着的精神”劳绩再大,也离不开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是要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首先,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固然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在行动之前先有—定的动机,并为实现这种动机制定相应的计划,但是,人们为什么恰好产生这种动机而没有产生别的动机?为什么在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动机?答案无法从动机本身得到说明,而只能到客观现实中去寻找。事实上,人们的动机并不是任意地产生的,而是由人们所处的客观地位及其所面临的实践需要决定的。人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和计划,都是客观事物发展的产物。

  其次要使动机变成现实,使物质世界发生变化,还必须通过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和意识活动的区别在于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通过实践,不付诸行动,再好的动机也是没有用的。

  再次,人们有了必要的动机,进行了实践,也不一定能保证达到预期的结果,要想得到预期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事物的规律性,否则,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最后,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凭借一定的物质手段去作用于客观物质对象,离开了客观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对象的作用,意识活动只能是一种空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形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同物质手段和物质对象的关系,没有现实的材料,人的意识再“巧”也创造不出任何物质东西来。即使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也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同物质技术条件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着,要认识宏观天体,就需要天文望远镜、航天探测器等观测设施。要认识微观世界,就需要有电子显微镜,基本粒子加速器等技术装备。一般来说,这些科学观测和实验设备越是先进,人们的认识水平也就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同物质的认识工具的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

  由此可见,不管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多大,它总是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唯心主义从否认物质决定性的基本立场出发,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宣扬“意识决定论”、“精神万能论”,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

  人教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三)

  “电脑也能思维”对吗?

  “电脑思维”只是对人脑思维功能和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电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机械的、物理的装置,人脑思维的物质基础是人脑。

  第二、“电脑思维”的过程是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脑思维的过程主要是生理的、心理的过程。

  第三、“电脑思维”没有自觉能动性,没有创造性,只能接受人的指令;人脑思维是人自觉进行的,有独特的创造性。

  第四、“电脑思维”没有社会性,不会去探求模拟的社会意义;人类智慧具有社会性,注重思维的社会效果。

  第五、“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人脑思维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

  可见,“电脑思维”不是本来意义上的人的思维,思维、意识只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怎样理解“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改造自然,但自然界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这个观点既是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①这主要是难在:第—,从能力上看,学生还缺少辩证思维能力;第二,从具体把握观点来说,学生会认为,人们既然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物的形态、属性,那么改造了的、发生了变化的自然物显然是在意识之后出现的,因此就不应说这—部分自然物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

  ②抓住中心观点:“人们改变的只是自然物的具体形态,具体属性,而自然物的客观存在、自然物的固有属性及其规律是不能改变的,自然物具体形态和具体属性的改变不是任意的。”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人们利用自然物来看,其根本前提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第二,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其基础仍然是自然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而这些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制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总之,虽然人类产生之后,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人类所到之处无不留下意识的印记。但是人的意识水平越高就越清醒地体会到在自然面前人是不能随心所欲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看了<人教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的人还看了:

1.高二政治哲学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2.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3.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4.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5.高中政治哲学常识大全

人教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

哲学是一门复杂的抽象的学科,在高中政治学习过程中,要掌握相关知识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一) 意识为什么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对于这一难点的突破既有重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94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