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政治 > 高三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三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三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在高三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中,最重要是的让学生掌握非常扎实的基础知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④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⑤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

  三、公司的经营

  1、企业:

  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④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

  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④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

  3、公司的经营

  ①含义及目的(略)

  ②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

  第二、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公司经营管理不善会导致兼并或破产

  ①企业兼并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其意义是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有益于减少失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企业联合——“强强联合”

  ③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其意义是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四、新时代的劳动者

  就业:

  ①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

  党和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③解决途径

  3、劳动者的权利:

  ①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②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③劳动者权利的维护——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途径:法律。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五、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3、利息:

  ①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

  ②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③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

  4、存款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5、商业银行:

  ①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组成: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④其它业务:债券买卖和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⑤作用:“纽带”、“依据”、“监管”

  六、股票、债券和保险

  1、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①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②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③意义: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④性质:所有权凭证。(股东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红利等。

  2、债券——稳健的投资

  ①含义: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②性质:债务证书

  ③类型: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保险——规避风险

  ①含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②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③投保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高三政治必修一易错知识点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成反比)

  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商品价值量不变)

  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5.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6.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7.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8.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应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9.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相同的。(两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相同的)

  1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

  13.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按劳动成果分配)

  14.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1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16.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是坚持共同富裕)

  高三政治复习方法

  一、预则立不预则废——明确即达目标,制定可行计划

  高三复习要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的目标、要求、方法也都不同,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以点带面打基础”阶段,要求:全面、系统、扎实、灵活

  依据课程标准、高考考点,立足课本,夯实基础,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上。因此学生要把课本读“厚”,微观落实考点。重点落实四点:高频考点、热门考点、新增考点、调整考点。

  本轮要做到“细”、“综”、“实”、“活”,对知识的掌握要全面细致,“逐点扫描,不留盲点” ;要注重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相结合,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将它们系统化、网络化、综合化,力求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对知识的落实要扎实,记忆要牢固,理解要到位,复习过的知识弄懂弄通,不留疑点,并能熟练运用;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要灵活,同时指导学生构建小单元的知识网络,落实好,连成串。

  第二轮:“重点专题上台阶”阶段,要求: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依据考情、学情,选取重要考点及学生薄弱点设置专题,以热点专题复习为点,以知识专题复习为线,以高考考点复习为面,以知识的整合、能力的形成为目的,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联系热点,渗透考点。通过专题讲解,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每一专题进行前,可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再现记忆这一专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然后再选取相关热点,以时政材料为背景,以问题为主导,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对热点事件分析说明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迁移运用分析能力。

  第三阶段:“仿真模拟攀高峰”阶段,要求:仿真、内化、迁移、调整

  这一阶段为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要通过仿真模拟,引导考生把握考试节奏,感悟试题特点,训练答题技巧。要求考生从知识到审题到答题,一定要熟练规范,确保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同时调整好心态,保持平常心,坚定自信心,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的到来。

  此阶段要注意对学生的两个引导:一要引导学生利用好纠错本。重新审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二要引导真题重做。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选做近3年的高考真题,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同时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查缺补漏。

  二、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研读考试说明,明确高考大纲

  从近几年山东高考政治试题来看,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就可发现其答案均能在教材中找到出处和依据。一切试题都是书本知识的深化、扩展和推移,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基础知识薄弱是高考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对照《考试说明》确定的知识范围,逐个整理、排查,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要胸中有数,将考点与教材的知识点对应起来。

  高考考纲是高考的命题方向,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在复习中时刻对照考纲的要求进行把握。因为纲举目张,只有把握好了考纲的要求,才能做到对高考题心中有数,心中不慌。

  三、按图索骥追本溯源——总结命题规律,把握高考方向

  历年的高考题是我们高考备考的重要资源,是“图”,只有多做历年的高考经典题,经过对比总结才能发现考过什么、没考什么、常考什么、以什么形式考,才能在此基础上预测可能靠什么、怎样考,从而进一步把握高考方向。只有经历高考真题的历练,才能在不断的练习中适应高考特点,在做题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的答题规律方法技巧——“骥”,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做高考真题过程中,既要有一双慧眼,也要有一颗慧心,在庞杂的诸多高考题中,优先做山东高考题,优先做近三年高考题,优先做课改地区的高考题。要克服“畏多畏难“心理,不要怕题量大,也不要觉得做题乏味,而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地应对,努力在做题中找到正确的答题方法,找到本源,为我们的成功之路寻求捷径。

  四、有备无患瞻前顾后——夯实基础知识,克服遗忘难题

  高三政治三个阶段的复习尽管侧重点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紧紧围绕基础知识的落实,强化用知识解决问题。基础知识是能力所必要的载体,能力是基础知识的必然升华。在复习中只有把基础打牢固了,知识点掌握的全面,才能在随后的复习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能谈得上能力的运用与提升。对于基础知识的把握首先要过好“教材关”,从序言、标题、提要到正文,要认真、仔细、深入地研读,对重点内容要逐字、逐句、逐段地反复阅读、思考。准确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且能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对基本理论要多层次、全方位理解。除此以外,还要将教材中一些相近、相关的概念、原理,即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列出来,加以比较、澄清,从而在头脑中留下准确的“图景”。其次要过好“联系关”,把各知识点按一定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弄清各知识点的前因后果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一掂一串,一拉一张网。只有形成知识串、知识网,才能在高考调动和运用知识时防止少点漏点,减少失分,做到有备无患。
看了<高三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的人还看了:

1.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2.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2)

3.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4.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5.高中政治必修1第二单元知识点

2888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