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政治 > 高三政治必修四易错知识点

高三政治必修四易错知识点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三政治必修四易错知识点

  高三学生复习哲学,不仅要理解和把握深奥的哲学道理,还要掌握一些易错知识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政治必修四易错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必修四易错知识点

  一般哲学概论部分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哲学可能是科学的,也可能是非科学的)

  2.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正确的哲学才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3.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也有错误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哲学不是具体科学的简单相加。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科学的科学”、“科学之母”等)

  5.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6.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8.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唯物主义中的具体形态也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唯心主义也有局部可以借鉴之处。)

  9.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0.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形成的。(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唯物论部分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客观存在”应为“客观实在”。)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物质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3.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着的。(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4.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因此,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是正确的。但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相互制约不正确。类似的错误提法还有“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制约”)

  5.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并非相互依存)

  6.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

  7.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8.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但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9.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10.意识促进事物发展。(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11.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

  12.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就不能按规律办事;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才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或关键)

  13.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具体地把握规律。)

  14.正确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起消极作用。(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正误之别,其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

  15.只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做事情就一定能够成功。(实事求是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取得成功还要看各种主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6.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

  17.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

  18.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这不是规律,这是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19.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这里讲的是规则,规则不同于规律)

  20.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应为“使主观符合客观”)

  辩证法部分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前对后错。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

  4.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条件是无条件的。(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

  5.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该说法正确)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注意“一定意义上”才是)

  7.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只有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8.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只有前进行上升性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9.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0.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11.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质变就是发展。(前对后错。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但只有前进性的量变引起质变才是发展)

  1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前两句对后一句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13.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根本否定,而不是全盘否定)

  14.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在前进中有曲折。)

  15.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6.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17.哲学上的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的斗争是整体和部分关系。(二者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1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能理解为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0.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说反了,类似的错误提法有“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21.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前对后错)

  22.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矛盾的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2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都是要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者没有区别。(前对后错。后者是有区别的:世界观依据有别,具体内涵有别)

  25.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6.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解决主要矛盾只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7.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没有影响。(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而且矛盾的主次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2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是知识的混淆)

  29.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就是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缩小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内涵)。

  认识论部分

  1.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都源于实践)

  2.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3.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6.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7.物质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

  8.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正确的认识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认识起消极作用)

  9.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颠倒因果关系)

  10.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

  1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所以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12.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

  13.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说明社会意识有时取决于社会存在,有时不取决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归根结底都取决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适应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科学的社会意识。(价值观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4.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所有的价值观都起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才起促进作用)

  5.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上是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正确否的两个标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结合,共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高三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定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双方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并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正确对待矛盾,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对事物的具体特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在事物的多种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由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主要矛盾之间,矛盾的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统筹兼顾,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体现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典范。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争取处理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要求坚持适度原则,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重视量的变化,还要学会优化结构。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可以引起质变。

  事物的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应当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正确对待个人成长中经历的曲折,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高三政治必修四必背知识点

  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人们应当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

  要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必须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要坚持以矛盾分析法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在认识中有特殊的作用,要重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征。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科学实验活动是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生产活动是其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实践的作用:生产活动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起决定作用,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科学实验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有能动作用,认识指导实践。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知识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要在“情”“理”“行”三方面来一个转变。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改造世界有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两个方面,改造主观世界主要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主观世界,是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看了<高三政治必修四易错知识点>的人还看了:

1.高中政治必修四易错知识点

2.高中政治必修四易错点

3.高二政治必修四易错汇总

4.高中政治必修4易错点

5.政治必修4哲学常识易错点

6.高二政治必修四易错点

288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