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高中政治会考试卷及答案(2)
福建莆田高中政治会考试卷及答案
2015年10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据此回答18~19题
18.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将正式出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表明全国人大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2015年10月之后国务院将根据“建议”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③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体现党的政治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议前,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体现政协民主监督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新的变化。为此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下列表述与其体现这里一致的是:
①我国发展环境等的新变化、新思路、新举措——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②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
③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量变质变辩证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净化政治生态,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取向。请回答20~21题
20.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各级纪检检察机关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四风”蔓延势头得到遏制,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四风”问题树倒根在。要进一步完善督办、通报、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作用。这有利于:
①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激发公民推动党风政风好转的积极性
③激发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杜绝各种腐败行为发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净化政治生态,就要敢于正视问题,“小病”“大病”一起治,治疗和预防一起抓,坚持不懈地加强富党风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这是因为: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在《之江新语》中引用了《礼记》中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告诫党员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监督,还要不断加强自律。这要求党员干部:
①工作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②做到知行合一,树立正确的真理观
③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注重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这段话后来被浓缩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权力)不能进”。这凸显了:
①国家应该保护公民的所有权利 ②权力的行使应该受到制约
③公民有权阻止权力的行使 ④权力的行使以尊重合法权利为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4.新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让基层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实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等民生工程,提高了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由此可见: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③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是一个解决矛盾的过程
④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是各民族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新修改的《立法法》明确设区的市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对扩大地方立法权理解正确的是:
①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更好地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②可就本行政区内社会生活各方面事项进行立法
③依据本行政区域内的需要进行立法,保护好地方利益
④利于提高地方法制化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提出:“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引发外国媒体的高度关注。回答第26~27题。
26.曾亲历战火荼毒的中华民族深知和平珍贵。避免和平被破坏的悲剧重演需要:
①开展军事竞赛,形成政治多极化格局 ②承担国际责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增强综合国力,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④展示国威军威,获得更多的战略盟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传承爱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激发爱国情怀,丰富人民的物质世界
③增强民族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增强忧患意识,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他们在天上,愿为一颗星。他们在地上,愿为一盏灯。不怕显得多么渺小,只要尽其可能。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碎,敏感的大地处处仍有持久而悠远的回声。——舒婷《献给我的同代人》这段优美的话语:
①发挥了首创精神,肯定了主观能动性在人们成功道路上的积极作用
②陶冶了人的情操,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③如理性的明灯,指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④似春雨般润物,激励人们塑造美好人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9.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靠的不是群兵黩武,不是对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这表明: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②文化软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
③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0.唐诗、宋词和元曲,它们的句式、长短不一样,这是变,是风尚;但押韵、平仄的规范,辞藻中的典故,那种与《诗经》《楚辞》一脉相承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气质,却是不变的。这说明:
A.中华文化积淀着民族的精神追求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D.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有正确的态度
31.回溯过往,从信笺到电话,再到邮件,如今微信更进一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微信拜年、微信发压岁钱、微信吃团圆饭、微信祭奠亲人……技术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甚至带来新的消费增长。这说明:
①科技发展水平决定这文化发展水平 ②微信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④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④ B. ②④ C.②③ D. ③④
32.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欢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材料说明了:
①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同的
②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借鉴融合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福建莆田高中政治会考选择题(下)
33.明代于谦曾写诗《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
①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定功能
②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④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4.“白露:草录白,鹡鸰鸣,玄鸟去,临安山核桃开杆”。杭州一食品企业新创“二十四风物”品牌,主推与节气对应的浙江特产。同时,宣传“尊重时令,顺时而食“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古老智慧,深受消费者欢迎。这表明:
①中华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②商业创新提升了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③饮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中华传统文化是商业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5.有些驾驶员因交通阻塞会不耐烦地鸣喇叭、闪灯、爆粗口,甚至会采取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①汽车文化决定着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②健康的汽车文化能提升驾驶员的文明素养
③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④文明驾驶是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6.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聚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
①集中体现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37. 现在孩子上网鼠标随意一点,网页跳出的居然是色情论坛;下载音乐视频,一不留神,色情图片制成的弹窗跃入眼帘。这警示青少年:
①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②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③担当社会责任,提供优秀作品 ④提高科学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英国广播公司(BBC)2015年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了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并拍了一部纪录片。回答38~39题
38.BBC希望通过这个研究项目,探求中国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能否教好英国学生。由此可见:
①教育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教育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起决定作用
③要热忱欢迎世界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39.在实际教学中,英国学生不少举动让中国老师十分“抓狂”;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中国老师的高强度教学,常被中国老师训哭。中国老师表示,英国学生缺乏进取心,懒散无纪律。从哲学上看,中国老师:
①否认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②没有在矛盾的双方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缺乏对英国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忽视了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