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政治 > 2017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汇总

2017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汇总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2017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汇总

  哲学是高三政治必修四主讲的内容,同学要掌握哲学相关知识点。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

  1.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促进,错误阻碍。

  2.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答: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答: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又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对青年学生的要求?答: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国情上.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

  5.联系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现?答:联系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答:区别: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无序欠佳)联系: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相互影响:整体影响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答: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8.静止的两种情况?答:一是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9.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阶段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10.规律的含义?答: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1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12.矛盾的含义及矛盾统一性的两种表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13.矛盾普遍性的表现及方法论意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14.矛盾特殊性的表现及方法论的意义?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务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意义?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列宁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相互衔接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二.二者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17.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含义及统一关系?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者是紧密相连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重点谈两点或是离开两点谈重点,都是错误的。

  18.内外因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引起作用→重视内因,对外因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19.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高三政治哲学易错点

  1. 哲学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注意: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2.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注意: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3.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注意: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 哲学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注意: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5.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注意: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6.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注意: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7.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注意: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对万事万物的抽象和概括,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8.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和客观存在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

  9.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注意: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0.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也是主观的。(注意: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的,意识的反映形式却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主观不能制约客观规律)

  11.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2. 读书也是获得认识的来源之一。(注意:认识的唯一来源是实践,读书是获得认识的途径之一,要将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区别开来)

  13. 获得真理是人类认识的根本目的。(注意: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

  14. 真理是客观的、不变的。(注意:真理是客观的,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5.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注意: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16. 联系具有普遍性,就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注意:联系的普遍性并不是指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7. 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在联系面前无能为力。(注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18. 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注意: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19. 事物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注意: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但是并非任何的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20. 事物有了量变就一定会有质变。(注意: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事物的质变)

  高三政治哲学原理方法论

  1. 辩证唯物论

  【原理】自然界是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对】在实际工作中,违背自然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此原理:①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②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③联系我国国情、省情,围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问题进行分析。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溯过去、推测未来。)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加强“诚信”;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创新意识,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注意】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③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认为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④任何情况下从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的观点是错误的。

  3、尊重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原理】(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人在规律(条件)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不利条件的破坏作用,甚至创造条件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

  【方法论】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正视条件,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

  【反对】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条件)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应用范围】运用此原理分析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本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计划生育与人口老龄化等)、三大产业的调整、各行各业的股份制改造,我国的对外贸易、外交政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载人航天事业、基因工程、坚持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等方面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相结合。

  【注意】①规律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人们可以改变条件从而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而不是改变规律。②规律是客观的,但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会随着事物的性质、条件不同而变化。

  4.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3)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方法论】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把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猜你感兴趣:

1.2017高三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

2.2017高考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汇总

3.2017高考政治备考政治哲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4.2017高考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汇总

5.2017政治会考《生活与哲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6.2017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253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