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政治 >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

  学习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必备术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

  一、唯物论

  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A、意识能动性的特点: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⑵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B、意识能动性的表现: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物质世界的发展,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①规律客观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认识论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重视实践的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

  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的。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是多样的、有条件的,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因此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既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矛盾分析的方法)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A、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B、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C、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看过"高考政治必备术语(生活与哲学) "的还看了:

1.高考政治必背答题术语

2.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3.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

4.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复习

122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