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题
高中语文阅读题
做好语文的练习题,会让你有所收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网络整理的高中语文阅读题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语文阅读题(一)
①100岁的华人棋手吴清源以日籍身份在日本病逝,但他所开创的围棋时代远未结束,所筑起的精神高峰尚待攀登。
②围棋起源于中国,传入日本后,得到中兴,少年吴清源正是在中国封建王朝已风雨飘摇之时东渡扶桑,负笈求学。他没有辜负异国提携者的赏识,在日本棋坛杀出了一条血路。
③他和终生朋友兼对手木谷实,携手发明新布局,开创“模仿棋”先例。棋手们被束缚的布局得到解放,落子的思维方法获得自由。川端康成曾写《新布局的青春》赞扬说:“木谷实、吴清源创造新布局的时代,不仅是二人盖世天才的青春时代,实际上也是现代围棋的青春时代。”
④他和本因坊秀哉名人的世纪决战输了。但这次输如海上浮冰,真相远在水下。秀哉屡次提出暂停,回去和弟子们研究,把一局棋延长三个月,未免不公正。从此日本棋院规定一日内不能结束的比赛,采用“封棋制”。越过秀哉这座高山,吴清源一飞冲天。
⑤他自二战前的“镰仓十番棋”开始独霸擂台,在连续15年的升降十番棋里,将日本所有与之对局的一流棋士一一降级,直至后来无人可战,升降十番棋不得不结束。此后,吴被称为“十番棋之王”“昭和棋圣”。
⑥吴清源的真正贴身徒弟有四位,且都是华人。林海峰与王立诚在日本棋坛光彩熠熠;芮乃伟是徒弟兼助手,史上最强女棋手;牛力力是助手,也是徒弟,陪伴吴清源最后20多年的生命历程。至于其他人,虽不长久亲炙,却也多受雨露,桃李满天下,尤其是中国棋手。
⑦吴清源主要受诟病之处在于国籍和相关问题,他曾三换国籍。1935年前他属中华民国。那时中日关系逐渐恶化,在日华人备受欺辱,吴清源说“边下棋边读书行不通,何况要养活一家人”,1936年加入了日本籍。日本战败后的1946年,一些在日华侨冲入他家强迫他和妻子放弃日本国籍,经过3年辗转,吴清源在1949年得以重新入籍中华民国。1979年他最终又归属日本,作为父亲,他必须为三个孩子的就学就业等考虑周全。
⑧1941年,吴清源与日本棋士结成“棋道报国会”参加劳军。1942年,应汪伪南京政府顾问青木一男邀请,到上海慰问侵华日军。当时有爱国人士在饭店贴出“杀死夷化汉奸吴清源”的标语。现在他去世了,网友翻出这些经历来痛骂他是汉奸走狗,为倭作伥,也有狂批他是棋坛圣手、民族败类的。梅兰芳为拒日军邀约,蓄须罢演以明志。巴斯德也有名言:“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诚然,这些是不能回避的事实和铿锵的道理。入籍日本后,很难不受当时政治风潮、军国路线所裹挟。或多或少,自然或不自然地,会沾染一些时代的灰尘与气息。
⑨战争时代是最残酷的时代,是对人性最碾压扭曲的阶段,我们自己如果身处其中,能否保持完璧,彻底清白?这恐怕也值得所有人严肃思考。如今远离大战将近70年,和平相处,友好竞争是大流。藤泽秀行作为日本老棋手,很多次在中国围棋的低谷访华陪练,促进了中华棋艺的再次崛起。郎平在北京奥运会上带领美国排球队战胜了中国队。有彼此交流,才会提高水平,促进改善。不能太狭隘。
⑩吴清源是个很纯真的人。他一生颠沛流离,唯独两样东西贯穿始终,就是围棋和信仰。专注围棋给他带来不小的麻烦,因为他忽略了很多事。而虔诚的信仰又使他得以泰然处之。
11吴清源晚年专注于对21世纪围棋的构想,十分崇尚调和、和谐。他认为围棋是一种艺术,又是一种生命哲学。中国的《易经》讲究阴阳调和,围棋也不能脱离这个道路,对弈的最终目的,是从中领略圆满调和的“道”,追求棋艺和人生的共同完美。
121929年与木谷实一局,吴清源将第一手落在了棋枰正中央的天元,引爆棋界革命。1984年引退仪式,对手桥本宇太郎也把第一手放于同样位置,全场顿时沸腾。这是一个闭合的圆,完整,精巧,首尾相接,如有神启。
13横跨三世纪,阅尽世沧桑。吴清源在期颐之年终于垂下执了一辈子棋子的手,安静地去了。圣手封盘,局开新旧,不过是另处落子;天元归位,棋色黑白,终无须两立方圆。那空空如也的棋盘中央,天元黑子正醒目地提示着我们,这是一个大写的人。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和( )(5分)
A.文章体现了作者鲜明的写作风格,在对传主人生经历的记录中加入个人对历史的看法,丰富了内容,拓展了传记文的广度和深度。
B.文章从传主棋坛谢幕起笔,回忆吴清源的一生,通过记录其在围棋上的发展和贡献,深入探寻了一代宗师的成长之路。
C.吴清源一直致力于对围棋哲学的探究,强调棋道的圆满调和,追求棋艺和人生的共同完美。
D.作者认为吴清源是“大写的人”,其主要依据是吴清源在棋坛卓越的贡献,以及他在精神领域的高深参悟。
E.吴清源的棋坛生涯是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典范,在此影响下,国际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
(2)吴清源“开创的围棋时代远未结束,所筑起的精神高峰尚待攀登”,请结合文章分条说明其在围棋上的重要影响和贡献。(6分)
(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并结合内容分析其内涵。(6分)
(4)对“吴清源主要受诟病之处在于国籍和相关问题”,请结合8—10自然段,分析作者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你怎样看待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情境之下的个人价值选择?请结合实例谈谈理由。(8分)
高中语文阅读题答案:
(1)A D (A项3分, D项2分, B项1分。B项,作者还用大量的笔墨就吴的“国籍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论。 C项,吴清源晚年致力于21世纪围棋的构想,认为围棋是一种生命哲学。 E项,国际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并非受吴清源之影响。)
(2)①和木谷实携手发明新布局,开创“模仿棋”先例。②促使日本棋院采用“封棋制”。③独霸升降十番棋擂台,使升降十番棋不得不结束。④培养了众多的弟子,特别是培养了中国棋手。⑤晚年专注于对21世纪围棋的构想,崇尚调和、和谐。(答齐5点得6分,少一点扣1分。)
(3)第一问:该句运用了比喻修辞。将吴清源的到日本棋坛的开局与引退比喻成“闭合的圆”。(或者:该句语言简洁,用词精炼有力。“闭合”“完整”“首尾相接”精炼地概括了吴清源圆满而精深的棋坛生涯,“精巧”又隐喻着吴的棋艺和精神的完美传承。 或者:该句运用短句,言简而意赅。“完整”“精巧”以词为句,“首尾相接”“如有神启”四字成句,精炼地揭示出吴清源棋坛的重大深远的影响。)(观点1分,阐释观点1分。)
第二问:该句形象地写出了吴清源圆满的棋坛生涯(1分);对手在棋局上对吴清源棋艺的继承也意味着围棋文化得以很好的传承和发展(1分);对吴清源在棋坛的贡献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大师的由衷敬佩(2分)。
(4)第一问:(4分)作者观点:对吴清源三换国籍和抗战期间的行为持理解和宽容(1分)。理由:①作者认为吴清源加入日本国籍是被生活的压力所迫(1分);②战争碾压扭曲人性,吴清源受军国路线裹挟而沾染时代灰尘(1分);③和平相处,友好竞争,沟通交流是时代发展的主流,狭隘的民族主义不可取(1分)。
第二问:(共4分,观点2分,结合实例合理阐释2分)
示例一: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的裹挟,不得已做出无奈的人生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无完人,尽管绝大多数人都有向善之心,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情境下,都可能做出无奈的违心的选择。如十年“”期间人们说假话,违背伦理道德,是人性丑恶的显现,更是时代的荒谬和黑暗对人的迫害。(如有一些人在犯罪分子作恶的时候选择明哲保身,确实反映出人性的冷漠和懦弱,但是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也是一种珍视生命、保全自身的方式。)
示例二:为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伤害国家民族的利益,是不可原谅。人首先是国家的人、民族的人,有其社会属性。没有国家民族人就失去根基,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伤害国家民族的事必将千夫所指;背弃、伤害国家民族的都会成为历史永久的罪人。如历史上的秦桧残杀忠良、卖官鬻爵,致使南宋国力衰败。(如现代的汪精卫,在抗战期间投靠日本,成立伪国民政府,出卖国家沦为汉奸。)
示例三:无论处在什么时代,人都应该有所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人应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世界观,它们不应该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如亚圣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的节操,朱自清誓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等。(如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哪怕寡不敌众、力量悬殊也要维护正义。)
高中语文阅读题(二)
站在北京2011年岁末的街头,荣宏君自己大概已经想不起初来的心情了。有兴奋,也有茫然吧!和大多数北漂一样,有一个胸怀远大的抱负,有深浅莫测的前程,还有一颗跃跃欲试、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峥嵘之心……
现在心情渐渐平静安和。步履渐渐放慢,稳定。长期在传统文化、词章翰墨的浸润下,古意隐隐散发。那个从鲁西南偏僻农村走出来的懵懂无措的年轻人,已经在这个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稳稳地走出了一条路——那个自十岁起便拿起笔在土墙上胡抹乱涂的小孩,已经将他的梅花画送进了人民大会堂,赠送给了多名国外友人。
荣宏君,你现在是名人了呢,这句话,在家乡人的酒桌上常被提起,并成为祝酒的下酒菜,当事人却只是憨憨地笑,诚恳之极。山东鲁人的厚道、耿直,一直未曾有变。
这么多年,一个人,无亲无故,无组织无单位,游离在体制外,以笔墨为生。靠一双手、一只笔、一砚墨,单枪匹马,一路走来,也真是不易。
现在回望仿佛显得太早。“经历的有些事,到了我七八十岁时再细细咂摸吧!”荣宏君在傍晚的灯光下微笑。他早已学会了不抱怨。
外面,寒星泛起,黑夜的幕布拉开,回忆漫溢上来——他经历过的苦涩,因有现在的甘味,便也不再都是苦。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很多攀越人生高峰,览人生胜景之人的感慨,也更像是他的人生写照——他画梅,一株又一株,傲雪的梅,凌寒的梅,孤倔的梅,画里有他的人生,真实贴切。他的成长是一部曲折的励志剧,是实实在在的真人演绎,无人可以代替。幼年,父丧家贫,高中毕业,北上求学,长子之责,看到家中重负,不得不辍学养家。对外说起,一句轻描淡写带过,自己的生活,却是一日日苦捱过来。
在画作没有市场之前,为谋生,他摆过书摊,开过饭馆,但他却学不来生意人的精明。骨子里面是文化人,即便是摆书摊,也要自己喜欢的书才行,没人光顾时,看书,有人来时,还是看书,天生读书人。生意自然是失败。
“陈年旧事了,不提也罢。”他摆摆手。
想过离京,回家守着几亩薄田,却心有不甘。内心深处对书香的渴望,如波浪在胸中翻涌。再穷,也要读书。拿起儿时练书法的毛笔,朝书香迈去。
幼年练习书法的底子与爱好绘画的基因结合起来,铺陈了最初的书画道路。一上手,花鸟虫鱼,都画,后来遇到国画大师关山月,一语点醒梦中人:你的绘画根基很好,每个都想画好,不容易,不如专攻一项。醍醐灌顶,他想起幼时土墙的梅,想起失学时院子里独放的腊梅——画梅。
他骨子里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梅,中国人眼中的“四君子”之首。梅花有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婉约、凄美,又有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傲雪、凌寒、不畏严冬的奇志。路渐渐清晰起来。
现在,荣宏君的梅已经作为国礼走出了国门。2008年10月,中国青年代表团出访德国时,他的大幅作品《梅》在德国总统府当着数百名中德青年代表的面,被赠送给德国总统默克尔。默克尔与梅花两看相悦的微笑瞬间被镜头捕捉。回国后,有友人替他惋惜:荣宏君,怎么没与默克尔合一张影呢?机会难得啊!他只是眉眼舒展地笑。
“尽管我不是体制内的人,但是因为找到了青联这个组织,也算是享受到了组织的关怀,能让我的画作走出国门。”荣宏君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他未有言及的是,文化人无体制、无单位的苦。比如,办护照,办签证,他要回山东老家,到处去开证明——这是显性的。隐藏在这背后的,是无保障的以后,以及有些只对体制内人开放的机会——还好,他心胸豁达:“如果曹雪芹在体制内,他也写不出传世巨著《红楼梦》。”有自嘲,更是激励。“无体制藩篱的一个好处是艺术创造更自由。”没有体制的保险箱,那就自己去建造,内心有紧迫感,更能诱发创造力。
“愈来愈觉得,绘画是小技,修为才是大道。”荣宏君感慨,研读史书是修为,做人是修为,胸怀是修为,而这一切,都会反馈到绘画中,绘画是内心的展现,胸中沟壑,气韵流动,一切都在画中。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传记题目“梅花香自苦寒来”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梅花香”既是指荣宏君主要画梅,也指荣宏君获得成功。
B.荣宏君“心情渐渐平静,安和”的原因是,现在他的画作有了市场,已经摆脱了幼年家贫、生意失败的困顿处境。
C.荣宏君下定决心画梅的原因,除国画大师关山月的指导外,还有“他想起幼时土墙的梅,想起失学时院子里独放的腊梅”。
D.画线句子是荣宏君的原话,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荣宏君既在体制之外,亦在体制之中,并从体制中获得了好处。
E.“绘画是小技,修为才是大道”,一切的修为,都会反馈到绘画中。画家之画能反映出画家的人品胸怀、学识修养。
(2)“梅花香自苦寒来”,荣宏君经历的“苦寒”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并说明。(6分)
(3)文中有三处加点文字,都写到荣宏君的“笑”,请简要分析“笑”的含义。(6分)
(4)请概括荣宏君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并就其中一点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8分)
高中语文阅读题答案:
(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
(2)①家境不好。幼年,父丧家贫,不得不辍学养家。②生意失败。在画作没有市场之前,摆过书摊,开过饭馆,但都以失败告终。③文化人无体制、无单位的苦。办个护照签证也要回趟老家到处去开证明,无保障的以后,以及有些只对体制内人开放的机会。(每点2分)此题的考点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①面对家乡人的赞美,他“憨憨地笑”,表现了他的厚道、谦逊。②回想起一路走来的艰辛经历,他的微笑表现了他的淡然与豁达。③当友人为他没有和默克尔合影而惋惜时,他“眉眼舒展地笑”,表现了他并不看重自己的荣誉,而是更关注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此题的考点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4)荣宏君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传统文化的浸润,坚忍不拔的信念,艰难困苦的磨练,大师的点拨,谦逊感恩的人格等。(概括的原因只要原文中有依据就行,答对3点即可得3分;结合文本分析原因,观点1分,结合文本2分;结合现实谈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