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文言文官职变动词语+阅读题答题模板
导读:下面学习啦网的小编给你们带来了《史上最全文言文官职变动词语》供考生们参考。
史上最全文言文官职变动词语
文言文在记叙人物生平事迹时常涉及到官职的变动。
对这些表示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的理解很重要,它关系着我们能否准确地翻译语句、文段,了解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而全面理解整篇文章。
现将中学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归类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表示任职的:
⑴任:担当,担任。例如: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史记?蒙恬传》)
⑵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⑶授:给予官职。例如: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汉书?翟方进传》)
⑷拜:授予官职,任命。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例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孟子?告子下》)
⑹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例如:①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战国策》)②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⑺简:任命,选拔。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⑻进:出来做官。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
⑼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例如: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⑽辟(音b):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例如: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
⑾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例如: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汉书?苏武传》)
⑿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例如:①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②例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但如果是左除,则又表示降级被贬,例如:帝怒,乃罢贄宰相,左除滂等官。(《新唐书裴延龄传》)
⒀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例如: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史记?李将军列传》)
⒁复:恢复原职务。例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
⒂仕:做官。例如:学而优则仕。(《论语》)
二、表示升职的:
⑴升:升官。例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谭嗣同》)
⑵陟:进用,升职。例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⑶擢:由选拔而提升。例如: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⑷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但左迁则是指降职、贬官。例如:①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贾谊传》)②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⑸徙:升职。例如: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⑹超迁:越级破格提升。例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史记?贾谊传》)
⑺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例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辛弃疾传》)
⑻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例如:拔之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⑼提:提拔。例如: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北史?魏收传》)
⑽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
三、表示降职、免职的:
⑴贬:降职。例如: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⑵谪:被罚流放或降职。例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⑶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例如: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白居易《琵琶行》)
⑷左迁:降职(贬官)。例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⑸放:特指京官改任外官(地方官),也指贬官流放。例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屈原列传》)
⑹迁:流放,放逐。例如: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⑺夺:削除。例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⑻黜: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例如: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
⑼窜:放逐、贬官。例如:暂为御使,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
⑽免:罢免官职。例如:王陵遂病免归。(《史记?吕后本纪》)
四、表示兼职的:
⑴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例如:又领扬州刺史。(《晋书?谢安传》)
⑵假:暂时代理。例如: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汉书?苏武传》)
⑶行:代理官职。例如: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欧阳修《泷冈阡表》)
⑷署:指代理无本官的职务。例如: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⑸兼:同时掌管,兼任。例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⑹权:暂代官职。例如: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⑺判:高位兼低职。例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⑻摄:暂代官职。例如: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五、表示职位调动的:
⑴调:调动官职。例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⑵转:转任,平调。例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再转为太史令。(《张衡传》)
⑶徙:调动官职。例如: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⑷改:改任官职。例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⑸补:补任空缺官职。例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⑹迁:调动改派,调职。例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⑺累迁:表示多次调动。例如:累迁敦煌太守。(《后汉书?赵咨传》)
⑻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例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六、表示辞官、退休的:
⑴告老:官员年老辞职。例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蔡邕《陈太丘碑文》)
⑵解官:辞去官职。例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传》)
⑶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例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⑷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例如: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左传?襄公三年》)
⑸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躯体不再由自己支配,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例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⑹移病:上书称病,为做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例如: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⑺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例如:应候因谢病,请归相印。(《战国策?秦策三》)
⑻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例如:以刑部尚书致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小说类文本阅读题超实用答题模板
超实用的小说类文本阅读题答题套路,是你想要的吗?
一、把握故事情节
1、分析情节的技法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住场面;
②寻找线索;
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1)情节的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情节的特点
A.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乌米》中的我等。
B.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2、解题方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②分析某一情节的特点和作用。
③理解情节的高潮或结尾的作用。
④分析叙述故事情节过程中顺叙、倒叙、插叙等方法的作用。
⑤哪一个情节最吸引你。
⑥情节的合理性探究等。
(2)解题思路
①找出情节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②由事及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塑造人物服务。
③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描写中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④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二、揣摩人物形象
1、描写人物的技法及其作用
①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②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或思想变化进行具体刻画。
作用: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心理描写,有时可直接由作者来进行描绘,或由人物的独白、梦幻来进行披露,有时也可间接地通过景物及人物动作、所处环境及遭遇来进行折射。
③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
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间接地表现其它人物和景物,交代事情原委、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④行动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
⑤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⑥塑造次要人物:小说中有一个人物自始至终出现在故事中,是故事的见证者。
作用:①穿针引线,推动情节的发展。②对比反衬以突出主要人物。
2、解题方法
(1)常见设题模式
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③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④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解题思路
①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②人物类试题答题思路: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注意环境描写
1、分析环境描写的技法
环境分类及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
2、解题方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简要分析自然(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③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或表现主题所起到的作用;
④简要分析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
(2)解题思路
①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因素。
第二,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第三,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第四,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分析能力。
②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按如下思路展开思考: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情节(推动,暗示,铺垫)人物(烘托,映衬)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答题模式:环境+人物+情节+主题
四、概括主题内容
1、概括小说主题的技法
(1)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2)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①歌颂、赞扬、弘扬什么。
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2、解题方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2)解题思路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小说通过描绘故事情节,暗示了刻画了抒发了(呼吁)
五、品味语言特色
1、品味语言特色的技法
(1)体会、琢磨和分析该作品的语言是否简洁、生动、传神、得体,是讽刺还是幽默、诙谐还是庄重、含蓄或深沉的风格,将这种语言风格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考虑。
(2)要注意把相关词语放入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特别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3)具体在鉴赏语言时,可从遣词造句(如用词、句式,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朱自清,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周作人,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鲁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去鉴赏。
(4)熟知各种修辞格及其修辞功能,在鉴赏中能灵活运用。
2、解题方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分析文章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②举例分析文中人物的语言有哪些特色。
(2)解题思路
要明确语言特色包括词语的表现力,句式特点,语言风格,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其中语言风格有含蓄与直接、淡雅与华丽、庄重与幽默、典雅与通俗、柔美与朴实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指语言符合人的身份、展现人的性格、表现人的情感,有时体现地域特色,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等。
六、分析文章结构
1、分析文章结构的技法
(1)分析小说的标题
常见的作用有: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
(2)分析小说的开头
开头方法:①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②写景法,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常见作用:制造悬念,埋下伏笔;巧妙地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为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有时还能增添情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分析文中的某句话
常见作用:①结构上,承上启下;②内容上,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人物性格的展现。
(4)分析小说的结尾
①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尾。常见的作用有:
A.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B.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埋伏。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②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常见的作用有:
A.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中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B.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中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C.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死的原因。
③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常见的作用有:
A.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耐人寻味。
B.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C.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④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思维方向)好处: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2、解题方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分析构思方面的特点;②分析文章开头、结尾的特色。
(2)解题思路
首先要了解巧妙的构思方法有抑扬结合、倒叙插叙、设置悬念、误会巧合、思维突转、运用象征、画龙点睛、卒章显志、抖包袱亮底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
七、分析写作技巧
1、分析写作技巧的技法
(1)从语言运用角度: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有什么表达效果。
(2)从结构安排角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从表现手法角度:是否运用了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2、解题方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文章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2)解题思路
①在解答这类题目的过程中要了解以下一些知识:
A.叙述方式:顺叙、插叙、倒叙。
B.描写方式:景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C.艺术技巧:
情景交融: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等。
②此类题型,一般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答题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A.用了什么方法。要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
B.表达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
C.有何效果或作用。结合具体语句将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加以说明,并注意联系主题思想。
临场技巧:
小说是通过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揭示主题的,设题点是对形象的感知和概括能力。
(1)赏析人物(①分析塑造手法;②把握人物思想性格;③通过社会环境,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补充鉴赏人物形象;④分析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行动、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2)把握故事情节(领会所揭示主题的深刻性和人物性格发展的曲线)。
(3)体味环境描写(着眼于小说三要素之间的联系)。
(4)鉴赏语言,注意从作品实际出发对人物语言的个性、作者运用语言的风格进行具体分析。
(5)特别是探究性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大胆质疑,品味选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如:这篇文章在写法、语言、形象方面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某个人物?对文中的哪些观点赞成或不赞成,为什么?不同人物、文本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如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