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中语文的易错成语具体分析

时间: 夏萍1132 分享

  成语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经常接触的,但是又一些的成语是学生经常容易弄错的,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比较容易错的成语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的易错成语分析

  易“对象误用”的成语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2.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3.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4.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5.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6.筚路蓝缕:只能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7.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10.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形容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易“褒贬颠倒”的成语

  18.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19.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20.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21.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22.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23.沁人心脾:形容诗歌或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24.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25.别出心裁:形容构思、设计等独创一格。

  26.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27.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易“语境不合”的成语

  28.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

  29.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就不能用。

  30.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31.名不虚传:名指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32.耳濡目染: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33.不可开交:只能做“得”的补语。

  易“语境重复”的成语

  34.刻骨铭心:比喻感受深刻,永不忘记,不能用作“令人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

  35.忍俊不禁: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

  36.难言之隐: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难以说出口的隐情,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

  37.南柯一梦:泛指一场美梦,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

  38.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

  39.如芒在(刺)背:形容惶恐不安,不能用作“好像如芒在背”。

  40.遍体鳞伤:形容被打得全身都是伤,不能用作“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41.当务之急: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最急迫的事,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42.接踵而至:形容很多人接连而来,不能用作“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43.津津乐道:指饶有兴趣地谈论某事,不能用作“津津乐道地说”。

  44.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作“海内外闻名遐迩”。

  45.责无旁贷:自身负有的责任,不能向别人推卸,不能用作“责无旁贷的责任”。

  46.生灵涂炭:指老百姓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不能用作“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

  47.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48.见(贻)笑大方: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49.自惭形秽:原指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不能用作“感到自惭形秽”。

  50.莘莘学子:泛指众多的读书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莘莘学子”。

  51.扪心自问:形容心地坦然,光明正大,不能用作“扪心自问地自责”。

  52.真知灼见:指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53.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学问和才干,不能用作“满腹经纶的学问”。

  54.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不能用作“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

  55.妄自菲薄:过分地瞧不起自己,以致失去了信心,不能用作“妄自菲薄你自己”。

  56.不虞之誉:出乎意料的称赞,不能用作“没有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57.日理万机:一天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不能用作“每天都要日理万机”。

  58.无地自容:指十分害羞,不可用作“羞得无地自容”。

  59.恍然大悟: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60.任重道远:比喻既担负着重大而艰巨的责任,又必须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不能用作“任重道远的责任”。

  61.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势头并未停止,不能用作“正方兴未艾”。

  62.芸芸众生:原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后用以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不能用作“众多的芸芸众生”。

  63.耿耿于怀: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不能用作“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64.感激涕零:形容非常感激,不能用作“感激涕零得流下了眼泪”。

  65.历历在目:一个一个清楚分明地呈现在眼前,不能用作“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66.眼花缭乱:形容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高中语文必考的通假字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亡:同“无”;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陈言之务去。”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奄:同“晻”;日无光。形容词。“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动词。“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名词。“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

  皇:通“惶”;恐俱,惊慌。形容词。“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简:同“拣”;挑选。动词。“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

  景:同“影”;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全,皆。副词。“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累累:通“垒垒”;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形容词。“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离:通“罹”;遭遇。动词。“‘离骚’者,犹离忧也。

  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词。”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俛:同“俯”;低头,表示服从。动词。“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缪: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内:同“纳”接纳。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女:同“汝”;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动词。“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悦”;愉快。形容词。“秦王不说。”

  竦:同“耸”;高。形容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汤:同“烫”:用热水焐。动词。“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帖:同“贴”;粘附。动词。“对镜帖花黄。”

  厌:通“履”;满足。形容词。“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要:同“邀”;;邀请。动词。“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同“邀”;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

  阴:通“荫”;绿荫。名词。“佳木秀而繁阴。”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

  有:同“又”;再。副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与:同“欤”;呢。疑问语气词“是谁之过与?”

  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振:通“震”;震动。动词。“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支:通“肢”;肢体。名词。“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名词。“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直:通“值”;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

  着:同“着”,穿。动词。“着我旧时裳。”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同“座”;座位。名词。“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距:同“拒”;把守。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猜你感兴趣:

1.高考语文常出现的易错成语精选

2.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汇总

3.常见易错成语解析

4.高中常见易错成语解释

5.最全高考语文易错成语分类汇编

6.高二语文会考易错成语汇总

高中语文的易错成语具体分析

成语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经常接触的,但是又一些的成语是学生经常容易弄错的,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比较容易错的成语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的易错成语分析 易对象误用的成语 1.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77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