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的解题思路详解(2)

时间: 夏萍0 分享

  高考语文容易混淆的词语介绍

  A

  【哀怜·爱怜·爱恋】 “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对子女或晚辈。“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

  【爱好·嗜好·癖好】 “爱好”作名词时,指对某些事物所具有的浓厚兴趣,如“上网是他的爱好”。作动词时,表示喜爱,如“爱好和平”。“癖好”指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嗜好”多指不良的爱好,都只作名词。

  【安慰·抚慰·安抚】 “安慰”侧重使人安心适意。“抚慰”侧重对人的深切关心。“安抚”侧重使人或事物有着落,感到安稳。“安慰”的对象常常是个体。“抚慰”的对象常常是忧虑或心灵受伤的人。“安抚”的对象多指群体,如“安抚受灾群众”。

  【安闲·安适】 “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安置·安顿·安排】 “安置”着重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翱翔·遨游】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如“自由翱翔”。“遨游”指漫游、游历,如“遨游太空”“遨游名山大川”。

  【懊悔·懊恼】 “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

  【把持·操纵】 “把持”是独占、独揽位置、权利的意思,含贬义,如“把持朝政”“把持财权”。“操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控制的意思,如“操纵市场”“幕后操纵”。

  【颁布·颁发】 “颁布”用于公布或发布法令、条例等。“颁发”用于上级对下级发布命令、指示、条例等,或用于授予奖状、奖章、证书等。

  【包括·包罗·包含·包涵】 “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包罗”指包容、包括的事物众多、范围大,如“包罗万象”。“包含”的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包涵”是客套话,表示请人原谅,如“请多包涵”。

  【报怨·抱怨】 “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如“以德报怨”“以怨报怨”;“抱怨”指心怀不满,向人数说别人的不对,如“抱怨不已”。

  【暴病·抱病】 二者都与疾病有关,但词性和词义不同。“暴病”指突然发作、来势很凶的病,名词,如“暴病而亡”。“抱病”指有病在身,动词,如“抱病工作”。

  【爆发·暴发】 爆发: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突然发生,如“爆发雷鸣般的掌声”“爆发战争”“爆发罢工”。暴发: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暴发了禽流感”;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本质·实质】 “本质”指人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属性,它可构成“本质特点”等词组;“实质”指内在的实际属性,跟表面的或虚假的东西相对,一般指抽象事物,如“精神实质”。

  【崩裂·迸裂】 “崩裂”指物体猛然分裂成若干块,如“山石崩裂”;“迸裂”指破裂、裂开而往外飞溅,如“脑浆迸裂”。

  【变换·变幻】 “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替换成另一种,如“变换位置”“变换方式”。“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内容方式很不稳定,多指抽象事物,如“风云变幻”“变幻莫测”。

  【辩白·辩护·辩解】 “辩白”重在“白”,指说明事实真相,以消除误会或指责;“辩护”着重于“护”,用事实或理由说明见解或言行的正确或错误不是那么严重,以保护自己或当事人。“辩解”着重于“解”,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表明·标明】 “表明”指以言行来表示清楚;“标明”指用文字或符号等把某事物标示出来使人知道。

  【剥蚀·侵蚀】 剥蚀:物质表面因风化而损坏,如“古庙剥蚀严重”。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如“侵蚀肌体”;暗中一点点地侵占财物,如“侵蚀公款”。

  【不合·不和】 “不合”,指不符合,如“不合手续”;不应该,如“当初就不合叫他去”;合不来,如“性格不合”。“不和”,指不和睦,如“家不和,外人欺”。

  【部署·布置】 “部署”指对大事件、大活动的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布置”指在日常活动中做出的具体安排、配置。

  C

  【猜测·推测】 “猜测”,侧重于主观猜想;“推测”,侧重于根据事理去推断。

  【才能·才华·才干·才智】 “才能”,指知识和能力,如“施展才能”“文艺创作才能”。“才干”,指办事能力,如“指挥才干”。“才华”,指表现于外的才智和能力,多用于文艺,如“才华横溢”。“才智”,指才能和智慧,如“聪明才智”。

  【采用·采取·采纳】 “采用”重在于“用”,采其可用的;“采取”重在“取”,选择施行(方针、政策、形式、态度等)。“采纳”着重于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

  【仓促·仓皇】 “仓促”指时间匆促,行动忙乱;“仓皇”指心里害怕,神色慌张,举止失措。

  【草拟·起草】 “草拟”指粗略地拟出计划、方案、提纲等;“起草”指打草稿,对象为文章、文件、报告等文字材料。

  【查看·察看】 “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如“查看灾情”“查看货物”。“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如“察看地形”。

  【察访·查访】 “察访”指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以取得对某方面基本情况的直接认识,如“他常深入社区察访市民生活”。“查访”指就某一事件或案件进行调查、打听,如“查访线索”。

  【铲除·根除】 铲除:连根除去,消灭干净。如“铲除杂草”“铲除黑恶势力”。根除:彻底铲除。如“根除天花病”“根除陋习”。

  【嘲笑·嗤笑·讥笑·耻笑】 “嘲笑”指用言辞笑话对方。“嗤笑”是笑话别人并带有轻视的意味。“讥笑”是用尖刻的话语讥讽嘲笑对方。“耻笑”是鄙视和嘲笑的意思。

  【充斥·充满·充溢】 “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充满”指填满、布满,如“充满泪水”“欢乐充满会场”;或充分具有,如“充满激情”。“充溢”指充满、流露,如“充溢着诗情画意”。

  【筹划·计划】 筹划:动词,想办法,订计划,如“筹划建厂”。计划:名词,工作或行动以前,根据目的、要求、条件而拟定的内容和步骤,如“科研计划”;动词,做计划,如“计划好了再动身”。

  【踌躇·犹豫·迟疑】 “踌躇”偏重于人的外部表情上的不果断;“犹豫”偏重于人的内心拿不定主意而不果断;“迟疑”偏重于心存疑虑、行动迟缓而表现出的不果断。

  【出现·涌现】 出现:显露出来,如“出现了斑纹”;产生出来,如“出现了排队现象”。涌现:大量出现,多指具体的,好的,大量的,如“涌现大批积极分子”。

  【处事·处世】 “处事”指处理事务,如“他处事不慌不忙”。“处世”指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相处,如“处世低调”。

  【处治·处置】 处治:处分,惩治,如“对腐败分子要从严处治”。处置:处理解决,如“请妥善处置”;发落、惩治,如“依法处置这次矿难事故”。

  【锤炼·磨炼·锻炼】 “锤炼”“磨炼”都指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锤炼”还指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磨炼”侧重经受艰难困苦使身心发生变化。“锻炼”即锻造、冶炼,比喻通过工作和斗争提高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还指加强体育运动使身体强壮。

  【窜改·篡改】 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窜改”指改动文件、书籍、古书等中的文字,不含贬义,如:他将“柬埔寨”窜改为“简朴寨”作饭店名。“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历史等。

  D

  【担当·担任·担负】 担当:接受并负起责任;担任:担当某种职务或工作。“担当”比“担任”语义重,“担任”比“担当”适用范围大。担负:承当,涉及对象不限于责任、工作,还可用于费用、义务等。

  【当然·固然】 当然:应当这样,如“理所当然”;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如“拿钱当然要干活”。固然:表示姑且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一般与“但是”“然而”搭配。

  【典雅·高雅】 典雅:优美不粗俗,多就各类艺术作品而言。高雅:高尚不粗俗,多指人的言谈、举止超凡脱俗,也用于称赞艺术作品的品位高。

  【督促·敦促】 “督促”指监督催促,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敦促”指诚恳地催促,多用于外交辞令。

  【独力·独立】 独力: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独力经营”。独立:单独地站立,如“独立寒秋”;自主地存在,如“民族独立”;越级直接隶属于更高级的军队编制,如“独立团”;不依靠他人,如“独立完成作业”。

  【度过·渡过】 “度过”指经过某段时间,如“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渡过”,由此岸到达彼岸,通过(江、河),也引申为“渡过难关”等。主要区别:“度过”关涉时间,“渡过”关涉空间。

  【兑换·对换】 “兑换”指用一种货币或实物等价换取另一种货币或实物,如“用二斤白面可以兑换三斤大米”。“对换”指位置互相调换,如“对换工作岗位”。

  【堕落·腐化·蜕化】 堕落:思想行为往坏里变,如“自甘堕落”。腐化:思想行为变坏(多指过分贪图享乐),如“生活腐化”。蜕化:虫类脱皮而变化身态,比喻腐化堕落,如“蜕化变质分子”。

  E

  【遏止·遏制】 “遏止”指用力量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指制止、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情绪、事态或某种力量。

  【恩惠·恩赐】 前者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后者是动词,古指帝王给臣下的赏赐;现指因怜悯而施舍(多含贬义)。

  F

  【发奋·发愤】 “发奋”指振作起来,如“发奋有为”。“发愤”指决心努力,如“发愤图强”,也可以写作“发奋图强”。

  【法制·法治】 “法制”指法律制度体系,名词;“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动词。

  【翻覆·反复】 翻覆:巨大而彻底的变化,如“天地翻覆”;来回地翻动身体,如“翻覆难眠”。反复: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如“反复实验”;颠过来倒过去,反悔,如“反复无常”;重复的情况,如“这次斗争会有反复”。

  【繁重·沉重】 “繁重”着重于事务多而重;“沉重”着重于分量重、程度深,还可以引申为心情不畅,精神不愉快。

  【反思·反省】 “反思”指思考过去的事,总结经验教训,如“反思历史”;“反省”指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找出原因或不足,如“闭门反省”。

  【反应·反映】 “反应”是指受到某种刺激引起的活动,也指化学、物理的连锁变化;还指事情引起的意见或行动。“反映”是指把客观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也指向有关方面报告情况或问题。“反应”是被动的,“反映”是主动的。

  【范畴·范围】 共同点:都表示周围的界限或限制。不同点:“范畴”用于理论、概念等抽象事物;“范围”用于具体事物。

  【仿造·仿照·仿效】 “仿造”着重指模仿制造,对象多是具体事物,如:这些古瓶都是仿造的。“仿照”指依照别人的样子全盘搬用,主要计划、规模、方法等一整套全部模仿,对象多是抽象事物,如:仿照办理。“仿效”即模仿效法,如:艺术贵在创新,不能一味仿效别人。

  【诽谤·毁谤】 二者都指无中生有,说别人的坏话,诋毁名声,但其程度有所不同。“诽谤”表示的程度稍轻一些,而“毁谤”表示的程度重一些。

  【废止·废置】 “废止”指取消不适宜的法令、制度等,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如“废止禁令”。“废置”指把认为没有用的东西搁置一边,多指具体事物,如“这台电视机被废置了三年”。

  【分割·分隔】 二者都有中间断开的意思。“分割”指把整体或有联系的东西分开,如“民主和集中不能分割”。“分隔”指从中间隔断,使有区分,如“厨、卫要分隔”。

  【分辨·分辩】 “分辨”指分清辨明,着重在区分、辨明差别,如“分辨香花和毒草”。“分辩”指用语言辩白,着重在解释清楚理由,如“他这回并不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

  【愤怒·愤慨·愤懑】 愤怒:因极度不满而生气,激动到了极点,着重于“怒”。愤慨:因极度不满而慨叹不已,着重于气愤不平,多针对于重大事件。愤懑:书面用语,形容气愤、抑郁不平,如“愤懑之情,溢于言表”。

  【风气·风尚·风俗】 “风尚”是褒义词,“风气”“风俗”是中性词。“风尚”着重于“尚”,指一定时期内大家共同崇尚而流行的风气,有时包括道德品质、精神等在内;“风气”着重于习气,指社会上、集体中一个时期内流行的爱好、习惯;“风俗”着重于习俗,是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肤浅·浮浅】 相同点:都表示浅,不深。不同点:“肤浅”主要用于认识、理解等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理解不深刻。“浮浅”主要用于作风、学识等,着重于指浮在表面,认识浅薄,不扎实。

  【伏法·服法】 伏法:指犯人依法被执行死刑。服法:指罪犯认罪。

  【扶助·辅助】 二者都有帮助之意,但帮助的方式有所不同。“扶助”指对弱势者或老人加以扶持帮助,如“他常常扶助老人上车”。辅助:从旁帮助,动词,如“多加辅助”;非主要的、帮助性的,形容词,如“这是辅助工序”。

  【浮躁·急躁】 同:都指性情不沉稳。异:“浮躁”侧重于不踏实,“急躁”侧重于没耐性。

  【抚养·扶养·赡养】 “抚养”兼指监护、教养和供养,一般是长辈对晚辈。“扶养”,广义指因亲属关系而发生的一方对他方承担生活供养义务,狭义指夫妻双方在物质、生活上的互相帮助、照顾。“赡养”指成年子女对父母或晚辈对长辈在物质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照顾。

  【腐蚀·侵蚀】 “腐蚀”本义指通过化学反应使物体损坏,比喻腐朽的思想和恶劣的环境会使一个人逐渐变质、堕落。“侵蚀”本义指细菌等有害物侵害人或物体使变坏,用于人的思想时强调指由外至内逐渐侵害,它还可指自然力对物体的侵害。

  【富余·富裕】 “富余”是动词,指使用后有多余的;“富裕”是形容词,指财物多,手头宽裕。

  【赋予·付与·给予】 三者都有交给的意思。“赋予”指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付与”指交给,如“将货款付与对方”。“赋予”“付与”只带名词性宾语;“给予”还可带动词性宾语,如“给予答复”。

  G

  【干涉·干预】 都有“过问”的意思。“干涉”是过问并制止,要求对方顺从,如“干涉内政”“干涉子女婚恋”;“干预”是过问并施加一定的影响,如“干预决策”“干预别人家庭矛盾”。

  【工夫·功夫】 下列义项二者通用:(占用的)时间,如“白费工(功)夫”;空闲时间,如“没工(功)夫上街”;时候,如“我刚参加工作那工(功)夫,师傅手把手教我”。尽管如此,上述情况现在一般写作“工夫”,用“功夫”少见。不同的是:“功夫”还指本领、造诣,如“杜甫的律诗功夫深厚”;又指武术,如“中国功夫”。

  【工效·功效】 相同点:都表示效率。不同点:“工效”用于工作效率,如“提高工效”;“功效”表示功能、效果,如“服药已见功效”。

  【沟通·勾通】 二者都有通连之义,不同的是:“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如“沟通感情”;“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如“他与黑社会有勾通”。

  【雇用·雇佣】 二者都与引进人力有关,但词义词性都不同。“雇用”是动词,指出钱请人做事,如“雇用女工”。“雇佣”是形容词,指出钱雇用的,如“雇佣军”;引申为工作缺乏主人翁态度与责任感,含贬义,如“雇佣思想”。

  【关心·关怀·关切】 关心:(对人和事物)爱惜、重视,常挂心上。关怀:用于对人,不对事物;指不仅关心,而且爱护,多用于上对下。关切:十分关心,比“关心”更进一层,含亲切意味。

  【观念·理念】 观念:思想意识,如“法制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印象,如“参加了校庆后,我改变了对母校的老观念”。理念:信念,如“人生理念”;思想、观念,如“经营理念”。

  【贯穿·贯串】 同:从头到尾地体现。如“爱国精神贯串(穿)全剧”。异:“贯穿”还有通过、连通义,如“长江贯穿11个省、市、自治区”;“贯串”还有连贯义,如“这篇论文前后贯串,结构严谨”。

  【诡辩·狡辩】 诡辩:用貌似正确实则似是而非的逻辑推理为荒谬的言行辩解,如“尽管你善于诡辩,但惩罚是逃不掉的”。狡辩:狡猾地强辩,如“无理狡辩”。

  【国是·国事】 “国是”指国家大计,书面用语,如“共商国是”。“国事”指国家大事,如“家事国事天下事”。

  【果断·决断·武断】 同:作动词时,都是作出决定或者判断。异:“果断”侧重作出决定坚决,不犹豫;“决断”侧重作出决定有魄力,有决定权;“武断”侧重作出判断只凭主观意志,属贬义词。“决断”另有名词用法,“武断”另有形容词用法。

  【过度·过渡】 “过度”是形容词,指超过了适当的限度,如“过度疲劳”。“过渡”是动词,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如“过渡时期”“过渡政府”;也指乘船过江河,如“从武昌过渡到汉口”。

  H

  【涵养·修养】 “涵养”着重指在受到冒犯时能宽容大度,控制自己的感情;“修养”指在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有过一定的锻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合宜·合意】 “合宜”指合适,如“他分管这项工作很合宜”。“合意”指合乎心意,中意,如“他越看越觉得这件工艺品合意”。

  【洪亮·洪量】 二者都与“大”有关系,但所指的对象不同。“洪亮”指声音大,响亮,如“他嗓音洪亮”。“洪量”指气量大,如“他为人洪量”;又指酒量大,如“别和他斗酒,他有洪量”。

  【洪大·宏大】 “洪大”指声音大,如“声音洪大”。“宏大”指规模、计划等巨大、宏伟,如“这部电视剧场面宏大”。

  【和谐·协调】 都指配合得当,“和谐”侧重于彼此融合,用于乐曲、布局、色彩、人际关系等,形容词。“协调”多用于不同部门不同事物在发展中的相互关系,形容词;还常作动词,意思是“使……和谐”,如:协调各方,相互协调。

  【化装·化妆】 “化装”指演员修饰外貌,使变得像所扮演的角色;也指从容貌、衣着等方面假扮成另一种人,目的在于欺骗对方,如“他一化装,敌人无法发觉”。“化妆”专指用脂粉等修饰容貌,如“她每次出门都要精心化妆”。

  【回复·恢复】 回复:回答,答复,多用于书信,如“此请当否,请回复”;表示恢复原状,如“破坏了的残壁现已回复”。恢复:指重现原来的样子,如“身体已恢复了健康”;使变成原来的样子,或把失去的收回来,如“恢复原状”“恢复失地”。

  【汇合·会合】 二者都有聚合的意思。“汇合”,指水流聚集,交汇,如“潺潺小河汇合成湖泽”;也用于声音、意志、力量等的聚集,如“热血青年奔向延安,汇合成抗日的洪流”。“会合”,指人或动物聚集到一起,如“会合后继续向前挺进”。

  【会晤·会面】 “会晤”指双方会面,会见,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如“会晤在京的知名人士”。“会面”适用范围广,泛指亲戚、朋友、熟人的见面。

  J

  【机巧·技巧】 “机巧”指机智巧妙,形容词,如“这件事他处理得很机巧”。“技巧”指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名词,如“电影艺术表演技巧”。

  【积聚·集聚】 “积聚”指积累,如“积聚革命力量”。“集聚”指集合,聚合,如“把零散的资金集聚起来办大事”。

  【激烈·剧烈·猛烈·强烈】 “激烈”着重指运动紧张或双方斗争尖锐,达到很高的程度,常形容争论、搏斗等;“剧烈”指急剧变动或刺激厉害,常形容药性、疼痛等;“猛烈”指气势大,来势猛,多指具体的事物,如“炮火猛烈”“风势猛烈”;“强烈”着重指力量大,程度深、对比度高,能形容光线、色彩、对比度等,也能形容欲望、感情,如“要求强烈”“强烈的求知欲”。

  【激励·鼓励】 共同点:都有激发,使人振作、奋进的意思。不同点:“激励”的施动者是精神而不是具体的人,如“这句话一直激励我读完了中学、大学”;而“鼓励”的施动者是人,如“老师鼓励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激奋·激愤】 “激奋”指激动振奋,如“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天,他激奋得一夜没睡好觉”。

  【急遽·急剧】 “急遽”指急速,程度轻于“急剧”,如“溪水跳下山涧,急遽地向山脚奔去”。“急剧”指急速而剧烈,程度较重,如“一道蓝光闪过之后,大地急剧地震动起来”。

  【技能·机能·技巧】 “技能”指人们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如“教育能提高人的劳动技能”。“机能”指人或动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等作用和活动的能力,如“青蛙有一双机能优异的大眼睛”。“技巧”指熟练的技艺,多用于艺术、体育等方面。

  【坚苦·艰苦】 “坚苦”即坚忍、刻苦,指能够忍受困难条件,刻苦工作,常形容工作精神和作风,如“他坚苦卓绝的精神超乎寻常”。“艰苦”是艰难困苦的意思,常用来描述条件较差的客观情况,如“艰苦的岁月”。

  【坚忍·坚韧】 “坚忍”指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如“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坚韧”指坚固有韧性,如“尼龙绳比麻绳坚韧得多”。

  【检察·检查·监察】 检察:审查被检举的犯罪事实,如“对此,司法机关决定立案检察”。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如“检查身体”;指查考,如“检查资料”;指检讨,如“检查错误”。监察:监督各级国家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并检举违法、失职的机关或工作人员,如“中纪委不断派出纪律监察人员,监督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

  【检验·试验】 二者都是动词,都有验看的意思。“检验”是对事物的对错优劣进行检查验看,常用于抽象的事物如理论、精神、理想、愿望等,也用于具体的事物。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汽车零件”。“试验”指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事物的性能而从事的尝试活动,它一般用于具体事物,常用于开发研究新事物,如“做航天试验”。

  【简捷·简洁】 “简捷”表示直截了当,干脆利落,多用来形容速度快,如“这种算法十分简捷”。“简洁”指说话、写文章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话,如“这篇论文语言简洁”。

  【娇气·骄气】 二者都指不好的习气。不同的是:“娇气”指脆弱、不坚强、不刻苦的作风,不含贬义,如“她很娇气,动不动就哭鼻子”;“骄气”指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盛气凌人的作风和习气,贬义,如“由于胜利,我们的队伍滋长了一种骄气”。

  【矫正·校正·教正】 三者都有改正之意。不同的是:“矫正”指改正、纠正,主要用于工作、视力、错误等,如“矫正工作中的偏差”。“校正”指校对改正,多用于语言文字或数据等,如“校正错别字”。“教正”是指教改正,是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人看时用的客套话,如“送上拙作一册,请教正”。

  【接收·接受】 二者都有收取的意思。“接受”往往指被动的收取行为,如“接受领导批评”“接受教训”“接受捐赠”等。“接收”往往指收取行为的发起者的收取,处于主动地位,如“接收来稿”“接收新成员”“接收无线电信号”等。

  【接合·结合】 “接合”指把两样东西连接在一起,多指具体事物相接,如“焊花一闪,两个钢架就接合在一起了”。“结合”指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多指复杂抽象联系,如“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结余·节余】 结余:指结存,名词,如“他收入不多,但每月都有结余”。节余:指因节约而多出,动词,如“由于狠煞了公费吃喝风,这个公司一年就从嘴边上节余了万元人民币”;指节余的钱财,名词,如“这个公司去年还是个亏损企业,由于狠煞了公费吃喝风,仅从嘴边就找回了万元人民币的节余”。

  【截止·截至】 “截止”,(到一定时期)停止,突出停止日期,如:报名已截止。“截至”,截止到(某个时期),突出延续时间,如:截至本月15日已有850人报名。

  【界限·界线】 “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限度,意义较抽象,如“是与非界限分明”,“殖民主义者们的野心是没有界限的”。“界线”指不同事物、不同范围的分界线,或某些事物的边缘,意义较具体,如“我们要同民族的敌人划清界线”。

  【精致·精制】 相同点:都有精细的意思。不同点:“精致”是形容词,表示制造精巧细致,如“这个工艺品很精致”;“精制”是动词,指在粗制品上加工或精工制造,如“在生橡胶里加硫磺精制,就成了普通橡胶”。

  【景仰·敬仰】 相同点:都有对人尊敬之意。不同点:“景仰”有敬佩、仰慕之意,语意比“敬仰”重,如“孔子是万世景仰的先圣”;“敬仰”指尊敬仰慕,如“这位作家备受青年们的敬仰”。

  【捐献·捐赠】 “捐献”与“捐赠”都含有无条件给予之意,但捐的对象不一样。“捐献”多是钱或珍贵的物品”;“捐赠”多指具体的物品,包括器官、遗体的赠送。

  【聚集·云集·聚积】 相同点:都有聚在一起的意思。不同点:“聚集”指集合,凑在一起,多指人、力量等,如“聚集优势兵力,打一次歼灭战”;“云集”比喻许多人像云一样从各处投奔而来,聚集在一起,如“人才云集”;“聚积”指一点一滴地凑集,多指实物、资金等,如“多方聚积财物”。

  【眷恋·眷念】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深地留恋,如“《涉江》流露出诗人对楚国的无限眷恋”;“眷念”即想念,如“对亲友甚为眷念”。

  K

  【开辟·开拓】 “开辟”强调从无到有地打通、创建,如“开辟航线”;“开拓”是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范围,如“开拓新局面”“开拓人的心胸”。

  【考察·考查】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如“他们考察了水利工程”;“考查”指用一定标准来检查、衡量,对象是人的行为、活动、思想、学识、技能等,如“考查学业成绩”。

  【恳切·殷切】 “恳切”,诚恳而殷切,指上下级、长幼及同志间的真诚希望和要求,如“言辞恳切”。“殷切”,深厚而急切,多指组织对成员、长辈对晚辈等,如“殷切地希望”。

  【克服·克复】 “克服”指用精神战胜或抑制,如“克服困难”;“克复”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回来,如“克复失地”。

  【款待·宽待·宽贷】 “款待”指亲切优厚地招待,如“我国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受到了盛情款待”。“宽待”指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如“宽待俘虏”。“宽贷”指宽容,饶恕,如“如有再犯,决不宽贷”。

  【困惑·茫然】 “困惑”,感到疑难不知怎么办才好。“茫然”,浑然不知或失意的样子,如“问起事情的经过,他一脸茫然”。

  L

  【拉拢·笼络】 都是贬义词。“拉拢”,侧重于想办法、耍手段使别人靠近自己,为己所用;“笼络”,指用不正当的方法拉拢人,使别人从思想上、感情上靠拢自己。后者可以用于抽象的“人心”,前者则不能。

  【滥用·乱用】 相同点:都有不合理地使用的意思,贬义。不同点:“滥用”指不必用不该用而用了,也指过度地、不加节制地使用,如“这个人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乱用”指该用甲而用了乙,或该用于甲却用于乙,如“乱用药品”。

  【利害·厉害】 “利害”指利益和损害,如:这是利害攸关的事。“厉害”指难以对付或忍受,也指严厉,如“这人可厉害了”“天热得厉害”。

  【连续·陆续】 二者都指事物一个接一个。“连续”,事物的出现不间断。“陆续”,事物的出现前后相继时断时续,如“来宾陆续地到了”。

  【缭绕·环绕·萦绕·缠绕】 缭绕:多指烟雾、声音等回旋飘荡、盘旋上升的状态。环绕:着重围绕的回环形状,多用于具体事物。萦绕:常指某种感情、思绪的萦回盘绕。缠绕:盘旋着缠在别的物体上;缠扰,如“烦恼缠绕心头”。

  【吝啬·吝惜】 二者都有过分爱惜财物的意思。不同的是:“吝啬”主要指当用的不用,贬义;“吝惜”表示珍惜,中性词。

  【领会·领悟】 “领会”,领略事物而有所体会,如“领会文件精神”。“领悟”,指理解,弄明白,如“她的话,他还没领悟过来”。

  【流失·流逝】 相同点:都有失去不复存在的意思,动词。不同点:“流失”指具体的人或事物的丢失,如“水土流失”“人才流失”。“流逝”指像流水一样消逝,用于抽象的事物,如“流逝的青春岁月”“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

  【流传·留传】 相同点:都有传下去的意思,动词。不同点:“流传”指事迹、作品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下来或传播开,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留传”指具体的物品由先辈保存下来,传给后代,如“这把茶壶是祖上留传下来的”。

  【留恋·流连】 “留恋”指因爱恋不已而不忍舍弃或离开,如“就要毕业离校了,大家都十分留恋这学习过的地方”。“流连”,也写作“留连”,指因留恋舍不得走开而徘徊盘桓,如“流连忘返”。

  M

  【曼延·蔓延】 相同点:都有向前延伸的意思。不同点:曼,长远的意思;蔓,指蔓草。“曼延”,指连绵不断,中性词,如“前面是一条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地向四周扩展,多用于贬义,如“火势正在不断蔓延,情况十分危急”。

  【漫骂·谩骂】 二者都指骂,贬义,但骂法有所不同。“漫骂”指乱骂,侧重于用诅咒的话伤人,如“她根本不讲礼,闭着眼漫骂不止”。“谩骂”指用轻慢嘲笑的态度骂,如“讥笑与谩骂不是战斗”。

  【迷惘·迷惑】 “迷惘”指由于一无所知而惘然若失的样子,如“精神迷惘”。“迷惑”指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也可以用作动词,如“他用花言巧语迷惑人”。

  【面世·面市】 “面世”指新作品或产品与世人见面,如“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面世已有好几年了”。“面市”指产品进入市场,如“这个居民小区新建的二期住宅,将于年底面市”。

  【名气·名声·名望】 “名气”即名声,褒义词,多用于口头语,如“他在本地已小有名气”。“名声”,名称和声誉,指在社会上流传的对一个人的评价,中性词,如“他不务正业名声很坏”。“名望”,好的声誉,褒义词,如“医术好,名望高”。

  【谋取·牟取】 相同点:都有取得的意思。不同点:适用的范围不同。“谋取”指设法取得,其范围较宽,中性词,如“谋取职位”;“牟取”专指谋取名利,语意较重,尤指用不正当或非法的手段取得金钱,贬义词,如“牟取暴利”。

  N

  【拟订·拟定】 相同点:都有写出一种规划方案的文本的意思。不同点是文本的性质:“拟订”指初步草拟,属于初步意见,以后还要修改,如“拟订计划”;“拟定”含有完稿、定下来的意思,如“拟定远景规划”“拟定了侦破案件的具体方案”。

  【年轻·年青】 “年轻”,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也指年龄相对较小,用于两个人的年龄比较,可以说60岁比70岁的人年轻;“年青”是指年龄正处于青年人这个阶段,如“那时他正年青”。

  【年纪·年龄】 “年龄”指生存的年数,适用范围大,可用于人,也可用于动植物等,如“地球的年龄已有45亿年以上”。而“年纪”只指人的年龄,岁数。

  【捏造·伪造·假造】 “捏造”,假造不存在的事实、证据等,如“捏造罪名”。“伪造”,指为掩盖真相或谋取利益而暗中仿照真东西造出假东西,如“伪造证件”“伪造学历”。假造:模仿真的造假的,义同伪造;为掩盖真象而造假,如“假造账本”“假造犯罪现场”。

  【凝视·注视】 “凝视”指较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着,视的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如“他凝视着这个孩子”。“注视”指注意地看,着重在对被视对象的关注、关切,运用范围比“凝视”广,可以用在具体的人或物,还可用在抽象事物上,如“他注视着时局的变化”。

  P

  【排除·排斥·排挤】 “排除”指除掉,消除,中性词,可用于具体的人或事,如“排除污水”;也可用于抽象的事物,如“排除险情”。“排斥”是使人或事物离开自己,用于人或组织时,贬义词,如“排斥异己”。“排挤”是凭借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贬义词,如“抬高自己,排挤他人”。

  【培育·培养·培植】 三者都有养育的意思。“培育”多用于生物,尤其是幼小生物;“培养”多用于人,常指培养人才、优良品德、良好习惯;“培植”指栽种并细心管理,多用于植物,用于指人时有扶植使壮大的意思,含贬义,如“培植亲信”。

  【披露·透露】 披露:公布,发表,如“披露会谈内容”;表露,如“披露肝胆”。透露:指泄露或有意显露消息、意思等,如“透露风声”。

  【品位·品味】 二者读音相同,但词性和意义有不同。品位:名词,指人或事物的品质、价值,如“作家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才能写出高品位的作品”。品味:动词,指品尝,欣赏,如“这篇散文语言隽永,值得仔细品味”。名词,品质和风味,如“这里的农家菜品味很不错。”

  【破除·解除·废除】 “破除”指打破、除掉原来被人看重或信仰的事物,如“破除面子观念”。“解除”指去掉附加于人身心的精神压力、思想顾虑或职务,如“解除顾虑”。“废除”的对象多是不合理的或过时的制度、法令、规章等,如“废除不平等条约”。

  Q

  【栖息·休憩】 二者都有休息的意思。不同的是,前者本指鸟停在树上,后泛指停留或居住;后者多用于人的休息。

  【期间·其间】 “期间”指在某个时期的一段时间,如“春节期间,他走访了许多革命老干部”。“其间”指那中间,其中;可指处所,也可指一段时间,如“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本世纪的一些科研成果,其间有不少属于尖端科学”。

  【歧义·歧异】 相同点:都有分歧的意思。不同点:“歧义”指语言、文字有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理解,如“这个句子有歧义”;“歧异”指意见、主张、观点有分歧、差异,如“同样一个问题,立场不同,对它的认识就有歧异”。

  【祈求·乞求】 二者都是有所求的意思。不同点:“祈求”指向鬼魂神灵恳求,如“每逢春节,这里的百姓有向神灵祈求降福的习俗”;“乞求”是向人讨要、请求给予,如“他乞求有关部门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

  【启用·起用】 “起用”指对退职、免职等人员的重新任用,如“厂部决定起用一批离退休老工人”;“启用”指开始使用,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如“本公司公章自×年×月×日启用”。

  【启事·启示】 “启事”是常用文体的一种,指为了公开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或贴在墙上等处的文字,名词,如“征稿启事”。“启示”即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动词,有时也作名词,如“从他的发明中,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牵扯·牵掣】 相同点:都有拉扯的意思。不同点:“牵扯”,指牵连,有联系,如“这个案子牵扯到三名领导干部”。牵掣:因牵连而受影响或阻碍,如“互相牵掣”;牵制,拖住使不能自由活动,如“牵掣敌人的兵力”。

  【强(qián)制·强(qiǎn)迫】 “强制”,用政治或经济力量使对方服从,如“强制执行”。“强制”多是国家、政府、机关行为。“强迫”,指施加外力使服从,使用范围较广,“强迫”的施动者和受动者多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集体,如“强迫接受”。

  【切实·确实】 “切实”指事情本身符合实际或行为实实在在的,如“切实有效”。“确实”指事情或消息真实可信,毫无疑问,如“确实可信”。

  【侵略·侵犯】 “侵略”是用武力或政治干涉、经济和文化渗透等手段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奴役人民,如“侵略战争”。“侵犯”是非法干涉别国或其他团体、个人的权利,如“侵犯领空”“侵犯人身自由”。

  【轻率·草率】 二者都有随便之意。“轻率”指说话、做决定随便,未经过慎重考虑,如“这种说法太轻率”。“草率”指做事不认真,粗枝大叶,敷衍了事,如“草率从事”。

  【清静·清净】 “清静”指环境安静幽雅,如“东湖是个清静的好去处”。“清净”指水清澈干净或清闲没有外来事物打扰,如“湖水清净见底”“耳根清净”。

  【情景·情境】 “情景”指具体场合的景象,多指感人场面、动人景色等,如“今年的冬天下了50年不遇的大雪,情景与往年迥异”。“情境”指境地、境况,如“陷入尴尬的情境”。

  【情义·情意·情谊】 “情义”指亲属、同志、朋友间相互应有的感情,如“他待我很有兄弟的情义”。“情意”指对人的感情,如“他俩虽无血缘关系,却情意深长”。“情谊”指人与人相互关切、爱护的感情,如“军民情谊深似海”。

  【祛除·驱除·摒除】 相同点:都有除去的意思,但除去的对象不同。“祛除”指除去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如疾病、疑惧或迷信者所谓的邪魔等,如“祛除病魔”;“驱除”常指赶走、除掉一些具体的对象,如“驱除蚊蝇”“把敌寇驱除出境”;“摒除”指除去,只用于抽象事物,如“摒除杂念”。

  【权利·权力】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对象指公民、法人,也指国家、企事业单位,如“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权力”指依法享有的可以统治、管辖、支配别人的权柄,如“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构”“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劝解·劝诫】 相同点:都有劝说的意思。不同点:“劝解”,用道理劝导说服人,如“经过劝解,他终于想通了”;劝说打架双方,使之分开,如“幸亏老支书及时赶来劝解,不然,他俩非打破头不可”。“劝诫”,指劝告人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如“他时时劝诫我,勉励我”。

  R

  【人世·人事】 “人世”即人间,人世间,如“人世沧桑”。人事:指人的离别、境遇、存亡等,如“十年间全村的人事变化很大”;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如“人事安排”;指事理人情,如“孩子太小,不懂人事”;指人的意识的对象,如“他昏迷过去,人事不知”。

  【任务·使命】 “任务”,所担任的工作和责任,如“分配任务”。“使命”,多指国家、政府或历史赋予的重大任务,含有庄重色彩,如“外交使命”。

  【溶化·熔化·融化】 “溶化”指固体在水中溶解,如“糖溶化了”。“熔化”指固体受热后变成液体,如“铁块熔化成铁水”。“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如“积雪融化了”。

  【融合·融洽】 “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如“融合各家的特点自成一体”;“融洽”指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如“彼此相处融洽”。

  【融解·溶解】 相同点:二者都有化解的意思。不同点:“融解”指融化,如“山顶上的积雪融解了”;“溶解”指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的分子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如“食盐很快就被溶解了”。

  S

  【扇动·煽动】 二者都有摇动的意思。不同点:“扇动”指像扇子的东西摇动,中性词,如“扇动着翅膀”;“煽动”指鼓动别人做不应该做的事,含贬义,如“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

  【商量·商榷·协商】 “商量”“商榷”都有互相交换意见和互相讨论的意思。不同点:“商量”,常用于口头语体,多指就一般问题交换意见。“商榷”,常用于书面语,多指就不同意见进行商量、研讨,如“此观点还值得商榷”。“协商”着重指为了取得一致意见而共同商讨,多指重大的,特别是具有社会性的或国际性的问题的商讨,一般有庄重色彩,如“政治协商会议”。

  【审查·审察】 二者都有仔细查看的意思,都是动词。不同点:“审查”指仔细检查核对是否正确、妥当,如“试卷答完后,要审查”。“审察”指仔细、周密地观察,如“经过反复审察,他们终于找到了案件的侦破线索”。

  【审订·审定】 “审订”指审阅、修订,强调修改、订正,如“审订文稿”;“审定”指审查决定,强调最后的确定,如“审定方案”。

  【声明·申明】 二者作动词时,都有表白的意思。不同点:“声明”指公开宣布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如“声明立场”;“申明”指对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进行申论和解释,如“申明了我方的严正立场”。

  【胜地·圣地】 “胜地”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如“旅游胜地”。“圣地”,指与宗教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武当山是道教圣地”;也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如“革命圣地延安”。

  【失手·失守】 二者都有失去的意思,不同的是:“失手”指手没有把握住,造成不好的后果,如“一失手把碗摔破了”;“失守”指没有守住。

  【事务·事物】 事务:指所做的或要做的事情,如“事务繁忙”。指总务,如“分管事务工作”。“事物”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如“世间事物千差万别”。

  【实行·施行】 “实行”指具体地去执行,用行动去完成,如“实行改革开放”。施行:法令、规章、制度公布后开始发生效力,如“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按照某种办法或方式去实行,如“施行手术”。

  【实力·势力·势利】 “实力”即实际具有的力量,如“本公司经济实力雄厚”。“势力”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权力和力量,多用于抽象事物,如“进步势力”“反动势力”。“势利”形容对有钱有势的人奉承、对没钱没势的人歧视的处世态度,贬义词,如“势利小人”。

  【搜集·收集】 相同点:都是动词,都有聚集的意思。不同点:“搜集”指到处搜求、寻找,然后使之聚集,如“搜集和整理文化遗产”;“收集”指收拢聚集,如“收集废品”。

  【受命·授命】 “受命”指接受任务或命令,如“受命以来,他日夜寝食不安”。授命:多指国家元首、领导人下达命令,如“总统授命总理组织内阁”。指献出生命,书面用语,如“临危授命”。

  【受权·授权】 “受权”指依法接受行使某种权力,如“新华社受权发表声明”。“授权”指依法授予行使某种权力,如“授权于组织”。

  【授奖·受奖】 “授奖”指发奖,如“授奖仪式”。“受奖”指得奖,如“他立功受奖”。

  【熟悉·熟习】 二者都有不生疏的意思。不同点:“熟悉”指知道得很详细,了解得很清楚,其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如“熟悉群众的情况,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熟习”指熟练地掌握(某项业务或技术),如“要熟习其中的技艺,做一个内行”。

  【遂意·随意】 “遂意”指合乎自己的心意,满意,如“这样做他感到很遂意”;“随意”是任凭自己的意思,如“他随意挥笔几下,就画成一幅绝好的图画”。

  【损害·伤害·危害】 三者都有受害的意思。“损害”指事业、利益、健康、声誉等受害,受害程度较轻且是局部,如“看书过久,损害视力”。“伤害”指身体组织、思想感情等受害,如“吃得太饱,伤害脾胃”。“危害”指因受到破坏,受害程度较重而处于危险境地,如“‘台独’危害国家的统一”。

  【唆使·指使】 “唆使”指挑动别人去做坏事,含很强的贬义。“指使”是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一件事,也含贬义。

  T

  【特点·特征·特色·特性】 四者都含特别、与众不同之意。“特点”指人或者事物的性质、内容、形式、外表等的独特处,如“方便面的特点就是方便”。“特征”指外表或形式上的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标志、象征,如“相貌特征”。“特色”指独特的色彩、风格、格调、样子等,如“民族特色”。“特性”指人或事物特有的性质,如“吃竹是熊猫的特性”。

  【提倡·提议】 “提倡”指提出并倡导大家做对国家、集体、个人有利的事,如“提倡节约”。“提议”指在会议上或报告里提出意见,供大家讨论,如“提议缩减会议一天”。

  【题名·提名】 题名:动词,指为留念或表示表扬而写上姓名,如“英雄榜上题名”。名词,指为留纪念而写上的姓名,如“纪念册上有他的题名”。指题目名称,如“题名为《校园十大怪》”。“提名”指在评选或选举前提出有可能当选的人或事物名称,如“候选人应由群众代表提名”。

  【体会·体验·体味】 都有亲身实践的意思。“体会”是体验、领会,如“对国家免征农业税的意义我深有体会”。“体验”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事物,如“体验农村生活”。“体味”是仔细体会,对象常是语言文字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

  【停留·停顿·停滞·停止】 “停留”指暂时停止而不前进,如“在武汉停留了几天”。“停顿”指暂停或中止,如“工厂生产停顿”。“停滞”指因受阻碍不能顺利发展,长时间地停止,如“十多年来,这个公司的经营停滞不前”。“停止”表示不再进行或不再实行,如“暴风雨早已停止了”。

  【推辞·推却·推托·推脱·推卸】 “推辞”指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如“借故推辞”。“推却”指用言语、行动拒绝别人,运用比“推辞”广,态度较坚决,如“他再次推却了”。“推托”指借故不接受,即婉言表示拒绝,后面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如“他推托身体不舒服,不肯上台表演”。“推脱”是找借口推掉与自己的干系,如“推脱责任”。“推卸”指不肯承担(责任和义务等),如“推卸责任”。

  【退化·蜕化】 退化: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如“一类种子种植时间久了就容易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如“他的学习逐渐退化”。“蜕化”指昆虫、爬行动物脱皮;比喻腐化堕落,如“这个干部贪污受贿,最后蜕化为人民的敌人”。

  【吞食·吞噬】 二者都有吞掉的意思。不同的是:“吞食”指吞吃,如“大鱼吞食小鱼”;“吞噬”指并吞、吞没,如“洪水吞噬了村庄和良田”。

  W

  【顽强·顽固·固执】 相同点:都是形容词,都有“坚决不变”之意。不同点:“顽强”指坚强,强硬,是中性词,如“他们总是顽强地表现自己”。“顽固”是贬义词,表示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或立场反动,不肯改变等,如“别再顽固不化了”。“固执”是顽固、执拗的意思,贬义词,表示坚持己见,不肯改变,如“侍萍,你不要太固执”。

  【违反·违犯】 二者所指的对象不同:“违反”是不符合法则、规程等,如“这样做会违反操作规程”。“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法纪等,如“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就容易违犯纪律”。

  【委屈·委曲】 委屈: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如“他觉得很委屈”。委曲:指曲调、道路、河流等弯曲、曲折、委婉,如“歌声婉转委曲”;由此比喻违反本心而勉强从事,如“委曲求全”。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名词,如“告知事情的委曲”。在表示心情感受时用“委屈”,在表示对人对事的态度时用“委曲”。

  【萎缩·畏缩】 二者都有精神不振奋的意思。不同的是,萎缩:指身体、草木等干枯,如“枝叶已经萎缩了”;指经济衰退,如“国民经济萎缩”。畏缩:指因害怕而不敢向前,如“畏缩不前”。

  【斡旋·周旋】 “斡旋”指调解争端,如“从中斡旋”。“周旋”指交际、应酬、较量,如“同敌人周旋”。

  【污辱·侮辱】 “污辱”指用不实的言辞诬蔑人,使人的声誉遭受损害,染上尘垢。“侮辱”指用欺辱、轻慢的言行,使人蒙受耻辱,如“侮辱人格”。

  X

  【悉心·细心】 “悉心”,副词,全心,用尽所有的心思,如“悉心研究”。“细心”,形容词,指用心细致,如“细心观察”。

  【消失·消逝·消释】 相同点:都指失去,不复存在。不同点:“消失”指事物从多到少的减少以至于没有的过程,如“他们的身影不久就消失在烟波里”。“消逝”比喻时间像流水一样逝去,如“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消逝了”。“消释”指疑虑、嫌怨、痛苦等的化解、消除,如“消释前嫌”。

  【泄露·泄漏】 二者都有外泄之意,但所泄的内容有所不同:“泄露”指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如“泄露国家机密”。“泄漏”指液体、气体因有漏洞而排泄出去,如“由于油罐泄漏,造成大面积污染”。

  【心机·心计】 二者都与心思有关,不同的是:“心机”指心思、打算,如“她人小却有心机”。“心计”指计谋,或内心隐秘的计算,如“这个人很有心计”。

  【形式·形势】 “形式”指事情的形状、结构等,如“形式新颖”;“形势”指事物发展的状况,如“认清形势”“形势大好”。

  【修饰·粉饰】 “修饰”指梳妆打扮或修整装点使外表整洁美好,如“门面修饰一新”。“粉饰”常指从外表上装点门面,掩盖实际,带贬义,如“粉饰太平”。

  【虚假·虚伪】 “虚假”指事物的表象与实际不相符合,如“虚假现象”。“虚伪”形容有意弄虚作假,不诚实,贬义词,多指人的言语、行为、作风、态度、品质等,如“此人太虚伪,不可信任”。

  【学力·学历】 学力:在学业能力上达到的程度,如“同等学力”。学历: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如“大学本科学历”。

  Y

  【幽雅·优雅】 “幽雅”形容环境幽静、雅致,如“环境幽雅”。“优雅”形容姿态优美而高雅,如“舞姿优雅”“谈吐优雅”。

  【压制·抑制·压抑】 三者均可作动词,都有“用强力制止”的意思。“压制”指竭力限制或制止某种思想、行为继续发生、发展下去,如“压制别人对他的批评”。“抑制”指克制、控制住内心的思想感情,如“他抑制住自己的个人情感,冷静地处理问题”。“压抑”指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之不流露或发挥出来,如“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

  【湮没·淹没】 “湮没”指埋没,多指抽象事物,如“几年之后,这件事就湮没无闻了”。“淹没”指大水漫过,或比喻被其他有形事物盖过,如“他的讲话为掌声所淹没”。

  【掩饰·掩盖】 “掩饰”指设法掩盖事情的真相,如“掩饰罪过”。“掩盖”泛指遮盖,也比喻对错误缺点的隐藏,如“大雪掩盖了一切”。

  【演练·演示】 “演练”和“演示”都有表演的意思,但适用的对象不同:“演练”指实地训练演习,如“演练习题要注意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演示”指用实验等方法、手段把事物的发生变化过程显示出来,加深人们的理解,如“从头到尾演示了一遍”。

  【遗事·逸事】 “遗事”指前代或前人留下来的事迹,如“革命烈士的遗事”。“逸事”也写作“轶事”,指不见于正式记载,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如“左忠毅公逸事”。

  【意气·义气】 “意气”指意志和气概,如“人民群众意气风发,斗志高昂”;也指志趣和性格,如“他们两个意气相投”;还可以指由于主观的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这几天,他正在闹意气”。“义气”指出于私人交谊而甘愿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如“这人很讲义气”。

  【引见·引荐】 “引见”指引人相见,使彼此认识,如“你给我引见一下老李,我还不认识他”。“引荐”指推荐、介绍,如“我把你引荐给李主任,他也许可以给你安排工作”。

  【隐晦·隐讳】 二者都有不明显之意。不同的是:“隐晦”指意思不明显,如“这首诗主旨十分隐晦”。“隐讳”指心有顾虑而隐瞒不说,如“我毫不隐讳自己的观点”。

  【营利·盈利】 “营利”,谋求利润,动词,如“做生意当然要营利”。“盈利”又写作“赢利”,用作名词时指企业单位的利润;用作动词时,指获得利润,如“我厂今年盈利两个亿”。

  【预定·预订】 “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如“预定计划”。“预订”指预先订购,如“预订牛奶”。

  【原形·原型】 “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如“政务一公开,这伙人原形毕露了”。“原型”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也指文学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如“他是作者的创作原型”。

  Z

  【招集·召集】 二者都有使人聚集起来的意思,但“招”是挥动手招,“召”是口头召唤。“招集”指招呼人们聚集,如“招集旁观者来帮帮忙”。“召集”指口头或文字通知人们聚集起来,如“赶快召集队员开会”。

  【侦查·侦察】 “侦查”指国家司法机关为了确定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调查,如“为了搞清楚事实真相,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侦察”指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的暗中察探活动,如“先进行火力侦察”。

  【振动·震动】 都指物体运动,动词。不同点:“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如“老钟走得很准,钟摆振动很均匀”。震动:指物体受外力影响而迅速、剧烈地颤动,如“一声响雷,连天地都震动起来”;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能平静,如“全国为之震动”。

  【振荡·震荡】 二者都有受振而动的意思。不同的是:“振荡”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震荡”指外力引起的震动,也指精神的动荡,不平静,如“人心震荡”“声音震荡”。

  【征候·症候】 “征候”指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指迹象。如“病人有好转的征候”。“症候”指病情,症状,如“肺结核有咳嗽的症候”。

  【正轨·正规】 “正轨”指正常的发展道路,名词,如“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正在走上正轨”。“正规”指符合正式规定的或一般公认的标准,形容词,如“正规部队”。

  【制订·制定】 “制订”,创制拟订条文,用于一般的具体事项,如“制订计划”。“制定”,拟定出(法律、方针、政策、路线等),如“制定章程”。

  【置疑·质疑】 二者都与有疑难有关。不同的是:“置疑”是加以怀疑,常用于否定式,如“这个问题不容置疑”;“质疑”是提出疑问,询问,如“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问难的过程”。

  【中止·终止】 二者都有停止的意思,但停止的时间不同:“中止”指中途停止,如“不得单方面中止合同”;“终止”指结束,停止,如“听到铃声,要立即终止答卷”。

  【终身·终生】 “终身”,一辈子,多就切身之事来说,如“终身大事”。“终生”,一生,多就事业来说,如“奋斗终生”。

  【庄重·郑重】 “庄重”和“郑重”都有严肃的意思。不同的是:“庄重”指风度、仪表、举止或谈吐不随便,沉着稳重,如“他走上领导岗位以后,显得庄重多了”。“郑重”主要指态度严肃认真,如“郑重声明”。

  【装饰·妆饰】 二者都有修饰使美观的意思,其不同点是:“装饰”指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如“装饰图案”。“妆饰”指妇女打扮,如“她对着镜子正妆饰自己那张脸”。

  【捉摸·琢磨】 “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如“这个人的心思难以捉摸”。“琢磨”指雕刻和打磨玉石,引申为反复加工、思考使之完善的意思,如“文章几经琢磨”。

  【自决·自绝·自诀】 “自决”指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如“民族自决权”。“自绝”指做了坏事而不愿悔改,因此自己主动断绝跟对方的关系(多指自杀),如“那些腐败分子自绝于人民”。“自诀”即自杀,诀,诀别,如“他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选择了自诀的道路”。

  【纵容·怂恿】 二者都与做坏事有关,但包含的意思不同:“纵容”指对坏行为,对别人干坏事故意不管,只用于贬义,如“看着他们越滑越远,你却一味纵容”。“怂恿”指暗中或公开地指使、鼓动、撺掇别人干某件事,中性词,如“怂恿学生上街游行”。

  【阻碍·阻拦·阻止】 “阻碍”指起阻挡妨碍作用,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如“阻碍交通”。“阻拦”,强行拦截,不让人或物顺利通过,如“谁也阻拦不了他进城去读书”。“阻止”,使停止,使不能前进,如“阻止敌人的援军”。

  【遵从·遵循·遵照】 “遵从”指遵照、服从,如“遵从领导意见办事”。“遵循”指依照规定行动,多用于书面语体,如“遵循原则”。“遵照”,遵守、依照(政策、法规、法令等),如“遵照政策办事”。

  【作客·做客】 “作客”,指寄居在家乡以外的地方,如“作客他乡”;也指在客场从事活动,如“他作客‘百家讲坛’,一鸣惊人”。“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如“我到姨妈家去做客”。

  二、常见易混虚词辨析

  A

  【按照·依照·遵照】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或精神。

  B

  【本来·原来】 二者都是副词。“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必然·必定·一定】 三者都表示肯定,都含有“非……不可”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肯定,都经常作状语。“必然”“必定”表示客观事物发展“肯定会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而“必然”和“偶然”对举,“必然”是形容词,偶尔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肯定。“一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

  【毕竟·到底】 “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中表追究。

  【不免·未免】 二者都是副词,都作状语,都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区别是:“不免”是“免不了”之意,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

  C

  【曾经·已经】 二者都是副词。“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已经”强调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常常·往往·经常】 三者都是副词,表示多次、多数、不断发生。区别是:“常常”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有“时常、不断”的意思,它既表示时间,又表示频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与“往往”互换。“往往”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可以用来表现在一定条件或前提下将要出现的情况,如“我们有些同志理论上承认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就把这个基本观点忘掉了”。“经常”也表示“常常”“往往”的意思,但还有“连续不断、经久常行”的意思,可以构成“经常性”“经常不断”等词组。

  【诚然·固然】 “诚然”表示肯定语气,语气重;表示让步,语气比较轻。“固然”表示肯定语气,语气较重,但比“诚然”稍轻;表示让步,语气也较轻。

  【处处·到处】 “处处”指各个地方;各个方面。“到处”指各个地方。

  【从而·进而】 “从而”用来引出目的或结果,表相因相成关系。“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表递进关系。

  D

  【大概·大约·约莫】 三者都是副词,表示“估计”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大概”侧重于表示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大约”侧重于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约莫”侧重于表示对数目或时间的估计。

  【大力·大举·大肆】 三者都是副词,都有“在行动上采取大规模的方式”的意思。“大力”侧重指尽最大的力量,适用范围较广,多用于积极方面,含有褒义。“大举”侧重指大规模的行动,多用于军事行动方面。“大肆”侧重指不顾一切地任意妄为,一般用于消极方面,是贬义词。

  【但是·可是·然而·却·只是】 五者都用在两个分句之间,表示转折关系。不同的是,表转折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表转折的程度和语气重一些,其他的词表转折的程度和语气较轻。

  【对·对于·关于】 三者都是介词。“对”和“对于”都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可以通用,凡能用“对于”的地方均能改用“对”。但它们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当“对”含有“对待、向”等意味时,“对”不能换成“对于”;当“对”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时,“对”不能换成“对于”。“对”多用于口头语体,“对于”的色彩庄重些,更适合书面语体。“关于”是限定、提示关联到的人或事物范围的介词,有时可跟“对于”互换。但它们又有明显的区别: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表示某种范围用“关于”不用“对于”;“对于”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关于”只用于句首,不能说成“我关于这个问题很了解”;“关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常作定语,常常单独作文章的标题,而“对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多作状语,不能单独作文章的标题,只有当它与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时才能作标题。

  E

  【而且·并且】 二者都是连词,在句子中起关联作用,但是连接的句间关系不同。“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它连接的是递进关系。“并且”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二是用在复合句后一半中,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而且·反而】 “而且”表示同方向的递进。“反而”表示反方向的递进,前边常有“不但不”“不仅没有”等与其呼应。

  G

  【格外·分外】 二者都有“特别突出”的意思,都是副词。其区别是:“格外”是说程度高,超乎寻常,有“特别”的意思;“分外”指本分之外,即一般范围之外,超出了平常,它和“格外”是等义词。“格外”更接近口语,“分外”多用于书面语。

  【果然·居然·竟然】 三者都是副词,经常作状语,都表示预想和结果的关系。其区别是:“果然”表示结果和预想一致,含有“真的、果真如此”的意思;“居然”表示结果和预想的相反,含有“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意思;“竟然”也表示结果和预期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语气较重。总之,主观愿望与结果一致的用“果然”,主观愿望与结果不一致的用“居然”或“竟然”。

  H

  【何必·何苦】 二者都是副词。“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何曾·何尝】 二者都是副词。“何曾”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何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

  【或·并·而·与】 四者都是连词。其区别是:“并”和“而”是连接动词、形容词或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词组;“而”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甚至上下两段,它可以表示并列、转折、顺承等各种关系;“与”和“或”能够连接各类词或词组;“与”语气、色彩比较庄重,所表示的是并列关系;“或”所表示的是选择关系。

  【或者·还是】 二者都表示数(或二)者择一,都是连词。其区别是:“或者”只表示选择,不表示疑问。“还是”含有疑问的语气,可用在问句中,也可以用在非问句中,往往表示作者已选定的语气;还可以表示“没有变化、照旧”等语气。

  J

  【基于·鉴于】 二者都是介词。“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如“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

  【几乎·简直】 二者都是副词,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表示强调。其区别是:“几乎”表示“相近、差不多”的意思,着重强调两者相差甚微;“简直”还含有“表面好像不是,实质上就是”的意思,强调程度比“几乎”深。

  【继而·既而】 “继而”,表发生的两事紧紧相接。“既而”,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

  【尽管·不管】 “尽管”相当于“虽然”,表示转折关系,与“但是”“可是”“却”相呼应;“不管”相当于“无论”,表示条件关系,与“都”“总”呼应。“尽管”肯定的是一个特定情况,后面可以用指示代词“这么”“这样”“如此”等,但不能用疑问代词;“不管”是排除一切条件,后面用疑问代词“怎样”“怎么”“如何”等。

  【径直·径自】 二者都是副词。“径直”指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径自”指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

  【究竟·毕竟】 “究竟”表示追根究底,常用于问句(疑问、设问、反问)中;有时还作名词,指实际情形。“毕竟”表示客观情况发展的必然趋势,常用于陈述句中。

  K

  【况且·何况】 二者都是连词,都指在已经举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或补充一层理由,相当于口语里的“再说”。其区别是:“何况”常用在反问句里,表示甲事物已经如此,乙事物当然更是如此,相当于口语里的“甭说”“甭提”(但“甭说”“甭提”没有反问语气)这一类用法,而“况且”没有这种用法。

  L

  【另外·此外】 “另外”表示在所说的范围之外。“此外”表示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

  【屡次·一再】 “屡次”,多次,强调动作的次数。“一再”,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的重复。

  O

  【偶尔·偶然】 二者都是副词,都指不经常。其区别是:“偶尔”是说次数极少;“偶然”除了表示次数少之外,还有“不是必然”的意思,还可以构成“偶然性”等词组。

  Q

  【岂但·不但】 二者都是连词,都可表示递进关系。“岂但”多用于书面语,常带有反问语气;“不但”书面语、口头语都常用,不带反问语气。“岂但”常与“也”“还”“又”“更”等搭配使用,“不但”除能与上述副词搭配外,还可与“而且”“反而”“反倒”等搭配使用。

  【恰好·恰巧】 “恰好”,正好。“恰巧”,凑巧。

  R

  【仍旧·仍然】 二者都是情态副词,都指照旧,常可以互换使用,只是“仍然”语气略重一些。其主要区别是:“仍旧”强调跟从前一样;“仍然”除有“仍旧”的意思外,还有“还是”的意思,文言色彩较浓。

  S

  【尚且·姑且】 二者结构相似,但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尚且”,连词,表示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与之呼应,表示进一层之意;“姑且”,副词,表示暂时地。

  【甚·很·最·至·极】 五者都是程度副词,用法上有不少相同之处。不同的是:“甚”和“很”意义相同,表示程度相当高,但未达到最高,只是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文言色彩浓,后者口语色彩浓;“最”和“至”的意义相同,都表示达到了最高,只是语体色彩不同,“最”口语色彩浓,“至”富有文言色彩;“极”作副词时,表示最高的程度。

  【虽然·不然·否则】 “虽然”侧重于表让步,语气较重;表肯定语气最轻。“不然”:含有“如果不这样”的意思;表示如果不是前面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后面所说的情况。“否则”同“不然”的第个义项。

  【虽然·固然】 一个主谓词组加上了“虽然”,它的独立性就丧失了。“虽然”有时还可单说“虽”。“固然”与“虽然”等义,可以互换,还可单用“固”,不与其他连词连用,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表示“本来、当然”的意思。

  【虽然·尽管·即使】 “虽然”“尽管”只表示让步,不表示假设,引出的情况是事实,后与“可是”“但是”等呼应。“虽然”表让步的程度比“尽管”轻。“即使”既表示让步,也表示假设。

  X

  【向来·从来】 二者都是副词,表示某种行为、状态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都一样。其区别是:“向来”是“一向”的意思,口语和书面语里都用;“从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都如此,强调的语气较重,多用于否定句。

  Y

  【业已·已经】 二者都是时间副词,都表示事情已经过去。不同点:“业已”是公文用语,书面语体色彩浓;“已经”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一般书面语。

  【一定·必定】 “一定”重在表示主观意志、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必定”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与判断。

  【一齐·一起】 “一齐”指同时。“一起”表示一块儿,或表示同时,应用范围广。

  【一同·一统】 “一同”表示一块儿,即同时同地做某事,副词。“一统”本指全国统一于一个政权,泛指统一,动词。

  【一直·一向】 二者都是副词,都可表示重复或连续,都可作状语,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其区别是:“一直”表示动作、行为连续进行,中间没有停顿,着重指动作的连续性;“一向”表示某种行为、习惯很久以来始终不变,着重指行为、习惯的稳定性,与“一直”的使用对象不同。

  【已经·一经·曾经】 三者都是副词,但所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其主要区别是:“已经”用于表示动作的时间已过去或事情已完成;“一经”表示只要经过某个步骤或者某种行为,就能产生相应的结果;“曾经”表示过去发生过或经历过,不但说明事情发生在过去,同时还强调现在没有继续,所表示过去的时间长些、远些。

  【以至·乃至·甚至】 三者都是连词,都能连接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分句,表示递进关系,指明范围由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程度由低到高,后面都可接上“于”。“以至”强调程度的加深,相当于“到”“直到”“一直到”的用法;还能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结果。“乃至”比“以至”强调的程度重,多用于书面语。“甚至”强调的程度跟“乃至”相同,其后面加“连”组成“甚至连”时,强调的意味比“乃至”重;还可以作副词。

  【以至·以致】 “以至”连接两个或几个有时间先后、数量多少、程度高低、范围大小等关系的词或短语,其关系是递进的,一般用在最后一项前,有“直到”“一直到”之意;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后一分句的情况是由前一分句的情况程度加深而形成的。“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不希望的结果。

  【因此·因而】 二者都是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连接原因和结果。“因此”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原因,意为“因为这个,所以……”,作用是复指上文,承上启下,除了用于后一分句的开头,还可以用于后一分句的主语之后。“因而”不只表示结果,还表示推论,作用是连接上文,承上启下。

  【因为·由于】 二者都是连词兼介词,都可表示原因;作连词时,都可连接分句。“因为”常和“所以”搭配,不同“因此”“因而”搭配;“由于”可以同“因此”“因而”搭配。“因为”可以用于后一分句,“由于”不能。作介词时,都可以和后面的词语组成介宾短语,放在主语的后面或前面。在口语里,“因为”比“由于”常用。

  【尤·尤其】 二者都是副词,都表示比较,都有强调作用,所强调的,可以是整体中更为突出的某部分,或一般情况中更为特殊的情况,也可以是能够构成比较关系的几种事物,或几种情况中更为突出的情况。其区别是用法不同:“尤”只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不能用在名词前面;“尤其”则不仅能用在动词前面,也可用在名词前面,不过此时常在后面跟一个“是”,说成“尤其是”。“尤”用在双音节的形容词或动词前面时,常在后面跟一个“为”。

  【由于·自从】 二者都是介词。其主要区别是:“由于”所表示的是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原因,相当于“因为”;“自从”所表示的是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表示时间的起点。

  【于是·因此】 “于是”重在表前后两事在时间上、顺序上的承接关系。“因此”重在表因果关系,可构成“由于……,因此……”格式。

  【与·和·跟·同·及·以及·并】 七者都是连词,但其具体用法和意味不完全相同。“与”是从文言词汇里继承过来的,因此口语中用得较少,但在文章的标题及书面语中较为常见。“和”“跟”“同”都是现代口语里的词,用法大致相同。“和”用法最普遍,文章里最常见。“跟”在北京话里用得比“和”多。“同”流行在华中一带,书面上多作介词。“和”“连”“跟”“与”除了作连词外,还可以作介词,一般来说,从两个方面来判定:(1)前后两个部分可以对调,对调后基本意义不变的是连词;前后两个部分不能对调,对调后意义跟原来不同的是介词。(2)如果是介词,它的前边可以插入别的成分;如果是连词,它的前边就不能插入别的成分。“及”同“与”一样,也是口语里不常用,可二者的意味不同。“及”本来有“由此及彼”的意思,它所连接的两部分显然有主要和次要或先和后之分,因此它所连接的两部分不能颠倒过来。“及”也不能用“与”来代替,“及”常常跟“其”或“其他”连用。“以及”的作用相当于“和”,但又有区别。它和“及”一样,所连接的两部分中前一部分总是主要的。但“以及”的用法又比“及”广泛些,它不仅能连接名词,还能连接动词、短语和句子。“并”专用来连接动词,或以动词为中心的词组,有进一层之意。

  【与其·宁可】 都表示把两件事加以比较,衡量得失,选取其中的一件。其主要区别是:“与其”用于取舍关系的复句中,常和“不如”一词相呼应,表示舍此取彼;“宁可”相当于“宁愿”,常和“决不”相呼应,表示取此舍彼。

  Z

  【暂且·姑且·权且】 三者都是副词。“暂且”有“姑且暂时”的意思,表示发生这种情况是暂时的,重在强调时间短暂,稍稍带有让步的意味。“姑且”有“先、不妨”的意思,表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将就一下,以后再作结论,重在强调让步。“权且”有“暂时只能”的意思,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这样。

  【逐步·逐渐】 “逐步”指一步一步地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的有意识而又有步骤的变化。“逐渐”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事物缓慢的、自然而然的变化。

  三、常见成语的含义

  A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爱莫能助: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爱,同情,怜悯。

  (3)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4)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安,安闲。

  (5)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6)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7)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B

  (1)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

  (2)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3)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5)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筚”亦作“荜”。

  (6)便宜行事: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斟酌处理。

  (7)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8)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卑,低下。亢,高傲。

  (9)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孚,使人信服。

  (10)不即不离: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1)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

  (12)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胫,小腿。

  (13)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14)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喻,使明白。

  (15)不稂不莠:比喻人不成才或没有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16)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

  (17)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喙,嘴。

  (18)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训,准则。

  (19)不为已甚:不做太过分的事,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20)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然,对,正确。

  (22)不虞之誉:没有意料到的赞扬。虞,料想。誉,称赞。

  (23)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C

  (1)蚕食鲸吞:像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像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

  (2)惨淡经营:原指作画前苦心构思,安排画面,现指竭尽心力谋划并从事某件事情。惨淡,形容苦费心力。

  (3)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粟,谷子。

  (4)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5)侧目而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6)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7)曾经沧海: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8)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

  (9)长篇累牍:篇幅很长,内容很多。多含贬义。

  (10)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善,擅长。

  (11)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12)重足而立:两脚并拢站着,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

  (13)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踌躇,得意的样子。

  (14)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15)春秋笔法:指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16)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即不急于作决定。

  (17)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自然。

  D

  (1)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2)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在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厥,其。

  (3)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4)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后来也指年纪较大后才成才或成名。

  (5)大智若愚:指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好像很愚笨。

  (6)待价而沽:旧时比喻等待时机出来做官,现多比喻等待有好的待遇、条件才肯答应任职或做事。沽,卖。

  (7)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8)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9)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体之间的斗争。

  (10)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11)得意忘言:只要知道意思,不必在乎言词。后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

  (12)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13)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14)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15)等而下之:由这一等再往下,指比这一等差。

  (16)等闲视之:当做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多用于否定句)。等闲,平常。

  (17)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今多用于贬义)。

  (18)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19)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0)对簿公堂:指在公堂上受审。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

  (21)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

  E

  (1)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濡,沾湿。

  (2)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3)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叮嘱。形容恳切地教导。

  F

  (1)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2)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含贬义。

  (3)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4)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夷,平常。

  (5)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6)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7)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8)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9)风靡一时: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像风吹倒草木一样。风靡,草木随风倒下。

  (10)风雨如晦: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像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11)逢人说项: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项,指唐朝诗人项斯。

  (12)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凤,凤凰,传说中的鸟王。麟,麒麟,传说中的珍异动物。

  (13)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做准则。圭臬,古代根据日影测定节气和时间的天文仪器,比喻事物的准则。

  (14)辅车相依:颊骨和牙床互相依靠,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辅,颊骨;车,牙床。

  (15)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锅。薪,柴火。

  (16)釜底游鱼:锅里游动着的鱼。比喻处在极端危险境地的人。

  (17)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18)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附庸,追随。

  (19)负隅顽抗:凭借险要的地势顽固抵抗,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含贬义)。负,依靠。

  G

  (1)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含贬义)。

  (2)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变更方法。改弦,调换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

  (3)改弦易辙:改换琴弦,变更行车道路,比喻改变方向、态度、计划或方法。

  (4)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

  (5)甘之如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难、痛苦。饴,麦芽糖。

  (6)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感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7)刚愎自用:固执任性,自以为是。愎,乖僻,执拗。

  (8)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高山,比喻道德高尚;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

  (9)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10)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11)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12)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13)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

  (14)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是,对,正确。

  (15)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16)功亏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亏,缺少。篑,土筐。

  (17)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18)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19)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

  (20)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21)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蠡,贝壳做的瓢。

  (22)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巧的精妙。

  (23)过江之鲫:比喻赶时髦的人很多。

  (24)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25)过犹不及: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H

  (1)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2)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3)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4)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5)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6)毫厘不爽:形容一点差错也没有。毫厘,形容极少的数量;爽,差错。

  (7)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8)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9)鹤发童颜:白白的头发,红红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有精神。

  (10)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囫囵,完整,整个的。

  (11)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12)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

  (13)毁家纾难: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纾,缓解,消除。

  (14)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15)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照壁,比喻内部。

  J

  (1)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2)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3)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济济,众多。

  (4)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程,计算。

  (5)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事物之间距离极小;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6)见微知著: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微,小,指刚显露出的苗头。著,明显。

  (7)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8)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9)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了。

  (10)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矫,使弯的变直;枉,弯曲。

  (11)竭泽而渔: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12)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多含贬义。

  (13)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噤,闭口不做声。

  (14)经天纬地:指谋划天下之事,多用来形容人才能极大。经、纬,纺织物上的纵向和横向的线,比喻治理。

  (15)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的客气话。谢,推辞。不敏,没有才能。

  (16)鸠占鹊巢:斑鸠强占了喜鹊的窝,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鸠,斑鸠,不善筑巢。

  (17)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

  (18)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K

  (1)开门揖盗:开了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来危害自己。揖,作揖,表示欢迎。

  (2)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侃侃,从容不迫的样子。

  (3)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4)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5)口碑载道:形容到处都是群众称颂的声音。口碑,比喻群众口头上的称颂(称颂的文字有很多是刻在碑上的),有时也指群众口头上的评价。

  (6)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炙,烤熟的肉。

  (7)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L

  (1)李代桃僵: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僵,枯干。

  (2)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3)梁上君子:代称窃贼。

  (4)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5)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6)寥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7)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8)林林总总:形容繁多。

  (9)令人发指:形容使人极度愤怒。发指,头发竖起来。

  (10)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11)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12)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

  (13)洛阳纸贵: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M

  (1)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

  (2)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3)满目疮痍:眼睛看到的都是创伤,形容遭受战乱、灾祸严重破坏后的景象。疮痍,创伤。

  (4)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

  (5)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轮,高大。奂,众多。

  (6)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7)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了。后用来比喻已失去了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黄花,菊花。

  (8)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9)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

  (10)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是,对,正确。

  (11)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12)沐猴而冠: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冠,戴帽子。

  (13)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14)目无下尘: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态度傲慢,看不起地位低的人。下尘,佛家语,凡尘,尘世,比喻地位低下者。

  P

  (1)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2)蓬荜增辉:谦词,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语。也说“蓬荜生辉”。

  (3)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4)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比喻情况从极坏转好。否,凶卦。泰,吉卦。

  (5)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6)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Q

  (1)七手八脚:形容大家一起动手,人多手杂的样子。

  (2)奇文共赏: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3)前无古人: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空前的。

  (4)强人所难: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

  (5)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6)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令,美好。

  (7)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罄,尽。

  (8)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9)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

  (10)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R

  (1)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2)忍痛割爱:忍受痛苦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

  (3)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薄,迫近。

  (4)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气势旺盛、气氛热烈。荼,一种开白花的茅草。

  (5)如履薄冰:如同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履,踩,踏。

  (6)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伤心和着急,含贬义。考妣,(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7)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8)如坐春风:好像置身于春风之中,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良好的教诲。

  (9)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

  S

  (1)三缄其口: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缄,闭。

  (2)三人成虎: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3)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荏,软弱。

  (4)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闪烁,指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肯说明确。

  (5)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6)深藏若虚:形容把宝贵的东西收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似的,比喻人有知识才能,但不爱在人前表现。

  (7)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8)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长物,多余的东西。

  (9)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涂炭,烂泥和炭火。

  (10)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11)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西方日落处,日落时太阳的余晖照在桑树、榆树的树梢上,指傍晚。

  (13)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14)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

  (15)豕突狼奔:野猪和狼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也说“狼奔豕突”。

  (16)矢志不移:发誓立志,永不改变。

  (17)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18)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19)适逢其会:恰巧碰到那个时机。

  (20)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21)首屈一指: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

  (22)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数,数说。典,典籍,史册。

  (23)述而不作:指只阐述他人学说而不加自己的创见。

  T

  (1)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2)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3)螳臂当车:螳螂举起前腿想挡住车子前进,比喻不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4)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弓或剑的套子,比喻隐藏。

  (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它们的花和果实会把人吸引过去,在树下踩出小路来。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蹊,路。

  (6)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醍醐,旧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

  (7)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8)天网恢恢:天道像一个广阔的大网,作恶者逃不出这个网,也就是逃不出天道的惩罚。恢恢,形容非常广大。

  (9)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没有一点破绽。

  (10)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

  (11)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

  (12)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W

  (1)瓦釜雷鸣: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

  (2)外圆内方:比喻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

  (3)玩物丧志:醉心于玩赏所喜好的东西,从而消磨掉志气。

  (4)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5)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6)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7)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

  (8)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危,正直。

  (9)尾大不掉:比喻机构下强上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掉,摇动。

  (10)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傅,添加。

  (11)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赶到丛林中去了。后来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对方面去。

  (12)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13)未雨绸缪:天还没下雨,就先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14)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15)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16)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7)无人问津:没有人询问渡口,比喻无人过问或无人关心。津,渡口。

  (18)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19)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20)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风调雨顺。

  X

  (1)喜结金兰:高兴地成为结拜兄弟姐妹。

  (2)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3)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4)瑕瑜互见: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

  (5)下车伊始:旧指官吏初到任所,现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

  (6)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7)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8)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9)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

  (10)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

  (11)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2)休养生息: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

  (13)虚与委蛇:对人假意敷衍应酬。委蛇,读wēiyí,敷衍。

  (14)煊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含贬义。煊(xuān)赫,形容名声很大,声势很盛。

  Y

  (1)言不由衷: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指心口不一致。

  (2)言近旨远:话说得浅近,而含义却很深远。

  (3)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4)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5)仰事俯畜:对上侍奉父母,对下养活妻子儿女。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6)养尊处优: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

  (7)杳如黄鹤:比喻人或物一去不见踪影,下落不明。杳,见不到踪影。

  (8)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9)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蹴,读cù,踏。

  (10)一傅众咻: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不能有什么成就,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傅,教导;咻,读xiū,喧闹。

  (11)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12)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贻,遗留。

  (13)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14)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15)以儆效尤:用对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的严肃处理来警告那些学做坏事的人。儆,告诫。尤,过错。

  (16)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

  (17)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阑珊,衰落。

  (18)寅吃卯粮:寅年就吃了卯年的口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收入。寅、卯,地支的第三、四位。

  (19)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眼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20)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21)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22)余勇可贾:还有剩余力量可以使出来。

  (23)越俎代庖: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Z

  (1)在劫难逃:迷信说法是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逃也逃不脱。现在借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劫,佛教把天灾人祸等厄运称为“劫”或“劫数”。

  (2)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3)昭然若揭: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昭,明显。揭,举。

  (4)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聩,读kuì,耳聋。

  (5)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6)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7)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8)濯濯童山:光秃秃无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秃的样子。童,秃。

  (9)紫气东来: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后用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10)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

  (11)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艾,读yì,治理,惩治。

  (12)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诛,判处死罪。


猜你感兴趣:

1.高考常见成语辨析汇总

2.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成语辨析

3.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习题及答案

4.2017高考语文语言表达练习题及答案

5.2016高考语文词语辨析知识点

6.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集锦

7.高考语文常用词语辨析讲解及例题

3766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