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考词语辨析的方法和其他介绍

时间: 夏萍0 分享

词语辨析是高考固定考的内容,但是很多的词语意思学生会比较容易弄混,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考词语辨析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词语辨析的方法介绍

1. 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

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如: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截止)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至”与“止”是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的,“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它与“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不符;“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具体时候,与建设尚未最后完工的语境相符。

2. 辨析词义的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例如“损坏”“毁坏”“破坏”都表示因某一动作行为而造成伤害,但“损坏”的语意要轻、程度要小,而“毁坏”“破坏”则层层升级,程度加重。“他损坏了公物”“他毁坏了公物”“他破坏了公物”在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再如,“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这句中“造诣”一词使用不当。

3. 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如“爱戴”用于对上(周总理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爱护”用于对下(老师爱护学生)。又如“边疆”和“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而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所指范围较小。

4. 辨析词语的不同搭配

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交换”用于具体的、范围小的事物(交换礼物或意见),“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围较大的事物(交流思想或经验)。再如“充足”“充分”“充沛”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搭配(阳光充足,水源充足),“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条件充分、理由充分),“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精神充沛、体力充沛)。

5. 辨析词语的语法功能

有的词虽属近义词,但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自然不同。例如“突然”和“猛然”都有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但前者是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作定语和谓语(突然事变,情况很突然);后者是副词,只能作状语(她猛然转过头来)。

6. 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在使用时,应辨析其感情色彩。如“爱护”,指爱惜并保护,褒义词;“庇护”指袒护,贬义词;“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中性词。再如,说某人办事“果断”,是褒奖;用“武断”一词,则含有贬斥、否定或憎恨之意;而“诀断”一词基本上属中性词。

7. 辨析词语的语体风格

如: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说明文体与文学作品用语的区别,新闻语体与一般书面用语的区别等。

8. 辨析词语的语境义

词语的语境义比较灵活,它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它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考虑,而不能简单看其字面用语。

(1)把握具体的环境气氛。如两个人为一件小事吵了半天,旁边一个人叹息说:“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那么,结合当时的氛围,自然能听出这话中的特定含义,即:太无聊了,太乏味了。

(2)注意特定情景或处境。如:“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雷雨》)这儿的“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不了解繁漪在周家的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鲁迅先生是用辛辣笔法讽刺了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

高考词语辨析的相关介绍

一、考试说明

正确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能否恰当地使用词语,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正确使用常用实词(包括成语)和虚词的能力。

“语言环境”包括语言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内部环境”即上下文构成的语意氛围,“外部环境”即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任何一个词的使用,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词语的考查重点是常用易混意义的辨析与运用,而不是指词典中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罗列。当然,词语的语境意义是和它的词典意义紧密联系的,没有词典意义的词语,也就谈不上语境意义,因此,经常查阅词典,搞清楚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是提高词语运用能力的基本措施

所谓“常用词语”,是指在汉语的交际中经常用到的词语。至于那些含有封建糟粕,已经失去生命力,或在现代汉语中偶尔用到的词语,高考一般不考。

二、考查方式

高考语文试题词语部分,往往实词、虚词、成语各设一道题,足见词语这个知识点在能力型试卷中的重要性。考查形式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包括成语)的使用。从考试能力层级上讲,正确使用词语属于“表达运用”,要求较高。

实词的考查重点是辨析和使用近义词。高考考查的近义实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音近义词。如“熟悉”和“熟习”,“审定”和“审订”等。另一种是双音近义词,如“妨碍”和“妨害”,“干涉”和“干预”等。从近五年高考命题趋向看,近义词的辨析和使用是一个着重点。有些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相当细微,这就需要具备相应的辨析能力。考查的近义词大多以动词为主,也有名词性近义词,如“发源地”与“发祥地”的区别。

无论哪一种近义词类型,其词义上的细微差别都表现在形体不同的那个语素上,只有准确把握这个语素的含义,把主要功夫用在辨析、判断用法“微殊”的近义词上,才能有效、准确地进行辨析和选择。

高考语文常考的辨析词语

保障/保证

【保障】强调保护(生命、财产、权力),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证】指担保,确保既定的要求标准,不打折扣。

【例句】

(1)资本主义的两党制不过是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方法,它绝不能保障劳动人民的自由权利。

(2)该校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每一个教师有一定的时间进修业务,提高专业水平。

包含/饱含

【包含】是事物本身所含有的意思。

【饱含】是充满的意思。【例句】

(1)文章的这一段落包含着好几层意思。

(2)他的胸中饱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必须/必需

【必须】副词,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在句子中作状语。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不可少。在句子中可作谓语中心语、定语。

【例句】

(1)他们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四万多元资金,就添置了各种必需的设备, 建起了一座小化工厂。

(2)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

暴发/爆发

【暴发】是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可引申为发财得势之意,多含贬义;

【暴发】不能带宾语。“爆发”本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如火山爆发,可引申为力量、情绪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爆发”可以带宾语。

【例句】

(1)1919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

(2)山洪暴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波及/涉及

【波及】强调影到;

【涉及】强调关联到。

【例句】

(1)对伊战争所耗费的大量军费开支必然波及美国经济的发展,继而引起全球经济的震荡。

(2)这起案件涉及好几个人。

不止/不只

【不止】是超出一定数量或范围,动词。

【不只】是不但的意思,属连词,用在递进关系得复句中。

【例句】

(1)他恐怕不止六十岁了。

(2)水库不只要修,而且一定要修好。

不齿/不耻

【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如“人所不齿”。

【不耻】指不以之为羞耻。如“不耻下问”。

【例句】

(1)此人坏事做绝,为大家所不齿。

(2)他虽是著名学者,但却不耻于向别人讨教。

不及/不如

【不及】只用来比较不同的人或事物,因此只能前后都是名词。

【不如】除用于比较人或事物外,还可以比较动作行为的利弊得失,因此除名词外,前后可以是动词或小句。

【例句】

(1)《梅花三弄》不及《春江花月夜》幽雅动人。

(2)与其花这么多时间打电话,不如骑车去一趟。

查看/察看

【查看】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如查看灾情。

【察看】为了解情况而细看,如察看风向、察看动静。

【例句】

(1)审计人员仔细查看了每一张销售单据,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2)气象员一天两次察看风向,及时向指挥所报告

出生/出身

【出生】指胎儿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动词。

【出身】指个人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名词。如店员出身,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等。

【例句】

(1)1900年农历8月13日,__就出生在这个山村里。

(2)我是打铁的出身,大老粗,不会说客套话。

窜改/篡改

【窜改】是改动的意思,窜改的对象一般指成语、文件、古书等。

【篡改】是用作伪的手段改变或曲解,篡改的对象适用于比较重大问题,具有贬义色彩,一般指经典、理论、政策等。

【例句】

(1)这个成语用法已约定俗成,不能随意窜改。

(2)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篡改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大肆/大事

【大肆】指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如“大肆吹嘘”、“大肆挥霍”,含贬义。

【大事】指大力从事,如“大事渲染”。

【例句】

(1)这部电视剧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热门话题。

(2)台湾当局近年将“弹性外交”引入联合国领域,大肆鼓吹重返或加入联合国。

典范/典型

【典范】是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只能用于好的方面,为名词。“典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有正面的、有反面的,为名词;另一种意义是具有代表性的,为形容词,可受副词修饰。

【典范】不能受副词修饰。

【例句】

(1)这位作家留下了大量的典范之作。

(2)雷锋是毛泽东同志亲手树起的典型。

督促/敦促

【督促】指监督催促。常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敦促】 指恳切地催促。常用于外交场合。

【例句】

(1)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该认真督促检查。

(2)欧盟对伊朗重启铀浓缩这一举动表示忧虑,并敦促伊朗尽快回到谈判桌前。

度过/渡过

【度过】是经过的意思,用在时间上。

【渡过】也是经过的意思,用于经过江河、海洋等空间概念;也指由这一岸到那一岸,比喻跨越,如“渡过难关”。

【例句】

(1)人们的接济帮他渡过了难关。

(2)在日本东京,单身独居的人,可以租用“临时家庭成员”伴随他度过寂寞的星期天。

遏止/遏制

【遏止】是运用压力使之停止,在语意上比“遏制”重,常用于猛力阻止事物的发展。

【遏制】是用力限制、控制;用于自己对自己,常跟情绪配合。

【例句】

(1)他遏制不住内心的苦闷,终于痛哭起来。

(2)滔滔江水,一泻千里,不可遏止。

恶化/恶劣

【恶化】指某种情况或某种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另指某种情况或某种事物变坏,均为动词。“恶劣”是很坏的意思,为贬义,形容词;

【恶劣】常跟“态度”、“行为”、“行径”、“作风”、“表现”、“影响”、“环境”、“气候”等词语搭配。

【例句】

(1)如果不注意防护,地下水和地表水一样也可能受到污染,使水质恶化。

(2)这种恶劣行径,一定会遭到人们的强烈谴责。

反应/反映

【反应】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或由某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大多用作名词,亦可作动词。

【反映】有两种含义:一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二是把客观情况告诉给上级。这两种含义都作动词。“反映”的另一种用法是作名词,意思对人对事的批评性的意见。

【例句】

(1)别人喊他,他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仍专心致志地看书。

(2)美国广播公司的工作人员说,观众对这部电视纪录片的强烈反应,反映了美国人民盼望同中国人民有更多的友好往来。

法制/法治

【法制】指法律制度,名词。

【法治】指依法治理国家,作动词使用。

【例句】

(1)广泛深入地开展法治教育,是实行法制,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措施。

妨碍/妨害

【妨碍】是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或阻碍事情进行。

【妨碍】是有害于。

【例句】

(1)吸烟妨害健康。

(2)大声说话会妨碍别人学习。

分辨/分辩/争辩

【分辨】表示区别、辨别的意思;动词,可带宾语,多用于区别人或事物。

【分辩】是用语言辩驳;动词,不带宾语,多用于争辩是非曲直。

【争辩】争论、辩论的意思。

【例句】

(1)青年人应当努力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2)他们两人谁也不肯服输,分辩得很激烈。

(3)你知道错了就赶快承认,不要再找借口为自己争辩了。

伏法/服法

【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

【服法】指服从法律。

【例句】

(1)在这里,罪犯被培养成了认罪服法,遵守监规,文明礼貌的守法群体。

(2)公审大会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已于当日伏法。

扶养/抚养

【扶养】是用财物养活的意思,多用于晚辈对长辈,也可以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对平辈。

【抚养】是用精神或行为爱护并教养的意思,只能用于长辈对晚辈,与“赡养”的适用范围相反。

【例句】

(1)一部分中年人生活负担很重,除了抚养子女,还要扶养老人。

富余/富裕

【富余】是足够而剩余,语意的重点在“余”上,“余”是剩余、多余的意思。“富余”不能被副词修饰,只能带宾语或补语;

【富裕】是专指财物充裕,语意的重点在“裕”字上,“裕”是丰富、充足的意思。在语法上,“富裕”则能被副词修饰,如“不富裕”、“十分富裕”,又可带补语,如“富裕起来”。

【例句】

(1)山东省近年来粮食富余,粮价下跌。

(2)小王到外地做了几年苦活,挣到了钱,生活富裕起来了。

雇佣/雇用

【雇佣】是用货币购买劳动力,为名词,作定语不加助词“的”,如“雇佣军”、“雇佣劳动”等。

【雇用】是出钱让人为自己做事,为动词,如“雇用临时工”、“雇用职员”等;如作定语,一定要加助词“的”。

【例句】

(1)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

(2) 资本生存的条件是雇佣劳动。

贯串/贯穿

【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多用于抽象事物。

【贯穿】用于具体事物,使穿过、连通的意思;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同“贯串”用法。由此,凡用“贯串”的,大多可以用“贯穿”更换;但用“贯穿”穿过、连通意义的,不能用“贯串”更换。

【例句】

(1)这条公路贯穿本省十几个县市。

(2)众多的材料要用中心思想来贯串(贯穿)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功效/功能/工效

【功效】指功能;效率。

【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

【工效】指工作效率。

【例句】

(1)这种洗衣机省水省电,功效齐全,很受消费者欢迎。

(2)使用这种牙膏,不仅能洁齿爽口,而且有防治牙病的功能。

(3)采用这种新工艺,工效可以提高三倍。

沟通/勾通

【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属褒义词,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

【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属贬义词。

【例句】

(1)许多汽车出租单位都设立了监督电话,以便沟通与乘客的联系,监督服务质量。

(2)这个集团内外勾通,干了不少违法的勾当。

贯注/灌注

【贯注】指在精神、精力、注意力等方面集中投入,不能带宾语,常带补语。

【灌注】原指液态物质浇进注入,引申为精神力量的输入,带宾语。

【例句】

(1)时间,对于把全部精力都贯注到壮丽的革命事业中的人来说总是跑得太快。

(2)工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连续灌注水泥的新方法,缩短了工时,提前完成了任务。

国是/国事

【国是】指国家大计、方针、政策之类,是较为抽象的事。

【国事】指国家大事,是较为具体的情况。

【例句】

(1)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来自五十六个民族的人大代表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商国是。

(2)新当选的总统将对我国进行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

化装/化妆

【化装】是假扮,以假的去冒充。

【化妆】是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例句】

(1)根据自己的脸形、肤色等方面的特点,适当地进行化妆,才能有好的效果。

(2)他化装成一位衣衫褴褛、穷困潦倒的老人,住进贫民窟中去实地考察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会合/汇合

【会合】指聚集到一起,常用于具体事物。

【汇合】指(水流)聚集、汇合。也可用于抽象事物。

【例句】

(1)把每个人的智慧汇合在一起,就可以创造出无尽的人间奇迹。

(2)两军会合后继续前进。

骄纵/娇纵

【骄纵】指骄傲放纵,形容词。

【娇纵】(对小孩、晚辈)娇养放纵,动词。

【例句】

(1)从小父母溺爱他,娇纵他,使他养成了好吃懒做,骄纵任性的恶习,以致他目无法纪,走上了犯罪道路。


猜你感兴趣:

1.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题集锦

2.高考常见成语辨析汇总

3.高考词语辨析复习资料

4.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成语辨析

5.高考语文词语辨析集锦

6.高考成语解释大全

376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