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语文文言文实词详细分析
高考的语文文言文实词详细分析
文言常识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重要内容,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语文文言文实词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的语文文言文实词详解(一)
诣:到,去。
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课:考核、督促、征收。
风、化:教育感化。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劾:检举,揭发。
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短:进谗言,说坏话。
害:嫉妒。
闻:
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③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折:指斥,指责,驳斥。
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党:偏袒,伙同,包庇。
矫:假托,假传。
质:作人质;抵押。
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详解(二)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 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耿:光明。
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
多:称赞。
嘉:赞美。
与:赞许。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夷:东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
狄:北部少数民族。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
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
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
荒:荒年,收成不好。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高考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1文言文命题思路 1.贴近教材。文言虚词的考题大都引用教材的例子,所以熟悉一下古文的基本篇目还是有用的。
2.注重细节。考查对事情来龙去脉的理解与把握,考查观点认识的提炼等。
1文言实词虚词 文言实词
1.把意思代入原句,看词性与意思是否解释得通,如果还不能排除,再把它还原到原文,看具体语境。
2.实词释义方法:
①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相近或相反)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所以它可以解释成“被任用”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劳苦”同义,所以“倦极”也同义,“极”就是“疲惫”的意思
“每读书至治乱得失” “得失”是反义词,所以“治乱”也应该是反义词,“治”就只能解释成“治理得好,太平”
②联想该字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或在成语中的用法
如:贷 责无旁贷(推卸) 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把这两个意思代入“虽亲属不贷”,可知“宽恕”更合适
③或者把该字在现代汉语中可组的词代入解释
如:“无所阿避” 现代汉语中有“避免、回避、躲避”等词,代入句中比较可知“回避”更合适
文言虚词
常考文言虚词共18个,高三网有18个虚词的释义,要尽可能熟悉这些词的用法。
1筛选材料、找错误项 筛选材料
1.先看材料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2.再看材料的内容是否能证明观点
找错误项
1.先把选择肢还原到文中相关部分
2.注意时间、事件、人物的对应关系,注意事件内在的因果关系,注意个别词语的对应解释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