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考的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分享

时间: 夏萍1132 分享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文言文的翻译是比较难的,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考的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的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1.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是通过翻译进行考查的,文言文的翻译不能单纯理解字的意思,还要理解句子的含义和文章的大背景。基础的考查就是对文言语句上的理解,翻译之外还有对它既有字面意思的理解,还有文章内容的理解。

  2.文言文翻译的考查中,还有生癖字,官名,地名等文化常识,翻译的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这两种不同的方法,通常会出现在同篇文章中,会成为解题的混淆项。

  3.文言文的考试的题目虽然是课外的,但是考查的内容都是课内积累而来,高考前应回归课本,把学过的文章再仔细阅读,落实到每个字的翻译。特别对于课本中重要标记和新出现的字词用法要格外注意,试题中某些字词的考查,往往在课本中都能找到对应的知识点。

  高考文言文的一词多义介绍

  根据语境正确推断实词词义

  语境,即上下文 。上下文对词义具有制约和提示作用。一般地说,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义项 ,在具体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含义。因此,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语境意识结合起来 ,就是我们“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 所以,平时要注意做必要的知识积累 ,阅读文言文篇段时要细心体察语境 ( 上下文 )的意思。要力戒孤立、片面。

  由于文言文单音词居多,这一现象特别突出。它们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余为引申义,要注意从本义推断引申义,结合上下文确定词的正确含义。

  ①本义。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如:朝,本义是“早晨”。(朝令夕改)

  ②引申义。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如:朝,早晨是大臣朝见国君的时间,故由“早晨”引申为“朝见”(率天下诸侯而朝周);朝见的地方也叫“朝”,故引申为“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再引申为“朝代”(改朝换代)现代汉语中也有,如“深山”--道理很深(深刻、深奥);友谊很深(深厚,深刻);夜深人静(时间久);颜色太深(浓、重)

  ③比喻义。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词义。如:爪牙,比喻武臣(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现代汉语中也有如“乱扣帽子”(坏名义或罪名) 冻结资金(阻止流动或变动)

  ④了解词义的两种引申方式。

  A:连锁式。

  寒:冷--寒冷季节--缺乏冬衣而受冻--贫寒--恐惧、害怕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大渡桥横铁索寒

  B:辐射式。

  节:竹节--木节;关节;季节;节操;节拍

  一节复一节,千枝破万叶

  盘根错节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清明时节雨纷纷

  单于壮其节

  钿头银篦击节碎

  例1:“引”,

  ①会意字,由一弓一箭组成,本义是“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尽心上》

  ②“拉开弓”引申为“拉”, “左右或引相如去”

  ③“拉”引申为“拉长”,“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宣州环波亭》

  ④“抽,拔出”,“马蹶,坠地,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 太祖纪》

  ⑤“拿”,“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⑥“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史记 田单列传》

  ⑦“承担”,“公卿各引咎自则”《北史 周武帝纪》

  ⑧“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⑨“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⑩“退却”,“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

  例2: “一”

  ①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数目,自然数的开始。)

  ②长烟一空(全部)《岳阳楼记》

  ③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④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曹刿论战》

  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相同、一样)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例3: [卒](zú)

  1.名词

  ①步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②古代军对编制,一百人为卒,“全卒为上,破卒次之”(《谋攻》)

  ③差役,“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左忠毅公逸事》)

  2.动词

  ①死,“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②完毕,结束,成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3.副词

  ①终于,“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cù)同“猝”,突然,仓促,“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检测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①(答应)

  ②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②(赞许、赞同)

  ③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③(表约数)

  ④曳屋许许声《口技》 ④(拟声词)

  ⑤吾头颅如许。 ⑤(这样)

  ⑥一生长恨奈何许。 ⑥(语气词)

  高考文言文的实词和虚词介绍

  常见实词: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教学大纲开列了120 个常见文言实词。高考涉及文言实词的试题基本不会超过这120个实词的范围。

  具体用法,此略。见前文:《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小故事练习(实用)》

  常见虚词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词和代词。

  文言虚词很多 ,但“常见”者毕竟有限 。《考纲》中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指的是考纲规定的18个:而、何、乎、乃、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高考涉及文言虚词的试题不会超过这18个虚词的范围。

  具体用法,此略。

  仅举一例:之

  (一)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们)、“它”(它们)、这、这件事。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节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无义。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动词

  译作“去、往、到”。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猜你感兴趣:

1.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文言文

2.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大全

3.2017年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误区汇总

4.高考语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5.2017年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

高考的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分享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文言文的翻译是比较难的,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考的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的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1.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是通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765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