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语文 > 2017高考语文分析句段作用知识点总结(2)

2017高考语文分析句段作用知识点总结(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2017高考语文分析句段作用知识点总结

  诗词鉴赏常考题型答题思路指导

  高考诗歌鉴赏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后,重视了阅读理解能力,也加大了答题的难度。每年高考考生在这一板块上失分相当严重。尽管各种教材、资料对诗歌鉴赏方法归纳很系统,但或过于理性,或过于详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笔者拟定从高考常考题型的答题思维角度来简单谈一下,希望能对学生答题有所启示和帮助。

  题型一 分析“诗眼”型

  【题型评点】

  “诗眼”是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一般指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有时也指能传达主旨的一个句子或关键词。 “诗眼”分析题型,命题角度小巧,主要从语言角度来考查诗句中炼字、炼句的技巧。这种题型在2003年高考全国卷中考查了。在以后的几年中,因其命题角度小巧、难度适中而成了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命题特点】

  在题干中有两种问法:一是先要求找出诗句中用得生动传神的字或词,然后要求结合全诗阐发理由;二是预设一种前人评点(“诗眼”已指明),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观点,再阐发理由。题量上一般只有一个,包含两个问题。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1、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词?为什么?请结合诗歌简析。(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

  2、提问变体有:①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②本诗某句用的甲字,在其它版本上用的是乙字,你觉得甲、乙两字哪个更好?为什么?(如2004年高考湖北卷和辽

  宁卷)

  【简易思维】

  1、读诗句,定“诗眼”。若问字词则抓句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若问句子则抓诗歌情感句、议论句、警策句。

  2、阐发理由,注意层次。先解释字词的字面意义(概念意义),再回归原诗分析所用修辞及其效果(语法意义),最后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炼字效果(语境意义)。分析既联系整体又着眼于细节,点面结合。

  3、答案表述格式:判断??—解释(本意)—分析(手法及效果)—总述(效果)。

  【典型题例】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高冠谷口招郑鄠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氤氳。

  “诗眼”指的是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简析:此题为“诗眼”分析型,主要形式是先判断再评析,共两问。题干中已把“诗眼”定位在第二联写景的句子,只要抓住句子中的动词或形容词即可找出“诗眼”来。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然”、“暖”。(判断)“然”通“燃”,意思是说暮雨中的涧花开得很红火,像烈火燃烧似的;“暖”是指春云低垂,潭边树木与其相接,好像要为它们送去温暖,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字面意义)该联中作者用拟人手法,绘形绘色,精练传神地描写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抒发了诗人对朋友这种恬淡闲适隐居生活的渴望之情。(语境意义)

  题型二 分析意境型

  【题型评点】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的诗词占据了古诗词的半壁江山。无论是写景、借景抒怀,还是托物言志,都要注意景、境、情的有机统一。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是依托景物(意象)、环境(意境)而存在的,因此鉴赏诗歌要从景、境入手去分析诗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分析意境是诗歌鉴赏中最为常见的题型。

  【命题特点】

  命题时一般从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是分析诗中景、诗中境、诗中形象,并能概括其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内容的整体把握情况;一是对诗歌的艺术特色作深层地理解分析。题量为1-2个,命题点主要有:意象特点概括,意境再现与特点概括,形象及其情感的分析。

  常见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这首诗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

  【简易思维】

  1、解读全诗,勾其玄要。要总体把握意象、形象的特征 (什么景、什么地、什么时令、什么人、什么特征) 。

  2、理清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的关系。有时诗中所描写景物比较复杂,要分清景物间的主从、详略、先后、虚实、动静、点面等关系,分清景与情之间的并列、因果、互衬、交融或交叉等关系。

  3、分析写景技巧,主要从三方面考虑:层次角度(时空顺序、动静虚实、色调冷暖、正反点面等),遣词造句(炼字及修辞手法),具体技巧(渲染、烘托、白描、对比、象征、比兴等)。

  4、体会意境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达志向,抒发情感等。

  5、语言组织:先分后总,联系诗句,分条作答。

  注意问题:

  1)描绘诗中图景、形象,不能翻译诗句,要用自己语言再现。既要忠于原文又要适当创新。

  2)概括意境气氛和形象的特点用语要全面准确。

  3)分析思想感情要具体,要突出题干中的“怎么样”,而不是“是什么”。

  4) 分析纯写景诗时,就诗论诗,不必牵强附会地向作者境遇和时代背景上靠。

  【典型题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日 暮 (杜甫①)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写下此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简析:本诗首联化用《诗经》中的“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之句,另创新的意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村寂静的图画。“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夕阳淡淡的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自然 让人从阒寂冷清的村落想到家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隐隐透出诗人思乡恋家之情。 参考答案: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农家柴扉紧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

  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暮年济世渺茫的人生悲凉之感。

  题型三 对前人评点再评价型

  【题型评点】

  对前人的评价或诗论进行再评价是一种开放性的题型,它自由性、综合性、创新性都较强。答题时着重在阐发理由,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命题特点】

  一般先引用前人或诗论中有关该诗在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上的评论,然后要求你去判断(是否同意),并阐发理由。题干文字表述格式:前人评论(诗论引文)—要求判断(是否同意)—阐发理由(为什么)--要求(结合全诗)。

  常设立的评价角度有:评“诗眼”,评关键词句,评思想内容,评艺术手法等等。

  【简易思维】

  1、解读题目,明确要求。即弄清前人评论的具体角度(内容、技巧、炼字、感情基调、语言特色等),诗论引文中已知的信息(评论角度、对象、已告知的特点概括等)。

  2、精读诗歌,整体感知其主旨、情感、抒情方式和写法上最明显的特点。

  3、对第一问“是否同意”原则上要顺应命题者的意图(同意),但也不绝对,然后回归原诗阐发理由。

  4、恰当选用诗歌鉴赏术语、概念作理性分析,不能就诗论诗。

  注意问题:

  1)切忌以术语、概念代替分析,分析要有原文意识,应有理有据。

  2)分析要有条理,有几问就答几问,其提问顺序一般不能更换。具体表达时,内容与技巧两个角度不要交叉表达。

  3)运用术语要准确,切忌张冠李戴,答非所问。

  4)高考只答第一问,一般是不给分的,必须有分析。

  5)答案语言表述上要注意逻辑性和文采性。

2017高考语文分析句段作用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1.2017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

2.2017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

3.2017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

4.2017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整理

5.201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6.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知识点

7.2017全国卷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

8.2017高考语文答题模板

9.2017年文科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

10.2017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成语辨析)

2576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