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课后练习答案(2)
11.文中对套板反应从总-分角度做出了评价,它们分别是:(请摘原文回答)
①总评: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评: __________________ .
a.就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b.就读者说: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赏析下文,领悟其内蕴,筛选有用信息,完成文后问题。(12分,每小题4分)
诗的境界(节选)
朱光潜
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人生世相本来是混整的,常住永在而又变动不居的。诗并不能把这漠无边际的混整抄袭过来,或是像柏拉图所说的模仿过来。诗对于人生世相必有取舍,有剪裁,有取舍剪裁就必有创造,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润渗透。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和,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神领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诗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的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忻合无间。始任举二短诗为例: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两首诗都俨然是戏景,是画境。它们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
12.开篇一句像一般艺术一样,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这里不用写照而用了返照,旨在揭示的道理为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不超过40字)
13.作者将诗与自然,诗与生活的辩证关系作了透辟论述。在作者笔下:
①诗与自然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不超过33字)
②诗与生活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限18字)
③作者在揭示出诗与生活的关系之后,又从两个角度作了解说,它们分别是:(各占13字)
a. 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 .
④本文与课文中均使用了不即不离这一成语,它的涵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
14.作者不露痕迹地将作诗、读诗与想象糅在一起论述。
①认为写诗、读诗时,发挥想象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所举的具体例子是:a. 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 .
③例证后的分析是__________________.
《咬文嚼字》课后练习答案
一、1.①a ②a ③a ④b ⑤a ⑥b ⑦b ⑧a ⑨b ⑩b
2.A C
3.A(A中,纵?①——即使,纵?②——纵向;B中,恶——憎恨;C中,胜——尽;D中,兴——xìnɡ,兴致,兴味,兴趣)
4.A(迷离——单纯词,援例——动宾式,蕴藉——联合式,锱铢必较——主谓式)
5.B(本题考查对语言连贯得体的思辨能力。8个句子属议论性质;凡议论性的文字,其思路,都要遵循提出问题-解说问题-总结问题的顺序。依据这个认识来审视各项,首先要认定,担负提出问题职责的究竟是句①,还是句②。统观全文段,各句大都与希望有关,据此可认定句②为起始句。于是,先淘汰了A、C.比较B、D,只要确定了与②衔接的是①还是④,即可选出答案来——经过试读与思辨发现,①与②对接,意思不贯通;而④与②对接,则十分流畅。可见,此题答案非B莫属)
6.A(本题的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对运用修辞格的思辨能力。例句为比喻修辞,句中的有如月轮可证;A也为比喻句,同样,有有如轮外圆晕为证。而B、C、D都包涵着拟人修辞,可见A为唯一答案)
二、(一)7.①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与形式相随而变。
②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情感上的推敲。
8.①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②固然显得鲁莽,却能表现和尚有一副胸襟气度
③显得拘礼,无推的冷寂,却平添了搅扰
④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二)9.①习惯
②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③比喻 拟人
10.①从前做诗文都靠从古书中找词藻典故②安于并毫不斟酌地使用套语滥调
11.①一个人的心理习惯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
②a.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b.套板反应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三)12.诗绝非对人生世相的抄袭,而是有取舍,有剪裁,有创新,有作者性格、情趣的浸润渗透
13.①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自然与艺术媾和,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宇宙
②诗与人生世相的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
③a.惟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b.惟其不即,所以新鲜有趣④不亲密,也不疏远
14.①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发挥想象,可催生出画境或戏景显现于眼前,勾摄你的神魂
②a.崔颢的《长干行》b.王维的《鹿柴》
③二首诗俨然是戏景,是画境。都是从混整的悠久而流动的人生世相中摄取来的一刹那,一片段。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