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3)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六、于

  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在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公输》——从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从

  其一犬坐于前。《狼》——在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在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在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在

  虽然,受地于先王。《公输》——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例句: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向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对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孟子〉二章》——给

  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给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句:“受制于人”。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鱼我所欲也》

  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

  七、乃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

  例句: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狼》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

  2、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例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4、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例句: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5、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例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八、且

  1、表递进关系,后一句提出比前一句更进一层的内容。可译为“而且”、“况且”等。

  例句:且焉置土石?

  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将近”的意思。

  例句:年且九十。

  九、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句: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大铁椎传》

  ②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③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学而》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东门之》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十、者

  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例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出师表》

  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例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

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汇编(3)

六、于 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等。 1、表示动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与字用法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与字用法

    高考语文对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是指能根据阅读材料的上下文语境理解并加以解释说明。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与字用法,

  •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则字用法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则字用法

    近几年的《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都明确把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作为必考内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

  •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也字用法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也字用法

    近几年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考查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也字用

  •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者字用法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者字用法

    新《语文课程标准》针对文言虚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常见文言虚词者字用法,

2447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