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人物访谈训练
高考语文阅读中常常出现人物访谈,因此在复习语文的时候同学们需要在这方面加强训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人物访谈训练,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人物访谈训练一
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访谈录(节选)
记者(下称记):您在中大讲学,很多师生反映“受益良多”,但我发现也有不少人说听不懂,就不听了。
丘成桐(下称丘):这是大学里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其实,我自己很多次听演讲听不懂。几年后,在做一个论题时,碰到了这个问题,不懂,但想起有人做过。我就去找演讲的企业家要演讲稿。其实,听讲座、 听演讲,听不懂没什么,可以马上去找资料、学习。但是不听的话,就连机会都没有了。说得远点,连观念都没有了。很多学生喜欢听完美的讲座,从头到尾都听懂。听好的大学问家讲学,他们讲的内容、方式方法、风度、气质等等都值得学,因此一定要去听。
记:听不懂不是浪费了时间?
丘:其实做学问都是这样,刚开始不懂,事实上不是完全不懂,其实资料已经在脑海里面,多了久了以后,重新温习,就懂了。完全不去看,就肯定不懂了。所以要多看多听,不一定全部懂,有些事情不是一定要每一步都弄懂了才向前走。
即使再有学问的大学者,也不可能全部问题都弄懂了才开始做研究的。比如说乘法,开始就是不懂为什么3乘8就是24,多做几次就成了记忆的一部分。有些东西需要记忆,有些需要思考。我们鼓励学生多听有学问的人演讲,就算不懂,也可以学习他们说话思维的方式方法和做学问的态度。学问要做好很难,人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而忽视失败的一面。其实失败的也很重要,因为可以从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记:您觉得国内学者该提升论文水平?
丘:过去10年间中国科技有惊人发展,单就数学论文一项,中国人发表的文章就从6%上升到10%,包括居住于世界各地的中国数学家。但发表在一流期刊的只占少数,所以当务之急是提升论文水平。
记:这是不是中国培养不出菲尔兹奖学者的一个原因?
丘: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除了体制差异,我想这跟中国科学文化上的修养也有很大关系。我们做学问跟写小说很像,文学家怎么写文章,怎样布局,是个宏观的问题,做学问也是这样。
国外的学者比较宏观,如他们会自己比较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一个好的有文化的中国学者,应该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有所了解,并不是说这样的文化对研究数学有直接的好处,但你的心胸视野就开阔了很多,能吸收不同的文化观念、看法,训练了做学问的宏观视角。接受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也渗透对整个做学问思维的影响。
中国没有包含西方文化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广州就可以建一个,容纳各国文化,其实可以收获很多。像伦敦、巴黎的博物馆、歌剧院等,学人和国民都很受益。
记:文化训练也包括语言?
丘:对,现在很多香港学生只会用方言俚语写文章,大学里的海报栏清一色口语,不能用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丧失了这个能力,只能使用肤浅的口语,这是件很悲哀的事。
他们缺乏文化的训练,不能把自己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感情、思想表达出来。文化的训练,素质的培养,是做学问的第一步,没有这个很难做大学问。
记:您从小就喜欢数学?
丘:我在香港农村长大,年轻时不大认真读书,试过逃学半年(笑)。我喜欢历史,跟家庭有很大关系。
记:是受父亲的影响?
丘:是。父亲从我小学五年级开始教我诗词、古文和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等。以前读书背古文,要背得很准。虽然背的时候要花点功夫,但我觉得背书是件很愉快的事。现在,每天晚上我都会花半个小时读历史方面的书。这不叫坚持,因为自己喜欢。
记:年轻时读过的历史书,对您影响最大的是哪些?
丘:我最喜欢《左传》和《史记》,也喜欢看《楚辞》,尤其对《史记》着迷,不仅是因为其文字优美、音调铿锵,还因它叙事求真、史观独特。
每个做学问的人都有不同的成长方法,很多大数学家在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修养,你跟他谈话,就觉得受到他的熏陶。
1、本访谈主要探讨了一个什么话题?丘成桐有何独到的见解?(5分)
参考:(1)话题:治学的方法和态度。(或:治学应有开阔的视野和宏观的角度)(2分)(2)见解:①要善于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学习治学的方法和态度。②治学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宏观的视角。③搞科学研究也要培养和提高文化素养。(3分,每点1分)
2、韩愈说过“术业有专攻”,而丘成桐教授则提出搞数学也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的观点,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6分)
参考:看法一:无论是搞数学还是其他科学,都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因为:①学习文化、培养素质是做学问的第一步,只有打下广泛的知识基础,才有可能在某一专业上有突破;②吸收不同的文化,可以形成做学问的宏观视角,影响做学问的思维;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提升自然科学论文的水平。
看法二:韩愈说过的“术业有专攻”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要想做出成绩,就一定要集中精力,在某一领域作深入的钻研。 (6分。只要答出看法一或看法二中的一种,言之成理即可。观点鲜明2分,分析合理2分,语言表达2分)
高考语文人物访谈训练二
奥斯卡决胜之前接受采访 张艺谋:得失平常心
《南方都市报》记者 谢晓
记者:您获奖无数,那在您看来奥斯卡奖的特殊意义在哪?
张:中国老百姓有奥斯卡情结。其实圈中人都知道这只是一美国人的奖,只是美国人的评判标准,与其它电影节不一样,它不代表最高水准。但中国人很特别,从媒体到老百姓始终有这情结,也许是因为影响力大,而在所有奖项中,它在商业上影响力最大,这可能与美国国情、它在电影界老大的地位有关。
记者:您得奖或不得奖希望说一些什么?
张:获不获奖都说得差不多,都是要感谢关注中国电影的人们。每年都有很多作品、导演出现,但通过奥斯卡游戏方式引起广泛关注也是一件好事。
记者:您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都获过奥斯卡提名,您怎么看奥斯卡奖的评选标准走势?
张:很难评价它的走势。从历年来看它没特别的标准,大标准是美国标准,但这么多年《辛德勒名单》和《芝加哥》就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有个共同点就是卖钱。好像美国评奖与影片的受欢迎程度与票房经常一致,很少看到爆一大冷门即从来未听说过或沉闷的电影获奖的,这可能代表美国投票心理,他们还是希望电影能带给他们兴奋。
记者:您对这一届参赛作品大赢家《芝加哥》怎么评价?
张:这次《芝加哥》的提名最多,还是能给我一些启发,比如传统歌舞片中作了一些转换和内心表达,这些新形式特别好,还有歌舞特别好看,音乐的表现方式很美国化,让年轻人有很强的节奏感,同时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命题,对社会对媒体等幕后有批判,这也是它获奖的原因吧。还是有一点思想性。
记者:马丁•斯科塞斯是美国坚持艺术个性的一位导演,他冲击奥斯卡20年了,一次没得,您怎么看?
张:马丁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之一。8年前我在他家吃饭还见过他妈妈。上次金球奖颁奖后有个聚会,可
是人挨人,我等了两小时想祝贺他,但他一直忙着,后来在一个人挤人的长过道里,我跟他擦身而过了。我很喜欢他的作品,在美国这样一个程式化的电影创作环境中,他的个性非常鲜明。但这次《纽
约黑帮》不是他的代表作,听说原片长三个半至四个小时,现在看到的是两个半钟头,我觉得剪得很碎,不知是不是导演原先的版本,但看得出他极具野心,想对纽约及美国人历史进行浓缩,又都是大牌演员,能控制这么大题材已经很难了。
记者:您认为外国人能看懂《英雄》中的传统文化吗?
张:不管大家怎么看《英雄》,它里面充满了传统文化的很多视觉符号,琴棋书画对外国人来说可能很陌生,他们可能还觉得神秘,感到很遥远,不太像中国人能看那么透彻。
记者:之前很多人认为《英雄》不可能得奖,因为离《卧虎藏龙》太近了,您认为假如它落败这是主要原因吗?
张:我也是这么个看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同类型两部电影一个奖不大可能,所以我也不太期望。
记者:您正在筹备下一部武侠片,那您是否会将《英雄》中的经验教训全带到下部片中去?
张:其实不能光拿《英雄》来说,我每拍一部片都会总结,我自己总结比媒体早得多,一般是剪完或看完拷贝就开始总结。我肯定是希望总结好的经验,每一部都能提高,但有这样的心也不一定做得到,有时自己认为做到提高了,和别人看你是两个标准。我很坦率地说,到今天我不是用别人的眼光来判断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判断自己,我只要尽量客观严格要求就没问题,只靠别人评价就会失去个性,众说纷纭该听谁的呢?我相信任何一个导演都不会听别人说来改变,创作最宝贵的是个人角度,评价往往是他人角度。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再见。(有删节)
1、张艺谋说完最后一段话后,记者没有作任何评论就结束了访谈,你认为有没有必要评论一下?如果不必要,请说明理由。如果必要,请说明理由并说一说你准备如何评论。
参考:不必要,理由如下:(1)张艺谋这一段话有两层主要意思,一层是每拍一部电影他都会总结提高,二层是不用别人的眼光来判断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判断自己,只靠别人评价就会失去个性。这两点都不好评论,第一点要评论就必须举例证明,会使访谈结尾显得臃肿、偏离主题;第二点要评论就涉及到一个对与错的问题,无论记者同不同意张的看法都不好评说,因为张的观点有一些绝对,如果同意,显得不是发自内心,说不同意则很可能引起对方不愉快。(2)记者至此访谈的目的均已达到,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适时收尾正是一种智慧,再评论下去则可能画蛇添足。
有必要,理由是:(1)张艺谋兴致勃勃讲的一段自己关于电影的观点却没有得到回应,显得记者不够礼貌。(2)张艺谋的观点确实有一些绝对的成分,有必要指出来,给读者一定的阅读指导。(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重在看思维的深度。)
高考语文人物访谈训练三
席慕容:追寻我的游牧文化之根
陈远
新京报:1989年你第一次踏上蒙古高原以后,你的诗歌创作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从那时开始的一次接一次的寻根之旅,对你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席慕容:我是蒙古族人,自小父母都是用蒙古语讲话,但我却没有出生在自己的家乡,因此既不能讲正确的蒙古语言,也不认识蒙古文字。自1989年第一次踏上蒙古高原的土地以来,我几乎每年都要从台湾来到蒙古高原,感受那里的文化和气息。这次将近两个月的内地寻根之旅中,北京是我的最后一站。
1989年成为我创作的分水岭,我自己也是十年之后才发现。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我觉得是土地给予了我某种力量。我从前没有自信心,不善于出头露面,即使在我的诗歌很畅销的时候,我也不愿意出来演讲。因为我觉得诗歌创作是我个人的事情,要让我出来说点什么,我说不出来,我只是躲在家里写诗,如此而已。第一次回到内地的时候,民族大学的教授曾邀请我去演讲,我婉言谢绝,因为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但是在1999年当我再次回到这里的时候,我自己主动跟他要求要去民族大学演讲。
新京报:你为什么想到要去追寻这种游牧文化的根呢?
席慕容:我第一次回来虽然是在1989年,但追寻游牧文化之根的这种想法却是我从小就有的,甚至在我出生之前,那个基因就已经有了。我觉得,土地对于血缘有一种呼唤。我到蒙古高原去,那里的人根本没有这种感觉,他们就生活在自己的文化里,因此感觉不到土地的召唤。可是一旦你离开了,你就会感觉到这种呼唤,或者是你正在离散天涯,或者是你感受到这种文化正在消失。
这两种东西都会把你心底的感觉召唤出来,然后去追寻,去珍惜,去探索。每个人的血缘里都会有这种呼唤,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很幸福,不用感受这种呼唤,因为他就在自己的家乡。我想我之所以要追寻,是因为我曾经46年都离散在外头,从来都没有见过真正的蒙古高原,这让我想要见到蒙古高原的感觉非常强烈。
新京报:那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游牧文化的呢?
席慕容:我是一个汉化很深的蒙古族人,我在蒙古高原的一系列探访,既是我探寻游牧文化奥妙的过程,也是我解除自己桎梏的过程。在中原农耕文化看来,游牧文化是异己的“反宇宙”;但是,文化应该是多元的,在游牧文化看来,它自身就是“正宇宙”,所以,世界上应该存在很多的“正宇宙”。与中
原相比,蒙古高原的土地是贫瘠的,蒙古高原的人民靠一种坚持生存的信念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量,才让这块贫瘠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时,他们又对大自然有一种由衷的崇敬,对自然生态抱以爱惜之情,才使得自己得以生存,游牧文化得以代代流传,这正是游牧文化的本质。这种游牧文化就是我的精神的根。但这种游牧文化,在台湾并不为人所知,台湾学界甚至对游牧文化有些轻视。台湾中研院的一位学者曾经反问我说,游牧文化除了烤肉还有什么?我希望自己能为介绍游牧文化而做一些努力。
新京报:看得出来,草原情结已成为你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你出过5本关于蒙古高原题材的散文集了,今后还有这方面的写作计划吗?
席慕容:今年会有一本新书出来,叫《席慕容和她的蒙古高原》,但是文字部分大概只有两万多字,其余部分主要是我这些年到蒙古高原去拍的一些照片,在我看来,那才是真正的蒙古高原。
(摘自《新京报》2005年7月29日)
1、席慕容说,“每个人的血缘里都会有这种呼唤,有些人可能一辈子很幸福,不用感受这种呼唤,因为他就在自己的家乡。”你同意他的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谈谈你的感想或认识。(4分)
参考:蒙古高原的土地虽是贫瘠的,但游牧文化是异己的“反宇宙”;(2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靠一种坚持生存的信念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量;(2分)他们对大自然有一种由衷的崇敬和爱惜之情。(2分)
22.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意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的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只要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意或不同意),(1分)然后有理有据的论述自己的观点,语言简炼、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3分)
高考语文人物访谈训练四
《丁肇中访谈录》(有删节)
主持人:有一位科学家曾经作过一个比喻,他说人类就像是一些生活在海洋深处的深水鱼,从来没有到海边去过,意识不到自己生活在水里,只有当海水溅起水泡的时候,才会引起某些有智慧的鱼对水的注意:原来我们是生活在水里!您或者其他科学家是不是就像这些有智慧的鱼?
丁肇中:可能是吧,但我认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动力还是好奇心。每一个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动因,但我只能说我自己,我最主要的动因是好奇心。
主持人:是好奇心促使您把最微小的粒子以至最广大的宇宙,都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
丁肇中:对,这样研究才能不断地深入下去。你不去做实验,永远不会知道谜底和真相。你可以想一想,一百年以前,我们对物理、对世界的认识和现在完全是两回事情。一百年以前,我们认为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元素;几十年后人们发现,原子核是最基本的东西;再后来
人们进一步发现,基本粒子才是最基本的东西。所谓的基本粒子,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们认为是夸克,可是没有人能够知道一百年以后,又将会是什么样子。
主持人:作为一个终生从事研究的物理学家,如果永远不知道自己所研究的“谜底”是什么,会不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怀疑和茫然感?
丁肇中:我所怀疑过的,只是实验技术本身有没有错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做过方向错误的实验。
主持人:您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您经常说,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如果别人不认可,那是别人的事,绝对不要因为他们不认可,而改变你自己;但同时也要不断地怀疑自己。这听
上去有点矛盾。
丁肇中:自信,同时也要能自疑,这不矛盾。
主持人:怎么把握这种自信和怀疑之间的度?
丁肇中:自信你的实验好好去做是会成功的,但是在做具体每一步的时候,一定要非常非常小心,要花很多时间去检查它,因为实验中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导致你最后的错误。
主持人:也就是说,您怀疑的是手段、是过程,但绝对不会怀疑目的。
丁肇中:不能轻易怀疑你的最终目的,那是很不好的。
主持人:其实在很年轻的时候,您的一些天赋就表现出来了,中学同学因为您聪明管您叫“丁大头”,美国的大学同学管您叫“怪人”,那个时候您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跟大家不一样、有没有觉得自己怪呢?
丁肇中:总而言之只能这么说,我个性比较孤独,就是说朋友不是特别多。比方说,我念中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喜欢看武侠小说,我是从来不看;同学喜欢出去打弹子球,我也从来不去;我喜欢的是看看历史或者物理、数学方面的书。
主持人:可是今天您领导着几百个科学家,实际上是一个宠大组织的领导,现在您还会觉得孤独吗?
丁肇中:与物理学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我的同事们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从来不参与。跟我工作的人,绝大多数人跟我工作了很多年;我从来和他们没有什么朋友似的来往,只是业务的来往。我很少、几乎没有到任何科学家家里吃过饭。
主持人:大家会不会说您没有人情味?
丁肇中:就是说我保持距离,原因是有重要问题时我得做决定。这绝对不是说我故意敌对或者冷淡任何人,我只是愿意自己独立思考。
1、访谈开始时,主持人用“智慧的鱼”引起话题有什么好处?
参考:①因为在世人的眼里,科学家就是有智慧的人,用这个比喻很恰当;②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故事、人物旧事等开始对话,比直接用严肃、深奥的问题提问或者开始就直接恭维、颂扬受访者,更亲切、自然,不突兀、不让受访者尴尬,这是跟陌生人对话的艺术。(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