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生物 >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题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题

时间: 夏萍1132 分享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题

  理科提高分数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题,多做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考生物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B.乳酸菌无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C.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

  D.醋酸杆菌不含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D

  解析: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项正确;乳酸菌虽然没有核膜、核仁,但有DNA和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即能进行转录和翻译,B项正确;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氧化分解时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所以属于自养生物,C项正确;醋酸杆菌不含线粒体,但细胞内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D项错误。

  2.巴西官方宣布发现一种新“超级细菌”——抗药性细菌“KPC”,这与南亚发现的“超级细菌”不同,该菌抗药性极强,几乎能够抵抗所有抗生素,并有致人死亡的病例报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菌的DNA主要分布于拟核中的染色体上

  B.细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C.细菌抗药性增强是其发生突变和重组后,自然选择的结果

  D.该细菌感染机体后致人死亡,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答案:D

  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和线粒体;细菌的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自然状态下不发生基因重组,故A、B、C三项都错误;细菌侵入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溶酶体消化降解入侵细菌,若溶酶体不能分解入侵细菌,则入侵细菌会大量繁殖,使人致病,并可能导致死亡。

  3.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

  A.细胞和病毒的化学成分被破坏

  B.细胞和病毒的结构特点一致

  C.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D.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

  答案:D

  解析:细胞被搅碎,细胞会因失去其完整性而死亡;病毒虽无细胞结构,但也需完整的结构,病毒被搅碎,也会因失去其结构的完整性而死亡。故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D项正确。

  4.下列图片中不是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

  答案:D

  解析:A和B分别是光学显微镜下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和细胞分裂的显微结构,C是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D是叶绿体的立体结构模型,不是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

  5.下列生物均为单细胞生物,对其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都遵循孟德尔定律

  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

  C.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生物,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D.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有细胞壁,且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

  答案:D

  解析:酵母菌是真菌,乳酸菌是细菌。细菌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菌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符合孟德尔定律,A项错误。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C两项错误。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有由肽聚糖构成的细胞壁,都含有DNA和RNA,D项正确。

  6.一种名为“NDM-1”的超级细菌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NDM-1超级细菌”耐药性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NDM-1超级细菌”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NDM-1超级细菌”的耐药性基因一定位于拟核中

  答案:B

  解析:“NDM-1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项错误;“NDM-1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因此其耐药性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项正确;“NDM-1超级细菌”有细胞结构,C项错误;“NDM-1超级细菌”的耐药性基因不一定位于拟核中,也可能位于细胞质基因中,如质粒,D项错误。

  7.有关下列几种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酵母菌 乳酸菌 硝化细菌 蓝藻 烟草花叶病毒

  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是分解者,是生产者

  B.从把外界物质同化为自身组成物质的角度看,是厌氧型,是需氧型

  C.从分解自身物质转变为外界物质的角度看,是异养型,是自养型

  D.从结构和成分看,有成形的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

  答案:D

  解析: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属于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属于异养厌氧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蓝藻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需氧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病毒无细胞结构,属于消费者。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D项正确。

  8.下列有关HIV和SARS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和SARS病毒都是原核生物

  B.体内仅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都能在细菌培养基上生长、增殖

  D.遗传物质为RNA,变异频率高,疫苗制取困难

  答案:D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细胞器,A、B两项错误;病毒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增殖,不能用培养基培养,C项错误;HIV和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由于RNA是单链,易发生变异,所以疫苗制取困难,D项正确。

  9.19世纪德国M.J.Schleiden和T.Schwann等科学家提出了细胞学说,其意义在于(  )

  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 明确了生物体结构的差异性

  揭示出细胞的统一性 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A.            B.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并没有说明细胞的多样性,错误;细胞学说并没有说明生物体结构的差异性,错误;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正确;细胞学说标志着生物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正确。

  10.下列对“细胞学说”理解合理的是(  )

  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

  A.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揭示了动植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错误;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错误;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正确。

  11.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是促进细胞学说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方法

  B.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C.自然界中出现多种多样的细胞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不同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有细胞膜、细胞质,且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由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可知,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是促进细胞学说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方法,A项正确;在其他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学说更加完善,B项正确;细胞的多样性体现在不同种生物的组成细胞是不一样的,同种生物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显然前者是由于遗传信息不同所致,后者是遗传信息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错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均是DNA,D项正确。

  12.下列生命活动在蓝藻细胞内不能进行的是(  )

  A.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B.[H]的氧化和CO2的产生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D.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

  答案:C

  解析: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能进行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A项正确;蓝藻能进行有氧呼吸,所以能进行[H]的氧化和CO2的产生,B项正确;蓝藻是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不能进行染色体变异,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不能进行基因重组,C项错误;蓝藻能进行分裂,所以能进行DNA的复制,能合成蛋白质,所以能进行RNA的合成,D项正确。

  13.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和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糖类、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B.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完全相同

  C.都需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D.都会对相应的宿主产生不利影响

  答案:D

  解析: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T2噬菌体为DNA病毒。T2噬菌体等病毒不含糖类,A项错误;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有RNA的复制和翻译,B项错误;肺炎双球菌可利用自己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C项错误;三种生物均为寄生生物,因此都会对相应的宿主产生不利影响,D项正确。

  14.俄罗斯科学家称在南极考察时,发现了南极湖泊下方3 km内存在不明类型生物,并获得了深水体中含有未知细菌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菌与酵母菌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后者有线粒体

  B.判断该种细菌是否是新物种可采用DNA分子杂交进行判断

  C.该细菌环状DNA中也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

  D.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其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答案:B

  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二者在结构上的差异主要是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项错误;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不同细菌DNA的碱基序列不同,因此可利用DNA匹配率来判断细菌之间的亲缘关系,DNA匹配率越高,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B项正确;环状DNA链不会有裸露的5'和3'端,不会有裸露的磷酸基团,C项错误;细菌的分裂方式是二分裂,D项错误。

  15.下面图甲中表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目镜均为)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采用切片法

  B.比的放大倍数大,比的放大倍数小

  C.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将物镜由转换为

  D.将物像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答案:C

  解析:切片法适用较大、较硬的材料,而叶表皮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等临时装片的制作常用装片法,比较疏松的材料如根尖、花药则用压片法。比的放大倍数大,比的放大倍数大。图乙细胞小、数目多,应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转为丙(高倍镜下图像)应先把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将物镜由转换为。

  二、非选择题

  16.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       。?

  大肠杆菌 发菜 蓝藻 酵母菌 霉菌 HIV 水绵 SARS病原体 细菌

  (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3种不同生物的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核膜 光合作用(能否) 核糖体 细胞壁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甲、乙、丙3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种生物?

  甲.     ,乙.     ,丙.      。?

  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藻

  细菌的细胞结构(左下图)和植物叶肉细胞结构(右下图)的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      ,这说明了细胞的     性。?

  答案:(1)

  (2)①A B D

  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植物叶肉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差异

  解析:(1)大肠杆菌、发菜、蓝藻、细菌均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水绵均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而HIV、SARS 病原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2)植物叶肉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兔子是动物,其细胞含有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蘑菇是真菌,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膜、核糖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无核膜。细菌的细胞含有细胞壁、核糖体,无核膜,在有无核膜这一方面与植物细胞相比充分显示出了细胞间的差异性。

  17.下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问题。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2)欲将图中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     方移动。?

  (3)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去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     个。?

  (4)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

  (5)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答案:(1)C (2)左下 (3)64 (4)甲和丁 (5)D

  解析:(1)调节反光镜和光圈都可调整视野的明暗,故C项错误、D项正确。(2)在视野的左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3)根据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设换镜后的细胞数目为x,则,得x=64(个)。(4)由所给条件可知:甲和乙均为物镜,甲的放大倍数较大;丙和丁均为目镜,丁的放大倍数较大。因此,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为甲和丁。(5)视野左侧较暗、右侧明亮,这与目镜、物镜和光圈无关,在四个选项中只能调整反光镜。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2017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资料

377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