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的知识点的具体介绍(2)
高中地理的知识点的具体介绍
高中地理的复习的要点
201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变质岩。
202常见岩石玄武岩、花岗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板岩。
203地壳物质循环规律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204地质作用的概念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205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206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207地壳运动的两种类型及其影响水平运动褶皱山系、裂谷海洋、升降运动(海陆变迁。
208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板块交界地壳活动。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209六大板块的名称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
210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貌张裂裂谷、海洋、相撞(海沟、岛弧链、海岸或褶皱山脉)
211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海岭和断层(大多在洋底)、海沟和造山带(大多在陆地边缘)
212地质构造的概念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213地质构造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下沉岩块)
214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接受沉积物,成为山岭。
215断层构造分布的实例东非大裂谷;华山、庐山、泰山;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216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断层(隧道、水库)。
217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218流水与风力作用所塑造的地貌类型黄土高原、瀑布、峡谷、冲积扇、三角洲;风蚀洼地、沙丘等。
219水资源的概念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20陆地水的分类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和地下水
221陆地水的基本来源大气降水。
222静态水资源冰川冰、内陆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223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224潜水埋藏在地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225承压水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226我国东部河流的径流变化河流径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227我国西北河流的径流变化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228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高水位补给给低水位。
229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230水循环的意义①水量平衡②更新水资源③联系四大圈层④物质迁移⑤能量交换
231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光(喜光植物、喜阴植物)、热、水(森林、草原、荒漠)
23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莲水生、骆驼刺(旱生)、矮牵牛(二氧化硫)、树(风向)
233光合作用的意义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糖类),并释放出氧气
234生物循环的作用①物质迁移②能量流动③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
235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氢、氨和水汽。
236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①改造大气②改变陆地水③促成土壤形成④创造生物物质⑤环保
237土壤的概念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38土壤的作用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239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240土壤的肥力特征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241理想土壤成分的体积分数矿物质(45)、有机质(5)、水分(20-30)和空气(20-30)。
242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43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主导作用改造成土母质(有机质的积累、养分元素的富集)
244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①改良土壤②引起土壤退化
245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整体性(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246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温带、寒带
247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热量为基础)。
248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分为基础)。
249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从山麓到山顶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
250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①开发自然资源②生产与消费产品③排放废弃物④改造陆地环境
251陆地自然资源的分类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252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和规律①总量有限②潜力无限③分布的规律性④组成的整体性
253能源资源的分类常规能源、新能源(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254陆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255能源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巨大作用①柴草时代②煤炭时代③石油时代④新能源时代256地震的构造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
257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58地震震级的大小三级以下为微震、五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每增一级能量增大30倍
259火山的分类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60滑坡的成因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261泥石流的成因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饱含泥沙、石块、砾石等。
262原发性地质灾害诱发其他灾害地震诱发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等。
263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破坏植被诱发滑坡、泥石流等。
264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①建立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管理③实施预防措施④开展宣传教育
265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
266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
267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268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269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270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271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
272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273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
274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75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276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277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278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
279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280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281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
282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284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85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286工业的投入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科技
287工业的产出产品和三废
288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289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①原料种类和利用率②劳动力的数量、体力、知识、技术
290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技术
291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
292原料、交通运输、信息和劳动力对工业区位影响的变化①替代,减弱②吸引力,完善③通达,重要④自动化,劳动力素质。
293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①国防②政策③个人偏好④工业惯性
294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水污染(河流下游),风污染(下风向)
295企业增长的战略①横向一体化②纵向一体化③多样化
296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①由近及远扩张②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
297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①代理商②销售公司③组装公司④生产公司⑤研发机构⑥全球经济
298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①生产的联系②非生产的联系③信息的联系
299工业集聚的优势①共享基础设施②交流协作③降低运费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300工业分散的原因①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小②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301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①自发形成②规划形成
302不同发育程度工业地域的不同特点①发育低(食品工业)②发育高(钢铁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
303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分析(鲁尔区)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区近③水源充沛④交通便捷⑤市场广阔
304鲁尔区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305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②调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
306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①中小企业②轻工业③生产分散④资本集中低⑤分散型工业化
307高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人员高水平②增长速度快③研发费用高④面向世界市场
308美国“硅谷”发展的主要因素①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教育发达④便捷交通⑤军事订货
309聚落的形成人类为生存而聚居,居所由流动到稳定,逐步确立了乡村聚落。106.01
310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①圆形或多边形村落(少河的平原)②带状村落(沿河道)
311古代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①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②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312古代城市的分布特点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农耕业发展早的地区。
313著名古代城市发源地①美索不达米亚②尼罗河谷地③印度河谷地④黄河长江中下游
314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大多数在平原②热带在高原③山区在谷地或低地
315美国三大城市带①波士顿-纽约-华盛顿②芝加哥-匹兹堡③旧金山-圣迭戈
316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地区①60°N以南的欧洲地区②东亚③美国东北部
317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密切关系①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②干旱、高寒、湿热区为稀少区
318中国特大城市分布①大城市最多的省②没有大城市的省③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19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供水②运输③军事防卫
320矿产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煤炭②铁矿③石油④有色金属
321交通对城市区位的影响①现代:沿海、沿江、沿线②古代:河流、大道的汇合处
322政治、军事、宗教对城市发展的影响①经济中心②政治中心③军事中心④宗教中心
323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①军事、宗教(减弱)②交通、自然资源(一直)③旅游、科技(新)
324城市化的含义指人口向城市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325城市化的作用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②缩小城乡差别
326城市化的主要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27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①产业革命前(缓慢)②二战前(加快)③二战后(空前)
328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329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
330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
331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③治理环境
332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①铁路(量大)②公路(灵活)③水路(廉价)④航空(快)⑤管道(连续)
333亚欧大陆桥①西伯利亚大铁路(海参崴-莫斯科)②连云港-鹿特丹
334世界主要航海线①北大西洋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③巴拿马运河④北太平洋
335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336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利用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易受地形影响。
337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①收购②储存、调运③销售
338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决定性因素);技术、自然。
339建设京九铁路的意义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340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平原地区要少占好地,山区要避开条件复杂的地段。
341内河航道网的组成内河航道网是由天然水系航道和人工运河组成的网络系统。
342港口的概念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343港口的区位因素分析①自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②经济和社会条件腹地、城市)
344汽车站的区位因素与市内干道系统及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系
345航空港的区位因素①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条件)②综合因素(用地、交通、环境)
346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①点线面结合②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③混合交通④占地多
347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①便利出行②节约用地③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④保护环境
348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①线路拥堵(合理规划)②环境污染(减少尾气技术、绿化、规划)
349电子通信的发展①利用电话、电报②利用计算机(声音、图像、文字和数字)
350信息高速公路集电话、电视、电脑于一体,传输图、文、声、像等的通信网。
351国际互联网的影响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网络
352国际互联网的应用①开展电子商务②提供各种远程服务③举行电子会议
353商业中心的形成商业活动的人流、商品流达到一定规模,就形成商业中心。
354商业中心的功能物资集聚、服务、商品流通。
355商业街的区位选择①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城市几何中心)②交通最优为原则(沿线)
356商业小区的区位选择设在居民住宅区内。
357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都要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358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国家之间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359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出口工业制成品、资本、技术以及少数农产品,进口燃料和原料
360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出口农矿初级产品,出口商品种类单一,处于不利地位。
361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
36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模式图①人类获取物质和能量②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③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363环境问题的两大类主要表现①环境污染②生态破坏
364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365环境污染的种类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海洋污染等
366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367生态破坏的影响①滥伐森林②不合理灌溉③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④过度捕猎
368城市环境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城市主要是环境污染;农村主要是生态破坏。
369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①发展和人口双重压力②经济和技术水平低③发达国家转移污染
370全球性环境问题①酸雨②国际河流污染③热带雨林的破坏④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371世界人口增长状况①产业革命前(缓慢)②二战前(加快)③二战后(猛长)④60年代放慢
372世界60亿人口日1999年10月12日
373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
374不合理利用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导致自然资源的衰竭,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
375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376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①崇拜自然②改造自然③征服自然④谋求人地协调
37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378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系统。
379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①公平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
380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的意义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381清洁生产的全过程①原料开采②生产制造③消费使用④废弃物处理
382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①封山育林②定期开禁③休养生息
383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资源短缺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384中国《21世纪议程》的发布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385中国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①促进经济发展②维护农业生态平衡③农业可持续发展
386生态农业采取的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开展综合利用③利用新能源
387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388方向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经纬法
389图例和注记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390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①山脊与山谷②陡坡与缓坡③断崖
391地形剖面图的作图法①建立横座标②建立纵座标③画出交点④连接成线
392疆域的四至点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尔(73°E),乌苏里江(135°E)
393陆疆和陆上邻国20000多千米。邻国15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锡不越老缅)
394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
395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96领海和内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琼州海峡。
397主要岛屿和半岛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398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和乡(镇)三级。
399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及位置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香港和澳门是特别行政区。
400中国人口数量12.95亿(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亿(2005年1月6日)
401中国人口的突出特点①人口基数大②人口增长快
402中国民族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403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404主要山脉及其分布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
405四大高原青藏(高寒)、内蒙古(平坦)、黄土(黄土)、云贵(崎岖)
406四大盆地塔里木(最大)、准噶尔(最北)、柴达木(最高)、四川盆地
407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408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东南沿海丘陵
409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①气候②交通③水力
410我国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高寒区。
411冬、夏季气温分布的总特点①南热北冷,南北温差大。②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
412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小。200mm、400mm、800mm、1600mm。
413雨带的推移与降水的季节变化5月(南岭)、6月(长江流域)、78月(华北、东北)、9月回撤。
414我国的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41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夏季风影响的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16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幅员辽阔地形复杂。
417我国的灾害性天气旱灾、洪涝、寒潮、台风。
418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200mm年等降水量线
419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
420主要淡水湖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洪泽湖(苏)、巢湖(皖)
421主要咸水湖青海湖(青)、纳木错(藏)
422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
423长江的源流概况源头(唐古拉山)、上中下游划分(宜昌、湖口)
424长江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黄浦江
425长江的开发利用葛洲坝、三峡、黄金水道
426黄河的源流概况源头(巴颜喀拉山)、上中下游划分(河口、旧孟津)
427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428黄河的开发利用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
429珠江水系西江、北江、东江
430京杭运河六省市(京、津、冀、鲁、苏、浙)、五大水系(海黄淮长钱)
431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量、运速、运价
433主要铁路干线5纵4横3煤。(京沪,京九,京哈—京广,太焦—焦柳,宝成-成昆。京包—包兰—兰青—青藏,陇海—兰新,沪杭—浙赣-湘黔—贵昆,宁西。大秦,神黄,焦日。
434主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株洲、徐州、上海、商丘、南昌、洛阳、宝鸡、昆明等
435长江对外贸易港宜宾重庆、宜昌、武汉、九江、芜湖、南京、张家港、南通、上海
436沿海十四个开放港口城市大秦天、烟青连,南上宁温,福广湛北。
437主要的商业中心上海、北京、天津、沈阳、武汉、广州、重庆、西安。
438主要的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文化宝藏、革命圣地、民族风情。
439世界海陆分布陆地1.49亿平方千米,海洋3.61亿平方千米。
440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海沟、海岭
441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44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人口超一亿的国家。
443世界地理分区的位置和范围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
444世界主要国家、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445主要热点区域特征朝鲜半岛自然—地形、气候类型、河流、物产,韩国经济
446东南亚自然经济,地形地质(海啸原因)气候、物产、新加坡经济
447波斯湾的石油和巴以争端,交通、气候、水资源、农业
448南极考察与南极的气候、冰川、动物、臭氧层
449非洲问题非洲的地形、气候带、动植物、矿产、环境和生态问题
450跨世纪的四大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区位衰落的原因振兴措施西部大开发西部资源生态环境问题
猜你感兴趣:
4.高中地理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