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高水平大学排行榜_中国高水平大学名单
2017中国高水平大学排行榜_中国高水平大学名单
中国两岸四地哪些大学荣膺2017中国四星级大学?哪些大学跻身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队列?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国大学排行榜,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高水平大学名单
最新公布2017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北京大学雄居榜首,连续10年蝉联冠军;清华大学第2,武汉大学第3,复旦大学第4,浙江大学第5;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列2017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前3强;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居2017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3甲。值得关注的是,全国5所高校跻身校友捐赠“10亿俱乐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雄居2017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前3甲。
中国四星级大学(★★★★)是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中,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荣膺2017中国四星级大学(★★★★),跻身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行列,是两岸四地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国一流大学的生力军。
中国高水平大学排行榜榜单
中国大学排名前三甲
中国大学排名之第一名: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985工程 211工程)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第一个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学校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8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232个各类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学校有5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26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二级学科,5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有8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其中61个涵盖在1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另有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4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含双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1人,院士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文科资深教授)22人,147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4人入选__,43人入选青年__, 168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学名师16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4个。
中国大学排名之第二名: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985工程 211工程)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诞生于1911年,依托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因北京西北郊的清华园而得名,初称“清华学堂”,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翌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52年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
学校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7个。
学校有54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含下属二级学科),2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居全国首位。此外,还有3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现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4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3名,16名教授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4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8人入选讲座教授,19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9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__入选者110人,"青年__"入选者130人。
中国大学排名之第三名: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985工程211工程)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原复旦大学与原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
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6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0个、上海工程研究中心2个。
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0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9个。
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0人(其中全职两院院士26人),复旦文科杰出教授2人、特聘资深教授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兼职教授12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上海市教学名师2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上海市教学团队7个。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