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政治 > 高中政治必修4《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4《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中政治必修4《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百舸争流的思想是政治必修四课本的内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4《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一、本课设计意图

  (一) 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识记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唯物主义?

  ○什么是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 理解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如何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如何理解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仅具有从属的意义?

  (3) 运用

  ○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如何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如何区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2) 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对世界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哲学,各种不同的哲学总是在相互辩难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觉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2) 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内容目标: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

  提示与建议: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争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不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 教学提纲

  框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框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1) 什么是唯物主义?

  (2)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2.唯心主义

  (1) 什么是唯心主义?

  (2)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3.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

  (二) 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1.本课的逻辑结构

  本课也是“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绪论,主要是在第一课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哲学的具体存在形态和发展过程的角度介绍哲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于关于什么是哲学有一个历史的和感性的认识。标题为“百舸争流的思想”,主要负载的任务有二:一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二是介绍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两个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最基本的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个目:第一个目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第二目主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回答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一目中,我们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哲学是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思考,生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当然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研究物质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就必须首先对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两类基本现象——思维和存在作出回答,否则就不能称作哲学。

  最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这一框主要是通过对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形态的介绍,让学生从中感受什么是哲学。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两个目:第一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第二目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上各种不同的唯心主义哲学的介绍,从中概括出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第一目,唯物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物主义,然后再谈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

  第二目,唯心主义。这一目的基本逻辑结构是: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首先介绍什么是唯心主义,然后再谈唯心主义发展的两种基本形态。

  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主要是说明在许许多多的哲学问题中,有没有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哲学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要回答宇宙问题、人生问题和认识问题,用中国哲学的概念来表述就是天与人、道与器、名与实、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知与行等关系问题。在这许多问题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

  第二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这一探究活动主要是说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实践处处涉及哲学基本问题。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认识到,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商业、教育、服务等生活和实践活动,都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从中认识到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等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目,唯物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共有一问。这一问题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具体实例的思考,弄清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明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术语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如有人把信不信鬼神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还有人把是否相信理想的力量、是否追求理想意图、是否相信人类进步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费尔巴哈),也有人把心硬和心软作为划分唯物唯心的标准(如实用主义者),都造成了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上的混乱。这一问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资料中所反映出的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归纳和分析,了解朴素唯物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第二目,唯心主义。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什么是主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把人类思维对感觉的依赖夸大为世界对感觉的依赖。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思考人的思维和世界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没有人的思维就没有客观世界?从中感悟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和局限。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体会主观唯心主义犯错误的原因,同时也应领会到主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二个探究活动,是为了说明什么是客观唯心主义,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夸大了概念或客观精神的作用。共有两问。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思考,知道什么样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第二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客观唯心主义在思维与存在关系上的错误,同时也应领会到客观唯心主义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唯物主义在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唯心主义这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借鉴意义进行讨论。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很多,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来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集中论述这个问题,既是对哲学发展历史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高中政治必修4《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

259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