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学期中考试选择题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2)
21.19世纪,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界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该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④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2.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了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④人的主观思想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
24.关于实践,下面谁的观点正确:
A.杜威: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
B.费尔巴哈: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
C.黑格尔: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
D.列宁: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5.有人读完《愚公移山》的故事,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和用车运呢?这种观点的主要错误在于否认了
A.实践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 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
26.人们在实践中,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看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看看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样做,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
A.根本来源 B.发展动力 C.检验标准 D.目的归宿
27.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否认意识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8.“PX”即对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
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
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D.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
29.关于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 B.真理与谬误毫不相干
C.真理与谬误之间不可逾越 D.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0.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正确的意识具有促进作用 ②“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③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 ④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1.一些地方出现过“狼孩”.“熊孩”.“豹孩”,他们虽为人所生,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长期与人类社会活动脱离,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人脑不一定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有了人脑一定会有意识
C.脱离社会实践,人脑不会有意识功能 D.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32.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 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 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3.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理想,就要有使用实践的人。”这句话的含义是:
A.思想不重要,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B.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思想
C.思想变为现实需要人的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D.思想联系实践就能变为人的现实
34.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5. 对于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两个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B.世界上没有单个的事物
C.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相联系 D.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36. 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积极参与共建文明小区。居民举止的好坏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部分依赖整体 B.部分影响整体
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
37.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38.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这主要是源于联系的:
A.普遍性 B.客观性 C.条件性 D.多样性
39.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
A.否认了联系具有条件性
B.否认了矛盾具有普遍性
C.肯定了事物之间能相互转化
D.肯定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40. 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真理具有客观性 ④真理是永恒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 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3. “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D.“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44.在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整体所处的地位是这样的:
A.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 B.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C.主导、统率、支配 D.服从.服务.被支配
45.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以及以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土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6. “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47.下列成语中,包含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有:
①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②揠苗助长,刻舟求剑 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④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8.杜威认为,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杜威的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内在矛盾性
49.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这说明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B.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起决定作用
C.整体性能决定部分性能 D.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
50. 2013年元旦以来,号称“史上最严的交规”在全国开始实施。某市及时对城区所有路口的信号灯进行优化调整,既很好地解决了堵车问题,又减少了市民的被动违规现象。这一做法
①把握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使部分的功能超越了整体功能
③坚持了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注重了从部分出发优化组合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C C A D A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C A C B D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B D A C D D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A C D C B B B A A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A C C A D D B B A
看过"高二政治第一学期中考试选择题专项练习试题及答案 "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