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上册政治期末考试题(含答案)(2)
高二文科上册政治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二、非选择题( 共 8 题 ,共 112 分)
1、都江堰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设计最科学、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水利生态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瑰宝。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都江堰兴建于什么时候?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2、辨析: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源远流长,一直延续至今。
3、简析:统一的汉字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
4、材料一: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材料二:2004年9月18日,中宣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论坛宣言指出,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材料三: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1)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道理?
(2)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异同?
5、辨析: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是“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6、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跻身世界文明古国行列的重要标志,是我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的巨大贡献,推动了世界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的历史进程。
(1)列举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结合本课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认识。
7、辨析: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所以文化就是文明。
8、 2001年4月,李岚清访问法国期间与法国外交部部长韦德里纳签署了关于中法互设文化中心和互办文化年的《会谈纪要》。双方商定,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文化年。
试分析举办中法文化 年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1、A
2、D
3、思路解析:重视整体性和广泛联系是我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显著特点,即重视从整体上认识研究对象和重视对象与相关事物的联系。我国古代的农学和医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故③④正确。实用性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另一特点,中国古代数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历法、建筑、水利、赋税、商业运输等行业服务的。因此②正确。
答案:C
4、思路解析:本题的选项可采用排除法。尼罗河、两河流域不属于中国,故也不可能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所以A、B、C不选。
答案:D
5、思路解析:A说法错误,统一性是以多样性为基础的。多样性与共同文化心理素质是矛盾的,B的说法不对。民歌属于文化范畴,故D错误。
答案:C
6、思路解析:主张“兼爱”“非攻”的是墨家的思想,所以A不符合题意。主张以法治民是法家的思想,故C不选。主张生活节俭、力戒奢侈浪费也是墨家的思想,故D不选。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孟子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
答案:B
7、思路解析:A有正确的一面,但不能成为根本原因。B的说法错误,儒家思想主张“兼爱”不等于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D与题目的要求不构成因果联系。根本原因是由于儒家思想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答案:C
8、思路解析:明末清初儒家思想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并不意味着为西方文化取而代之。故D的说法是错误的。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D
9、思路解析:这是一条识记题。汉字的雏形是六千多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故A、C、D不正确。
答案:B
11、思路解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整理编成的,里面记录了孔子的主要言行,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诗》《书》《礼》《乐》《春秋》是孔子整理出的一些文献,故④不正确。
答案:B
12、思路解析:建筑、园林艺术、国家虽然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但并不能将其作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故B、C、D不选。
答案:A
13、思路解析: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特有特征而不是唯一特征,中华文化还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特征,所以①②正确,④错误。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故③正确。
答案:B
14、思路解析: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18世纪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查布斯曾说:“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说明②正确,③错误。园林艺术是文化的代表,因此从这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①正确。④表述不准确。
答案:C
15、思路解析:材料中未涉及祖国统一问题,所以排除②。“沙漠之舟”的骆驼是由西北少数民族 首先培育和饲养的;黄道婆到崖州 学习黎族的纺织技术,促进了中原纺织业的发展,这些属于经济。藏族的《四部医典》属于文化。因此①③④正确。
答案:D
16、思路解析:“天人合一”、与人为善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取向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的,所以 ①③应选。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利于人生的选择,故④应选。?②表?述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思路解析:解答此题要求要有一点历史知识。首先要知道都江堰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水利工程,它的意义主要在于防洪、灌溉。
答案:战国时期秦国。都江堰作为综合性的防洪、灌溉过程,既免除了水灾,又灌溉了田地,为川西平原变为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思路解析:辨析此题的关键要理解“源远流长”“一直延续至今”。世界其他古老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答案:(1)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发祥地中,除两河流域文明湮灭外,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因恺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
(2)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与史学经典就是见证。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3、思路解析:解答此题要从文化的作用以及汉字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作用来说明。
答案:(1)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2)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3)在今天,汉字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王朝的时候,但这些朝代也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绵延不绝的重要文明标识。
4、思路解析:三则材料都强调要德治,第(2)问谈异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相同点,二是不同点;或讲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三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以德治国的道理。
(2)二者所处的社会阶段不同。前者在封建社会,甚至在近代社会仍有很大影响;后者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二者的基本内容不同。儒家的“德治”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为基本内容,形成了上尊下卑的封建等级制度;今天的“德治”是以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为基本内容。前者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后者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为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服务的。
儒家的“德治”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人治”;而今天的“德治”是在肯定“法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把“德治”看作和“法治”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德治”。
5、解析:本题与教材知识联系紧密,要充分挖掘所学知识,但又要在教材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对文化较全面的认识才能抓住所有要点。?
答案:(1)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是 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2)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文化是人与人之间联系和交往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它具有维护和巩固特定社会制度,调控并保持其正常运转的功能。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国将不国。?
(3)上述说法 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作用,但不能由此把它夸大为“文化决定论”。?
(4)文化是影响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经济发 展水平、政治状况等也是重要的因素。
6、思路解析:四大发明属于识记,第(2)问谈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认识,应综合考虑我国古代科技的地位、特点及意义。
答案:(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①北?宋科学家沈括发明的指南针。北宋后朝,指南针已用于航海。它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了极大作用。②北宋时期,古 代炼丹家制成火药。③东汉时期,蔡伦在前人造纸术的基础上,改革和推广了造纸技术。④自从有了纸之后,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华民族在 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成就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7、解析:文化与文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答案:(1)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文明主要指人类活动的结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活动手段;文明一般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
(2)文化与文明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一个社会的文化进步程度越高,社会文明的发展水平相应地也就越高。文化越发展、越进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就越高级、越全面,二者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解析:此题以中法文化年为背景,考查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意义。首先应该考虑到互办文化年进行文化交流,实质上体现了两国文化的包容性,然后分析包容性的意义。
答案: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加深中法两国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中法文化年的成功举办还可以看到,两种文化可以和平共处,互相对话与沟通,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互惠双赢,对于正确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与模式。
看过"高二文科上册政治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