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期中复习试题(含答案)(2)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谈谈满足群众需求对企业发展的意义。(9分)
材料二:企业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为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指出,政府职能转变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各地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鼓励地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探索,大胆创新。
(2)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对政府职能转变作出的部署。(10分)
26.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多样性的知识,说明是如何认识和适应经济新常态的。(9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以来,同志为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材料二:长期以来,我们党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为此,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四个全面”战略蕴含的哲理。(6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我们党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8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很多年以来,特别是每年诺贝尔奖颁布前后,在许多中国人心中都有同一个疑问:什么时候诺贝尔奖能颁给大陆的中国人?目前,国内科研体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通过行政化管理和市场化导向。行政的管理,导致了科研环境缺乏一个催生科学创新思维的温床,不能为原创性基础研究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市场导向,或者说借鉴了新公共管理思想的简单化的产学研一体的导向,导致了对原创性基础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以及科学界的功利性行为。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研究发现:中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执世界科技发展之牛耳,只是近代以后才开始落后于西方的。这就是李约瑟之谜(也称李约瑟问题)。
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破解李约瑟之谜。(10分)
高二年级政治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D C D A C D C D D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B C C B D B C A D C C
25.(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企业从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出发,顺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企业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3分)②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企业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不断满足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有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3分)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企业从群众需求出发,创新供给,有利于企业遵循市场规律,挖掘市场潜力,激活消费需求,推动企业发展。(3分)
(评分标准:如果考生只是答经济意义得0分;如果只答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最多给4分)
(2)①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改革会很痛,也不能止步不前。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改革是解决矛盾,推动发展。⑤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改革是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各地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鼓励地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探索,大胆创新。(每点2分,共10分)
26.①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明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把握其阶段性特征。②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看到当前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增强信心,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③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看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适应新常态,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每点3分,共9分)
(考生如果答到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法,可以酌情给1-2分)
27.(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四个全面”战略针对中国“发展起来之后”实践提出,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中国“发展起来之后”实践,对中国的发展和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个全面”战略正是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体现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每点3分)
(2)①把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党既看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了我国的法治建设。(2分)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四中全会针对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应措施,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3分)
③把握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我们党既看到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又看到存在的问题,既坚持了两点、又抓住了主流。(3分)
28.(1)①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中国要破解李约瑟之谜,就要改革国内科研体制,为培养创新意识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要加大原创性基础研究的投入,破除科学界的功利性行为。(5分)
②创新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要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才能培养出中国本土的能荣膺诺贝尔奖的科学人才。(5分)
看过"高二政治下册期中复习试题(含答案) "的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