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孟

  4。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5.“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焉耳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无 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张。

  三、分析

  1.诵读第五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订正)。

  理解内容、本段层次。

  提示:第一层 第1、2、3小句

  第二层 第4句

  第三层 第5句 全段中心

  指导朗读:第一层三句,语势逐层上升,最后一层全段中心,作为最突出的部分。“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可轻读,后者应重读。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2.朗读第六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

  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提示: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第六段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

  指导朗读: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陈述语言,气势充沛。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违 时 胜 数 罟 洿 斧斤 以 憾 树 衣 畜 无 谨 庠序 教 申 孝 悌 义 颁 负 戴 王

  五、作业

  1.熟练背诵第五、六段。

  2.识记本课学习的文言实词、虚词。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三、分析

  1.诵读第七段。

  理清内容:

  说明: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

  孟子最后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提示: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

  指导朗读:“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我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板书]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提示:只有这样施行仁政,天下之民才能来归顺。

  引导背诵。

  2.提示应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检 涂 饿莩 发 岁 于 无 罪 斯 至

  3.完成课后练习。

  [补充] (1)于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 到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2)通假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四、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识记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⑵ 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⑵ 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2、孟子和他的散文:

  PowerPoint 投影: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洿(wū)池(罟:从网,古声 。)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教师范读课文,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2《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

  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敬辞,请允许我……

  (必修2《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有的人……,有的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是:指示代词,这。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不要。下文“无”用法同。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尽。

  (必修2《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数,cù,密,与“疏”相对;罟,gǔ,从网,古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发端、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之:代词,复指桑树。

  衣:yì,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之: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岁也: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则,那么。(比较:“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四、重点词句积累与梳理

  板书:

  PowerPoint 投影:

  积累与梳理:

  1、词语:

  五十步笑百步

  养生丧死无憾

  2、活用:

  鼓之(名—动),衣帛(名—动),不王者(名—动),树之以桑(名—动)

  3、虚词:

  之、于、其、是、斯

  4、固定结构:

  或……,或……。

  直……耳,是……也。

  是何异于……

  5、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均介词结构后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

  五、问题探究(课文内容分析):

  1、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2、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3、“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4、要想“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子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5、有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板书(PowerPoint 投影):

  梁惠王: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何也?

  邻国之政

  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

  请以战喻→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

  不入洿池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林

  王道之成:

  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勿夺其时

  谨庠序教

  结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结:孟子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从容不迫;说理铺张扬厉,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六、课文背诵指导

  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

  ⑴ 结构严谨。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⑵ 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⑶ 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2、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颠倒“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逐步加深。

  3、问:为什么在“以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以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4、问: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

  ⑴ 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

  ⑵ 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5、PowerPoint 投影课文要点.

  6、全班齐读课文,多媒体音频朗读,学生跟读、尝试背诵。

  八、布置作业

  课文词句练习。
看了<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的人还看了:

1.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及原文

2.高中语文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精品教案

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2)

4.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5.人教版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6.高二语文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7.高二语文《咬文嚼字》的教案原文

8.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梳理

29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