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语文高二必修五《说“木叶”》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语文高二必修五《说“木叶”》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语文高二必修五《说“木叶”》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说 木叶 》这一课是通过木叶和树叶的比较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暗示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高二必修五《说“木叶”》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高二必修五《说“木叶”》问题探究

  林庚先生说,“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则一字千里。“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的浓阴的联想。而“木”呢?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叶”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因此“木”“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林先生列举了大量的诗句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应当说,林先生的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的,但也有失之过于武断的嫌疑。

  下面我们提出三个问题,请大家探讨:

  其一、树,一定不是秋天的象征吗?

  其二、“落木”,是不是不一定“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

  其三、“木”是不是一定把“叶”排斥在外?

  语文高二必修五《说“木叶”》探究思路

  其一、树,不一定不是秋天的象征。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木,也不一定是落寞萧索的清秋的形象。《孟子·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这里的“牛山之木”曾经是枝叶繁茂,郁郁葱葱,那是多么美丽,显然绝不是清秋之景。如果说《孟子》不是诗歌,还不足以为凭的话,那么请看《诗经·巧言》:“荏染柔木,君子树之。”荏染,柔和的样子,这里的“木”也绝不是光秃秃、干巴巴的树干,“叶”并没有被排斥在“木”之外。《诗经》中有“木”的诗句还有很多,大多都含有“叶”,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形象”上都与“树”别无二致。

  其二、“落木”,不一定“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不要忘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黄庭坚的“落木千山天远大”,描写的是大景,“落木”加了“无边”、“千山”这样的修饰语。如果没有这些修饰语呢?请看王十朋的《点綘唇·素香丁香》:“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这里描写的是小景,很难使人产生“寒风扫高木”的联想。

  由此可见,“木”是不是含有“清秋的气息”,“落木”是不是含有“落木千山”的意韵,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从诗歌的具体语境出发。任何依赖别人的现成结论,照葫芦画瓢的懒汉思想,都是要不得的。而林先生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犯有片面性的毛病,恐怕还是在于他搜集的材料不够周全。

  其三、“木”是不是一定把“叶”排斥在外?对这个问题要有历史的观点。从字的渊源来看,应当先有“木字”,再有“树”字。“木”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里,像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树”,是一个形声字。从木,尌声。古代“木”多用作名词,树多用作动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后来,“木”的意义渐渐被“树”替代,“树”既用作动词,也用作名词,“木”从“树”的意义中分离出来,“便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所以“叶”被排斥在“木”之外是后起的意义,不是“木”的本义。由此可见,作者的研究方法也可能出了问题,文中的分析犯下了“以今义释古义”的错误,出现了钱钟书先生所提到的“我们反而是古人的长辈”的情况,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儿子生母亲”了。

语文高二必修五《说“木叶”》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相关文章:

1.高二语文必修五《说木叶》说课稿

2.高中语文必修5《说“木叶”》期末练习试题

3.高二语文必修5说木叶强化练习试题

4.必修五说木叶课后答案

5.高二语文《说“木叶”》课后检测试卷

250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