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精辟阐述了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其心理结构逐步变化的过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问题探究

  弗罗姆提出,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这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因为这样的生命个体既秉承了父爱与母爱的优点,又在综合的过程中懂得这两种情感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所以,这篇文章对于我们构建健康的心灵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但是,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即使理清了文章思路,了解了文章内容,有可能仍然会感到抽象空洞,枯燥乏味,感受不到它对我们行动的指导意义。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办法就是:第一、将文中的观点与我们平时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观念联系起来对照分析;第二、联系生活实际,尽可能地将文中的抽象观念具体化。

  先说第一点。例如,当我们阅读第三段,读到“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这句话的时候,脑子里很容易想起高尔基的一句名言:“‘给’永远比‘拿’快乐。”也许我们会想起《圣经》里的一句话:“施比受更为有福。”也许还会想起一句俗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话和弗罗姆的观点是一致的,快乐在于付出,生命在于奉献。帮助别人,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爱需要付出,真正的爱是要为别人付上自己的代价,如时间、金钱、个人的参与等等。爱别人不求回报,恭敬人不带别意,一切都只因为爱。再看第八段:“一个好母亲……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读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于丹的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如此联系起来思考,你就可以化难为易,不会觉得弗罗姆的观点艰涩难懂。

  再说第二点。弗罗姆说:“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这段话启示我们,必须教会孩子“爱人”,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家长却忽视这一问题。曾看到过这样一幕情景:一位妈妈给她三岁的孩子买了饼干,孩子把饼干一把抓在手里,怎么也不肯给妈妈尝一口。妈妈故意咬了一口孩子手里的饼干,结果孩子大发脾气,非要妈妈把饼干吐出来不可。这位妈妈无比感叹地说:“你看,这孩子真没良心,我对他那么好,什么都依着他,有点好吃的都给他留着,可他一点都不会体贴大人。长大了真不知道会怎么样……”这位家长的感叹确实令人深思。为什么现在有些孩子集万千宠爱子一身,却舍不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是孩子没“良心”吗?不,“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具有潜在的善良之心,但是这种“良心”要开发,要培养。按照弗罗姆的观点,爱是一种能力,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才是现实的,与他的要求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好坏对于他则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必须通过教育他才能学会“爱别人”,他才能“从他的由自恋引起的孤独中解脱出来”。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不难发现不少家长不懂得这个道理,对孩子的爱心教育并不尽如人意。有的家长认为,现在就一个孩子,只要我有能力,孩子要什么,我就给他什么,图的就是让孩子快乐幸福;也有家长认为,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多学点知识技能,在聪明才智上超过别人,至于其他方面,用不着怎么教;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任性一点很正常,大起来自然会好的;更有甚者,还把孩子任性、自私、霸道的表现视为孩子的聪明、好玩,而加以纵容。总之,我们的许多父母都把孩子娇惯了,只让他们“被人爱”,而从不教育他们“爱他人”。前面的那个孩子,不愿与母亲分享他的东西,没有同情心,就是因为母亲平时“什么都依着他,有点好吃的都给他留着”,而从来不教育他“体贴人”。

  下面几个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请你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摔摔打打,特别任性。有一天,他爸爸就把这孩子拉到了他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儿子,你以后每跟家人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过一段时间,你看看你发了多少脾气,好不好?”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后来,他每嚷嚷一通,就自己往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一天下来,自己一看:哎呀,一堆钉子!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他爸爸说:“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要能做到一整天不发一次脾气,那你就可以把原来敲上的钉子拔下来一根。”这个孩子一想,发一次脾气就钉一根钉子,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根,多难啊!可是为了让钉子减少,他也只能不断地克制自己。

  一开始,男孩儿觉得真难啊,但是等到他把篱笆上所有的钉子都拔光的时候,他忽然发觉自己已经学会了克制。他非常欣喜地找到爸爸说:“爸爸快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

  爸爸跟孩子来到了篱笆旁边,意味深长地说:“孩子你看,篱笆上的钉子都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们的心上打了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啊。”

  (2)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有一个常见的十分独特而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打椅子”:一个小孩子不小心碰到椅子上,妈妈会很“心疼地”把孩子从地上扶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指着椅子说:都是“这个椅子”不好,让俺宝宝摔倒了,妈妈打“这个椅子”给宝宝出气,于是妈妈就使劲地拍打“那把椅子”,一直到小孩停止哭泣。

  (3)一位旅居日本东京的中国母亲回国省亲,和国内亲人说了她在日本的见闻。这位母亲说,一个3岁的孩子在客厅走动的时候不小心被茶几碰倒,顿时大哭起来。日本妈妈听到儿子的哭声,过来把他扶起,郑重其事地说:儿子,你要再重新走一遍!于是那个哭泣的孩子就真的再走了一遍。结果儿子走第二遍时,没有碰到茶几。走完后,日本妈妈对儿子说:你为什么会碰到茶几,一般有三种可能,第一是你走得太快,第二是你走路的时候没有看着前面,第三是你走路的时候在想着别的事情。那么你刚才被茶几碰倒,是哪一种情况呢?儿子经过一番思索,把答案告诉了妈妈。

  (4)一位刚到美国定居的年轻中国母亲在给家人发的一封电子邮件里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天上午,我从商店出来在路边等车,看见一个年轻的美国妈妈带着一个小孩走在人行横道上,孩子看起来三四岁的样子,不知道什么原因,那个小孩突然摔了一跤,年轻的美国妈妈走到孩子身边,并没有弯下身子把儿子扶起,而是大声说了一句:卢迪,男子汉,站起来!然而,那个小孩子显然是摔疼了,不但没有从地上站起来,还开始哭了起来。没有想到,那个年轻的美国妈妈又对孩子说了一声:卢迪,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妈妈相信你一定会站起来!也许是妈妈的鼓励,那个孩子真的从摔倒的地方站了起来。年轻的美国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走到路边,然后蹲下身子,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又说:知道吗?卢迪,以后再摔倒,要学会自己站起来,你看你刚才的样子,像个咱们家的男子汉吗?你在家里不是说过,长大了要保护妈妈,你刚才那样子怎么保护妈妈呀?

  (5)一个年轻的妈妈给家人分吃水果,她边切水果边念儿歌:“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奶奶不在留一个。”然后让三岁的儿子把切好的水果分送给大家,儿子边送也边念儿歌。有一次吃水果,碰巧爸爸不在,儿子边分送水果边唱:“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爸爸不在留一个。”他真的给爸爸留下了水果。

  (6)爸爸下班回来了。孩子马上倒上一杯茶,递到爸爸面前:“爸爸,请喝茶!”爸爸亲切地说:“好孩子,写作业去!不用你给我倒茶,你幸福爸爸就高兴。”

  (7)有个住在山上的孩子,有一天因为做一件错事被母亲责骂后,内心十分忿怨不平,为了发泄情绪,一个人跑到屋外,坐在山腰哭了一阵,然后大声喊叫:“我恨你!”山谷远方立刻传来同样的回声,他顿时被惊吓了,以为有人很凶恶地在和他对骂,又继续哭了起来。小孩快步跑回家,气急败坏地告诉母亲方才的遭遇,母亲听了反而露出微笑,温柔地替儿子擦干眼泪,搀着他的手,又来到山崖边,要小孩大声叫:“我爱你!”对面山谷也传来同样的回声,小孩破涕为笑。母亲拥着他,说:“孩子,你给别人什么,你也会得到什么。”

  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探究思路

  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这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这个认识的规律反映在阅读上,就是要善于把具体的描写抽象化,把抽象的论述具体化,这是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举例来说: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鲁迅《呐喊·自序》)“麻木的神情”是个抽象的概念,它是怎样的具体形象呢?我们看《药》里的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文中“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看客”“神情麻木”的具体形象。再看《故乡》:“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祝福》:“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仿佛石像一般”“仿佛是木刻似的”,鲁迅同样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闰土和祥林嫂麻木的神情。“汽车是朝我这个方向停着的,停在公路的低处。我看到那个司机高高翘起的屁股,屁股上有晚霞。司机的脑袋我看不见,他的脑袋正塞在车头里。那车头的盖子斜斜翘起,像是翻起的嘴唇。”(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这里描写的司机是一个什么形象?为什么特别突出他高高翘起的屁股?原来作者要表现的是一个在危难关头鸵鸟式的胆小鬼形象,因为非洲大沙漠里的鸵鸟,遇到危险时, 把头埋进沙土里,却高高地翘起那个尾巴。

  从具体到抽象是理解的深化,从抽象到具体也是理解的深化。一般来说,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将具体的形象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抽象的概括,而阅读理论性的文章,则要善于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理论性较强,必须联系现实联系生活,才能真正领会它的深刻含意。对于上面列出的七个故事,我们可以根据弗罗姆的观点,进行如下的分析:

  (1)这个寓言的含义是,我们做事,要先往远处想想,谨慎再谨慎,以求避免对他人的伤害,减少自己日后的悔恨。因为我们每做一件事,说一句话,就像钉子敲下去,哪怕以后再拔掉,留下的洞不会复原了。从父亲教育儿子的角度分析,则是弗罗姆所说的:“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父亲是儿女走向未来的引路人。而且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非常科学的,完全符合弗罗姆的思想:“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2)母亲似乎没有错,但是她在安慰儿子的时候,用错了教育的方法。因为儿子不仅不会从被椅子碰倒的“疼痛”中吸取“教训”,而且很可能还会在相同地方摔倒“第二次”。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教育方法还很容易培养儿子推脱责任,不能自我反省的惯性思维。因为儿子看到有错的是“椅子”,而不是他。当他慢慢长大,被人生路上的一些“沟沟坎坎”而“绊倒”的时候,他也会养成找各种客观理由而不愿意自责自省的坏习惯。弗罗姆说;“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拍椅子”的做法之所以错误,是没有“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3)这个故事与中国的母亲拍椅子的教育方式恰成对比。日本的妈妈很重视“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并且启发他总结经验教训。

  (4)这个故事正好体现了弗罗姆的这个思想:“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

  (5)弗罗姆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母亲让儿子分送水果,有助于促成儿子的爱的能力的发展,使他顺利地“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

  (6)这个爸爸对儿子的教育与上面妈妈对儿子的教育恰成对比,这样的教育只会使儿子变得非常自私,只知道“被人爱”,而不懂得“爱别人”。

  (7)这故事含义深远:爱和恨都是相对的,如果你是以爱去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爱你。这个妈妈很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学会“爱别人”。

高中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2.高中语文必修4《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期末练习试题

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及原文

246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