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二语文《动物游戏之谜》学案

时间: 舒雯911 分享

  学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动物游戏之谜》学案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二语文《动物游戏之谜》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注意说明文文体常识,了解并掌握科普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2了解并概括文章的大致的内容,理清课文层次结构。

  3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体会本文说明与描写结合的写法,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辨析各种“假说”的区别。

  2理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3让说明变得生动有趣。

  4将生活与科学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勤于探索的科学的精神。

  2领悟文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思路,理清层次结构

  2品味本文的语言的特点

  三 教学难点

  描写与说明结合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动物游戏的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动物游戏的场面)

  设问:动物这些游戏有着什么样的动机呢?你如何看待动物的这些游戏行为呢?今天,让我们学习新的一篇文章,看看科学家是怎样解释的这一现象的。

  二、作者介绍

  周立明,国际行为分析协会会员,科普作家,有《动物游戏之谜》《会“说话”的动物》等作品。

  三、科普说明文

  介绍科学领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语言准确、全面。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学生回忆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说明顺序:时间 空间 逻辑

  说明文结构:总分式 并列式 递进式

  四、整体感知

  1.设置问题:(1)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动物游戏的事例?

  (2)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本文的题目是《动物游戏之谜》,作者最后有没有明确的解开这个谜呢?为什么?

  (3)速读课文,简单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并写在每段段后。

  (4)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动物的游戏的呢,又是怎样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呢(可以提示从内容与形式来说)。

  在学生广泛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2.课文为什么没有最后明确解谜呢?

  明确:(1)动物游戏行为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动物的游戏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人类对动物了解得还不多,现在提出的各种假说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必须深入研究,才能解开动物游戏之谜。

  (2)科学注重求实,即使作者倾向于某种假说,也要经过实验的证明,不能贸然下结论。

  (3)包容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作者列举各种假说,其本意就有这方面的含义。各种观点在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中自由碰撞、融合,最终才能辨伪存真,求得真理。

  3.文章的思路

  动物的各种游戏的行为(叶猴,渡鸦,露脊鲸)

  提出问题 动物的游戏分类(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游戏)

  分析问题 游戏的各种假说(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 ,锻炼说)

  解决问题 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

  分析: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文就遵循了这样的思路安排结构。课文的结构形式是“总一分一总”,先总结归纳,然后分项述说,最后再总结归纳;在内容上,先提出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引发读者的思考: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然后分述各种假说,提供给读者对比思考,最后总结。

  4 .方法指导与能力提升

  概括归纳要点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 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

  B 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C 对于没有中心句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

  握内容要点。同时,要注意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五、作业布置

  运用这种方法,完成《同步作业》第40页《动物也有想法》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对课文的文体特点已经了解,并且对课文的结构和层次进行了划分,了解的把握文章结构特点的一些方法,本节课我们要深入的研究探讨文章的内容以及语言特点,进一步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

  二、研读文本,进一步的探究内容

  1 设置问题:

  (1)试着给“演习说”下一个定义。

  (2)一些科学家否认“演习说”,试着概括否认的理由有哪些?

  (3)概括“自娱说”的基本内容,然后借鉴科学家质疑“演习说”的逻辑思路,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有关知识或你观察到的实例,对“自娱说”提出质疑。

  学生起来交流互动,教师明确指导

  2.文章的题目就是《动物游戏之谜》,主要内容就应该是解说“谜”在哪里。所以,文章列举了各种假说。那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关键句,筛选出 “假说”的根据和结论。

  3.四种你更同意哪一种,结合有关知识说说理由,有没有同学都不同意这四种假说,你有新颖的观点吗?(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小心求证)

  三、问题探究:

  1.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学生自找,相互点评交流)

  明确:

  (1)智力潜能:动物们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涵着智慧。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

  (2)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3)创造性和想象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

  (4)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

  (5)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6)动物游戏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说的各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并不是说一种游戏只包含一种能力。

  四、揣摩语言

  (一)一般的说明的文字总是有些枯燥,可是本文却充满了趣味,为什么?试着举例说明。

  (1)它们依仗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走钢丝”和 “倒立 ”的把戏;它俩相互推挤,好像竭力要 把对方推下树去,可被推的一方总是抓住树枝,巧妙地跳下去,绝不会失足坠地……

  通过一系列的动词“依仗”“玩”“推挤”“跳开”及修饰词“好像竭力”“巧妙”的运用,形象的写出了叶猴的调皮与可爱的姿态。

  (2)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船帆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

  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刻画了露脊鲸游戏时的怡然自得的姿态。

  总结:课文运用了较多的表情丰富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方式,使文章语言有很强的感染力。

  (二)科普文章的语言,很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本文哪些语言体现了这些特点?

  1.“战斗游戏时,动物互相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厮打”表现动物战斗游戏的“激烈”和动物行为的特点;

  2.“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动物成年后,一般要脱离父母,自寻伙伴,所以用“结成”而不说“形成”,语义上有细微差别。

  3.“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自我保护。”

  “调剂和补偿”表明动物游戏的本质,两者是互相补充的,单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全的。

  4.“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组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行为。”

  “提供”使“游戏”具有施动者的地位,使之超出个体行为的范畴,成为共性的事物。这样的例子在课文中还有很多,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五、主旨探讨

  任何作品总会向读者传达一种信息,在这篇文章中,周立明向我们介绍了动物世界存在的令人无法理解的游戏行为,他难道仅仅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研究吗?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

  游戏历来被当做人类的专利,但科学却证明了被人们视为低等的动物也会游戏,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兴趣,引起人们的深思。从而使人类重新审视动物、审视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让人类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其它动物,一样是地球的主人!

  六、布置作业

  仿照第一段,选择你观察到的动物活动情形,写一段话。

高二语文《动物游戏之谜》学案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三《师说》教学设计

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案

3.高二语文教材目录一览表

4.人教版高二语文《宇宙的边疆》说课稿

5.人教版高二语文目录 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本目录

6.高二语文必修3作文素材

7.高二必修三字音字形知识汇总(人教版)

8.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

195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