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分析
时间:
陈哲凡673由 分享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分析
对试卷的分析能有效降低学生失误失分。提高表达能力,减少无谓失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分析(一)
一、试题总体评价
本次试题主要是考查选修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同时为了复习的需要,出了一道《化学反应原理》的大题。从试题难度来看,难度适中,年段平均分57.32分,基本符合高考难度要求,可以说是一份比较有质量,有区分度的试卷。从考查内容来看,《物质结构与性质》重点内容基本把握,较少偏题怪题(个人觉得第4题原子轨道的量子数问题高考明确要求不考,为何一考再考,出题者不负责任?还是我个人对高考解读有问题?这个责任我可伤不起啊)。但是各章节的分配不是很合理:§1原子结构占39分(第1、2、3、4、9、12、15、16、18、19、20、21、23、27①⑤、28①、29①题);§2分子结构与化学键占29分(第5、6、11、13、14、17、26、27②③④、29③题);§3晶体结构占19分(第7、8、10、22、24、25、28②、29②题);化学反应原理占13分(第30题)。分数侧重点在§1、§2,但是由于这次半期考试时间提前,比原计划早三、四天,所以没时间复习§1、§2,复习较多§3却考得很少,造成大部分同学考试比较吃力,分数比较低,出题者没有权衡好比例啊。有些内容考得太多,有些内容该考的没考,如电子式考得太多了,重要的Cr、Cu却没考到;配位键、等电子体等高考的常客们都没出现;分子的空间构型是重点,却考得不多……
二、错误点分析与建议
本次考试暴露出的问题是非常多的。第一、课堂上爱神游四方的同学吃大亏。很多题目上课时老师都讲得很清楚,讲了n遍,但这些同学就是不懂,就是不听,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莫不是非要硬生生将老戴气死不成?(小强是不会那么容易死滴,不死就还得一遍一遍再讲!不信你一次都听不进去,如果高考前还是听不进去,那老戴也木有办法了)。第二、粗枝大叶的马大哈大有人在。写“名称”的写成“化学式”, 如“7”和“1”,“H”和“N”的书写混乱,σ键的书写不标准,“钙”字写错,△H算错,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NH3 、NaOH 电子式写错,“从小到大”排列错看成“从大到小”,物质的量当成是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写错……改试卷过程中发现有太多这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本是可以避免的,可为什么老是死性不改呢?看来一个人的坏习惯真的是会害你一生啊。但愿现在改掉这些毛病还来得及,不然小错也会要了你的小命。第三、基本功练得不扎实,马步扎不稳,出拳怎么可能有力?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电子排布式、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元素周期律、阿伏加德罗定律、1~36元素名称……该记的不去记,又谈何学好化学?就如学英语连单词都记不牢,学数学连简单计算都不过关,学语文连作文都写不通顺一样的道理,高楼万丈,根基最重要,一定要稳,该记的一定要记住,记牢。所以,学习上爱偷懒的同学就算你聪明赛过孔明、爱因斯坦,你也终究一事无成。态度决定一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那是古人早就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第四、漏洞不及时补,越漏越大。一些在平常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总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认为不重要,没及时处理,问题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以致考试中问题出现的时候为时已晚。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问题会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做到及时查缺补漏,那么高考难免就会一败涂地。高考出题者有个变态心理,总喜欢找你的弱点(平常常错的点),然后给你致命一击。因此,单元复习、半期复习;进行月考、半期考后的反思;建立错题集显得是多么的重要。
化学反应原理第30题是主要丢分点,由于没有及时复习,这部分内容遗忘过快,造成失分严重。选择题错误点集中在这几题:4、8、17、21、24。第4题就不多说了,24题Na2O2 中的微粒为什么老是这么多人还在认为是O2—呢?填空29②也是一样,为什么就搞不清楚存在O22—呢?这个问题早就在高一化学学习钠时就重点强调了呀。而且26④问Na2O2中存在什么键,不是也很多同学都对了吗?这个???第8题是晶格能的比较,理应不是问题,但是会错的同学可能是学得不精,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基础上,都是懵懵懂懂过日子的。实际上这个问题如果你搞清楚了一回就够了,永远都不会再错的。它就一判断原则:根据库仑定律,先比较离子电荷大小,再比较离子半径大小,CaO 、MgO 比NaCl 、NaF 的电荷多,晶格能就大,然后前面二个对比,Mg2+比Ca2+半径小,所以晶格能大。第17题做错的同学估计连题目意思也没有读懂吧,只能说你注定不是读化学的料。第21题是考前一份练习中做过的题目,你还会做错,老师也拿你木办法啊!第二卷中物质结构的推断题,最为重要的就是推断不能出错,如果推错,那么“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后面的题目做了也是白做,浪费时间。所以这类题目审题一定要很仔细,字斟句酌,好好推敲,平时这方面练习一定要多做,多做了才能熟能生巧,考试如有神助。若你平时不推敲,考试时既费时间,又易推错。
本次考试是对选修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一次综合检测,考完后即进入《有机化学》的学习,因此本次考试意义重大,决定了你以后高考选考有机还是物构的方向。虽然这次试题难度稍大,但本人还是倾向于大家以后选考物质结构,因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知识点相对集中,重点内容比较容易把握,高考比较有规律性。《有机化学》内容较多,较复杂,知识点较分散,所以比较少人选考有机。当然如果你还是比较喜欢有机的话,那接下来的课你就得好好听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防止上述类似的情况再发生,这也就不枉我写这篇试题分析了。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分析(二)
一、试卷结构
1.试题结构 试卷分Ⅰ、Ⅱ两卷,26道小题,63个得分点。Ⅰ卷为客观题设二大类18个小题18个得分点,共计54分。Ⅱ卷为主观题分四个大题8个小题(其中19题实为二小题,25题也为二小题),21个得分点,共计46分。
2.试题评价 试题难度偏易,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整卷无难题、怪题、偏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检查新课学习过程中对学科最基本学力的形成性测试。就内容而言,试卷全面考查了上半个学期主要学习单元的主体知识,17题、22题与“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有关,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曲线图解决问题的技能,共13分;4、5、6、7、9、14、17、19、20、21、25共11题与“电离平衡”有关,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平衡理论解决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平衡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考查技能看,在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主体知识的同时,强化了对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9题考查了中和滴定,19题中第⑴考查了PH试纸使用、天平操作、溶液配制、中和滴定,20题考查了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19题第⑵小题则考查了利用实验进行溶液中离子推断的能力,四小题共26分,这部分知识是整卷的主要失分点。对于计算能力的考查,避免了繁琐的计算,以考查基本计算规范和技能为主,强调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常规解题方法的落实,6题、11题、18题、25题和26题,共36分。
3.试卷抽样情况(全年级抽样100份数据)
错误率 错选
1、3% A :3人 2、9% A:4人
3、7% A:1人 C:4人 D:1人
4、5% B:2人 C:3人
5、1% D:1人
6、5% A:4人 C:1人
7、2% C:2人
8:2% B:2人 1人
9、18% BD:15人 B:1人 AD:2人
10、25% BC:3人 B:18人 D:2人 AB:1人 C:1人
11、49% BC:25人 B:15人 C:6人 D:3人 12、2% A:1人 B:1人
13、5% C:1人 AD:1人 D:3人
14、27% B:14人 A:9人 AD:2人 BD:2人
15、13% B:5人 AB:1人 AD:1人 A:1人 C:3人 D:1人 AC:1人 16、1% B:1人
17、21% C:8人 AD:6人 A:2人 BD:5人 AC:1人 错位:2人 18、12% C:6人 B:2人 D:1人
二、答卷中反映出来的部分问题
尽管试卷的难度不是很大,但从卷面的结果看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维不严谨、表达能力差、基础知识差、缺乏规范意识等问题。
1.第2小题学生的主要错误是对生铁本质是铁的合金这一常识问题的欠缺,导致不能很好利用合金的基本概念和原电池理论去解决问题,导致部分学生错选A和C。
2.第9小题学生主要是错选B,错误原因没有注意题干中“注视”,根据字面含义可以理解为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眼睛应看着溶液中颜色的变化,以准确判断中和程度,保证一次性成功,这是课本中一直强调的基本实验技能,当然,在中和实验中也应注意滴定速率的控制,但这要通过手感、听觉等来协调。
3.第10题考查了原电池的环境和原电池反应,从学生答题可以看出学生对原电池中正负极的概念及反应特点掌握程度较好,主要错误是漏选D,“肯定不是”让学生产生了错误的错觉,可能是导致漏选的主要原因。
4.第11题是一道常见题,同时又是Ⅰ卷中错误率最高的一道题,统计表明,在49% 错误中,有31%的学生不能判断C,有15%的学生漏选D,均是由于学生未能从量的角度正确分析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间的反应产物的量,凭感觉判断C和D的真伪,跟着感觉走,不愿意计算是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
5.第14题侧重考查弱电解质的推理能力,错误率为27%,其中14人漏选A,9人漏选B,另有4人选择D,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尚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对常见的弱电解质的证明手段了解不是很深,与平时教学中不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反思、自我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有关,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
6.第17题是唯一一道信息题,错误率为24%,有9人错选A,反映了学生对稀释弱电解质溶液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变化的判断,PH与c(H+)间关系的理解中不准确,另有9人不能判断C项而出错,本质上是未能准确分析信息中隐含的关键,抓住信息中指出的α和温度、浓度有关,而Kw、Kα只和温度的变化有关,在一定温度下,稀释弱电解质溶液的过程,温度不变,所以Kw、Kα均不变,而α则增大,由此可轻易看出D选项符合要求。另有5人不能辨别B项,原因可能是对[H+]符号不了解,不能将V[H+]转化为n(H+)进行分析,本质上仍就是对题示信息的分析不全所致。
7.第19⑴题主要考查实验基本操作,共性错误是漏选C(44%)、其次是漏选E(12%),极个别同学不能辨别A,从中可以看出学习时间越早的实验操作遗忘率越高,可能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关,习惯上学生都是通过接受式学习来掌握实验操作,进一步对过纸质作业巩固实验技能,而不是让学生“做中学”获得实验技能,并进一步通过实验巩固所学。
8.第19⑵题是Ⅱ卷中区分度较大的一题,描述不到位、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错误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只写离子,不具体表述出有或无的结论,导致各个小空的失分。二是只做结论,不给结果,如①中只作出溶液呈酸性的结论,却不给出离子的分析情况,④中只写“不能”,却不道出是有氯离子还是无氯离子的具体结论,心中虽然明白,但因词不达意而失分。三是在进一步设计实验确证氯离子的方案中,忽视了原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对氯离子鉴定的干扰,思维不严密、无深度。
9.20题全面考查了中和滴定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对终点到达是颜色变化还不是很清楚,特别是“红色变无色”还是“无色变红色”搞不清,误差判断中存在的错误主要是漏选,而数据处理能力中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有效数字的准确把握上,由于实验数据设计不合理,编者想考查的淘汰无效数据,选择有效数据的能力,未能从结果中反映出来,这是试卷的一大遗憾。
10.23题的错误主要是钢铁的吸氧腐蚀中铁作为负极的反应产物的分析上,有约15%的同学写成铁被氧化成铁离子,这个知识点,在历届学生的考查中总是难点,在今后复习中应通过训练进行改正。
三、对新课教学的建议
1、正确定位,立足基础,低起点,小坡度,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稳步推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尽可能降低新课学习过程中的难度,让学生用充足的时间夯实基础,在宏观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微观上细化知识与技能,避免无谓失分,如试卷中有关氧化铝的用途、钢铁吸氧腐蚀中铁的负极反应、强腐蚀性物质的称量、生铁的组成、酸碱中和滴定中浓度的计算等概念的考查中都暴露出基础不扎实的问题。
2、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训,在100份抽查卷中,有2位同学答题是不按要求作答,将答案错填在其它空格中,导致失分,由于高考使用答题卷,应让学生养成在规定格式中答题的好习惯,避免无谓失误。
3、对概念原理和方法,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多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质疑、探究、思考、归纳等方法进行自己自我整理,在问题实践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题、15题、11和18题都是明显的例子,这些常规题在这次考试中错误率相对较高,而平时训练中也经常遇到,如果我们细心地去对比一下完成质量,可能能从中找出我们教学中“失策”,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教学倡导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4、让化学回归实验,突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在学生实验技能培养中的重要性,避免以“看实验”代替“做实验”,只有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在真实的实验情景中感知,在做中学,所得的实验技能才能被理解,被内化。本卷中和实验相关的9、19、20题均是错误率较高的题,可能原因都是因为学生接受式学习所产生结果。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分析(三)
一、试卷总体评价:
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试卷满分100分,共4大题,21小题。其中选择题为18题共54分;填空1题,共16分;推断题1小题,共15分,计算题1题,共15分。本试卷为一份质量较高的化学试卷,主要立足于基础知识,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同时也适量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全卷试题易、中、难比例为7:2:1,题量适中,相对本校学生来说,总体难度不大。
二、解题情况分析及存在问题:
本次考试及格率约为82.93 %,优秀率为57.53 %,平均分为78.48分,最高分100分,最低分7分。
分数段统计
分数段 | 人数(%) | 分数段 | 人数(%) |
100-110 | 6.99 | 40-50 | 4.57 |
90-100 | 27.96 | 30-40 | 3.23 |
80-90 | 22.58 | 20-30 | 0.27 |
70-80 | 15.19 | 10-20 | 0.54 |
60-70 | 10.22 | 0-10 | 0.27 |
50-60 | 8.2 |
2、II卷、本卷每个学生都能下手,但不完美,多为漏选,有机物推断题做起来有一定难度,均分约为12分,
(1)由学生答题可以看出有相当的学生存在基础不扎实,思维不严谨,审题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答题不规范,解题速度有侍提高等问题。
(2)有机反应方程式中物质不用结构简式表示而写成分子式,没有反应条件或反应条件不全;知道官能团的名称,却不知道字怎么写,出现错别字,书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时,相连的原子没有对准,碳碳相连写成碳氢相连……
三、今后教学建议:
1、夯实基础。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化学测试,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任何题目的编制总离不开一定的化学知识背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把握化学上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2、注重推导训练 提高思维能力。推导题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掌握以及思维的有序性、灵活性、发散性运用,因此在复习中要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合理的整合,摆脱思维定势,让学生真正学会思维和推导的方法,提高学生寻找推导题常规突破口的能力,以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3、对于有机反应信息题,首先要读懂、理解所给予的信息,尤其是信息中的反应过程,推导有机物时就要充分利用题给的信息(多数是依样画葫芦),结合官能团性质或反应中分子式的差异来解决;
4、严格规范性训练,降低失误失分。提高表达能力,减少无谓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