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分析
时间:
陈哲凡673由 分享
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分析
对试卷的分析能加强对学生解题规范性、条理性的培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分析(一)
一、试卷结构
本次期末化学试卷分为两卷。第I卷为客观题,有18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前6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后12个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第II卷为主观题,包括56个题,共计52分。
二、内容分布
专 题 | 题 号 | 分 值 |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 1、4、5、11、13、16、24 | 28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6、7、8、9、10、14、22、23 | 32 |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 2、3、12、15、17、18、19、20、21 | 40 |
今年的期末考试试题总体难度较小,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但要求比较高,综合性强,客观题有部分题对高二学生来说题型新颖,向高考靠拢,体现了今后化学考试的发展趋势,个别题目结合高考题型,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分值合理,整个试卷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三、试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试卷的难度不是很大,但从卷面的结果看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维不严谨、表达能力差、基础知识差、缺乏规范意识等问题。
1.第2小题学生的主要错误是对水的电离平衡不熟悉,导致不能很好利用平衡移动的理论去解决问题,导致部分学生错选A和D。
2.第9小题学生主要是错选B,错误原因没有注意题干中“注视”,根据字面含义可以理解为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眼睛应看着溶液中颜色的变化,以准确判断中和程度,保证一次性成功,这是课本中一直强调的基本实验技能,当然,在中和实验中也应注意滴定速率的控制,但这要通过手感、听觉等来协调。
3.第11题考查了原电池的环境和原电池反应,从学生答题可以看出学生对原电池中正负极的概念及反应特点掌握程度较好,主要错误是错选C。
4.第15题是一道常见题,同时又是Ⅰ卷中错误率最高的一道题,统计表明,在49% 错误中,有31%的学生不能判断C,有15%的学生漏选D,均是由于学生未能从量的角度正确分析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间的反应产物的量,凭感觉判断C和D的真伪,跟着感觉走,不愿意计算是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
5.24题的错误主要是过氧化氢的结构式很多学生不会写,另外热反应方程式反应热计算有误。
四、对新课教学的建议
1、正确定位,立足基础,低起点,小坡度,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稳步推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尽可能降低新课学习过程中的难度,让学生用充足的时间夯实基础,在宏观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微观上细化知识与技能,避免无谓失分,如试卷中有关氧化铝的用途、钢铁吸氧腐蚀中铁的负极反应、强腐蚀性物质的称量、生铁的组成、酸碱中和滴定中浓度的计算等概念的考查中都暴露出基础不扎实的问题。
2、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训,在100份抽查卷中,有2位同学答题是不按要求作答,将答案错填在其它空格中,导致失分,由于高考使用答题卷,应让学生养成在规定格式中答题的好习惯,避免无谓失误。
3、对概念原理和方法,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多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质疑、探究、思考、归纳等方法进行自己自我整理,在问题实践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题、15题、11和18题都是明显的例子,这些常规题在这次考试中错误率相对较高,而平时训练中也经常遇到,如果我们细心地去对比一下完成质量,可能能从中找出我们教学中“失策”,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教学倡导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分析(二)
一、试题评价及试卷结构
1.试题评价:本次试卷采用师宗县统一检测试卷,以选修5为考试范围,内容涵盖必修1、必修2部分内容。主要内容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结构理论,离子反应,原电池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及综合分析能力。本卷的立意和题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注重对双基的考查,同时也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具体表现在:
试题的优点:能从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出发,涉及了选修5整个内容,必修1、必修2的部分内容,对基本知识的考察侧重点突出,难易恰当,深广度适中,学生成绩有梯度,整体呈正态分布,基本实现了新课标对教与学的评价目标。
‚试题的不足:侧重于基本知识的考察,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较少,特别实验考查和题量偏少。
③命题原则: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要在试题中实现,试题要发挥对教与学的指导评价作用。
④较普遍的问题:学生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停留在机械的记忆与模仿感性认识的层面, 没有达到理性认识,很少做到灵活应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
⑤较突出的问题:在做题中连题目要求都看不仔细,答非所问,导致会做的题都做不对。
2.试卷结构
试题共21道化学题,满分100分,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只有两部分,选择题共16题小题,均为单选题,总计48分,非选择题部分,只有填空题总计52分。试卷检测时间90分钟,题量比较适中,从试题内容来看,试卷中等难度题所占比例约占分值的28%,容易题约占72%,试卷难度:中等偏下。试卷区分度:较好。
3、全校学生成绩分析结果:及格率31.7%,优秀率5.75%、平均分:48.4分,最高分99分,最低分10分。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以抽取本校80份试卷进行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抽样80人)
题 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答对 人数 | 58 | 61 | 35 | 33 | 27 | 30 | 53 | 25 |
题 号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答对 人数 | 29 | 30 | 47 | 50 | 39 | 26 | 21 | 39 |
2、非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抽样80人)
非选择题最高分是满分51最低分是0分。
非选择题失分原因分析:
(1)第17、18题: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巩固不到位,失分主要体现在不熟练常用的推理技巧,化学方程式书写不够准确,电子式书写不够规范。第18答题不够规范,对于各物质及微粒的性质掌握不够熟练,马马虎虎,不按要求答题。题目较为开放,反映出学生对元素及化合物相关知识掌握不到位。
(2)第19题:考查有机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失分主要体现在各类有机物(烃及其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没有熟练、灵活掌握,同系物判断练习不够,体会不深,不会认识多官能团物质同系物。
(3)第20题:实验探究,做题时不看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不联想所学知识。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如:有机物--试剂--现象要一一对应,由于相关物质性质巩固不到位、模糊,致使判断错误,如:溴水--橙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紫色。
(4)第21题:有机合成推题,错误形式:没有写、目标有机物推导错误而导致分子式错误、漏写、取代基位置错误、苯环书写不规范。原因:①有机合成与推导能力差;②同分异构体书写技能欠缺;③有机物苯环取代基位置判断错误;④题给文字信息接受、转化、加工能力弱;⑤思维不严密;⑥书写条件限制性同分异构体的自信心不足;⑦时间紧张;⑧有机物结构简式书写的规范性不够。
三、今后教学工作建议:
1、树立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因本次试卷本身难度不大,针对本次考试不理想的学生,有可能会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因此要立即恢复这部分同学学好化学的信心,加强学生的方法指导。有些同学还可能未适应高中化学学习,应想尽各种办法采取适当措施,让他们很快适应高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老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到各个细微环节。
2、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化学的特点是知识点较多,导致学生在掌握知识点时可能会顾此失彼,因而在平时教学中除了要强调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也应当指导学生如何将学过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串联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将非常有利于提学习效率。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新教材更偏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而学生的实验技能较差,对探究的方法和程序又相当陌生,因而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多做探究实验和随堂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验技能。
4、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更加深入地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广度,精选习题,做到教学案更有针对性、目的性,重点更突出,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解决课时紧,内容多的矛盾,尽量避免出现赶进度而使学生无法完成练习,教师无法进行习题讲解的情况。
意见和建议:
新课改让好多老师很为难,一边是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一边是传统的教学设施、评价方式。老师只能加着讲所谓的“重点”,学生只能面对繁杂的“题海”。最终要把新课改落实,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评价观念及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学设施的改善是前提,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教师的素养是关键。任何改变需要在大的背景下,不断地努力。
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分析(三)
一、对试卷评价及试卷质量分析
根据成绩统计显示,本次高二期末市统考化学成绩,客观题54分,县均得分45.12,得分率83.56%;主观题共46分,县均得分32.13分,得分率69.85%;县总平均分为77.25,得分率77.25%。
本次期末高二化学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当前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从巩固和测试检查学生对高二内容的角度,紧紧抓住“双基”知识,试题实用、灵活,具有较高的评价测试效度。但在题目难度、梯度上,尚欠缺。
主观题各题平均分及难度统计(样本容量=100)(客观题48分、主观题共52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平均分 | 2.67 | 2.91 | 2.40 | 2.19 | 2.55 | 2.46 | 2.61 | 2.49 | 2.88 | 2.58 | 2.85 |
难度系数 | 0.89 | 0.97 | 0.80 | 0.73 | 0.85 | 0.82 | 0.87 | 0.83 | 0.96 | 0.86 | 0.95 |
题 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1) | (2) | (3) |
平均分 | 1.86 | 2.97 | 1.92 | 2.91 | 2.31 | 2.52 | 2.04 | 2.41 | 0.75 | 0.72 | 0.94 |
难度系数 | 0.62 | 0.99 | 0.64 | 0.97 | 0.77 | 0.84 | 0.68 | 0.80 | 0.75 | 0.72 | 0.94 |
题 号 | 20 | (1) | (2) | (3) | 21 | (1) | (2) | (3) | 22 | (1) | (2) |
平均分 | 4.21 | 1.83 | 0.80 | 1.58 | 5.55 | 2.43 | 1.50 | 1.62 | 3.77 | 1.74 | 0.50 |
难度系数 | 0.84 | 0.92 | 0.40 | 0.79 | 0.79 | 0.81 | 0.75 | 0.81 | 0.63 | 0.87 | 0.50 |
题 号 | (3) | 23 | (1) | (2) | (3) | (4) | 24 | (1) | (2) | (3) | (4) |
平均分 | 1.53 | 6.33 | 1.64 | 1.54 | 1.61 | 1.54 | 7.19 | 1.02 | 2.83 | 1.52 | 0.90 |
难度系数 | 0.51 | 0.79 | 0.82 | 0.77 | 0.81 | 0.77 | 0.65 | 0.51 | 0.71 | 0.66 | 0.90 |
题 号 | (5) | 25 | (1) | (2) | |||||||
平均分 | 0.92 | 2.67 | 2.05 | 0.62 | |||||||
难度系数 | 0.46 | 0.45 | 0.51 | 0.31 |
题序 | 主 要 错 误 | 原因分析 |
19 | 第一空与第二空错误较多。原因是学生对烷烃的命名没有完全掌握及对键线式不理解。 | 学生的有机化学学习往往难以入门,基础、细节掌握不到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书写不规范,有机反应的条件不够重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基础复习,如键线式的理解,加聚产物的书写及有机物结构简式的规范性。防止学生出现无谓的失分。让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多加练习。 对于有机推断题的解答,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有机物的知识体系帮学生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可从有机物的官能团性质,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应的条件或有机物的相互联系等不同角度去复习,不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
20 | 第二空错误较多。主要是n漏写及中括号位置不对。原因是烯烃加聚不理解及粗心。 | |
21 | 第1小题中的A回答H2O较多。第2小题中的苯甲酸铵漏写羰基边上的O的也有少数。原因是有机物没注意及书写不规范。 | |
22 | 第2小题名称答错。少数学生答成结构简式。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酯的命名。第3小题的两空失分最多。主要是②⑧物质推断错误。反应类型答成复分解的较多。该题得分较低,说明学生的能力欠缺。 | |
23 | 除杂试剂选择的错误少于第二步操作的选择。操作中对分液操作和盐析操作学生答错的较多。另在本题中第二问除杂操作设计中两次回答b未出现d。致使学生思维定势,认为最后一问为剩下的最后一个选项d过滤,使④小题第二问错误很多。 | 加强有机实验的教学。对于分液、盐析、蒸馏等基本操作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做,形成切身的感受,建立直观印象。认识实验仪器,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攻克实验的难点。对于像酯类合成这样的重点实验,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并能在书本实验基础上掌握该类实验的变式。 加强实验习题的专题训练。不回避重点,对基础实验要做变式,融会贯通。让学生多见、多看。对于实验原理、步骤、仪器要重点把握,加强训练。熟能生巧,对于难点要重点攻克,力求人人过关。 加强化学专用术语、名词的书写。针对试卷中学生出现“碎石片”、“碎磁片”等不科学、不规范的化学用语,一方面教师自身要科学规范的运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该方面的要求和训练。可以让学生专门写写,回答一下来加深印象。 |
24 | (1)学生对合成与提纯的操作顺序不熟悉,顺序弄错的很多。 (2)加入的试剂(浓硫酸)学生大多知道,另一物质沸石学生回答不出或表述不正确。有“防暴石”、“碎石片”、“碎磁片”、“纸片”等五花八门的名词。乙酸过量原因不能回答。 (3)水的作用是该题差错最多的小题。学生认为是“降温”、“稀释”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大多知道。 (4)大多学生能正确回答。 (5)有机副产物许多学生对于醚的结构,不能正确回答。 | |
25 | (1)绝大多数同学能答出一组C4H8与C3H6O。主 要错误为学生审题不清。A为烃B为含氧衍生物;A的氢原子数为8个,B的碳原子数为3个且电子数相等。而写成①C5H8和C4H6O②C7H8和C3H8O3③C5H8和C3H6O2未经过验算,不是电子数不等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差不为2。还有些同学连H个数小于等于2n+2都不熟悉,随意些H原子个数。 (2)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同样未考虑上面的所有 条件。B的碳原子个数3个又未考虑。而只凑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 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学会分析。适当归纳总结一些技巧:相对分子质量相等4C=3O;1CH4=1O;质子数,电子数相等4C=3O;1CH2=1O |
1、制定周密的复习计划。构建完整的化学知识网络,前期复习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突出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训练,后期复习根据高考的题型进行查漏补缺,不做怪题偏题,免得浪费时间。下阶段高三化学复习,要注重一个加强(加强客观题的训练)、两个突出(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突出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三个转变(全面复习转变为突出重点、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介绍方法转变为选择方法)、四个问题(课堂容量问题、讲练比例问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讲评的方式方法问题)。
2、研究命题。从这几年高考试题来说,高考命题追求的是稳定,这个稳定包括试题难度的稳定,知识内容的稳定以及试题结构的稳定。认真研究命题方向。注意研究近年的高考题,这代表了考试的命题方向,研究这些题对我们备考的学生有很大指导意义,在平时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超纲题,特难题上。
3、体现学科特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考试题也要体现化学科的价值,应该认识到化学实验是试题的重点和热点内容,我们复习时对实验考试的各种形式一定要训练到位,估计今后的化学实验会与社会热点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比较多,因为这些在新课程教学中都体现了。加强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做实验和听实验是有一定区别的,动手做的实验情景中更能体现学生的实验思维、分析、设计、动手能力,化学的五大块内容绝大多数是以实验为背景的题目,高考稍难题也是实验题,它有很好的区分度,除了多进实验室外,还要进行专门实验题的训练。
4、加强对学生解题规范性、条理性的培养。学生在解题中所暴露出来的基本功不扎实、概念和原理不清晰、文字表达不规范、化学式表达不到位、逻辑性混乱等问题。要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精心备课、突出重点、精讲精练、讲究方法、规范养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针对新课程的首届学生,新高考尚是未知数。但要特别重视实验化学的考查,新的实验内容、原理、方法、仪器,要熟悉、理解及掌握,防止学生出现不曾见过、不懂原理等现象发生,要当心实验题“借壳上市、旧瓶装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