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水解说课稿
高二化学水解说课稿
水解是利用水将物质分解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高二化学水解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水解说课稿(一)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的第一课时。
一、 教材分析
盐类的水解继学习了平衡理论,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本质后,讨论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变化,体现了学科知识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运用。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巩固之前内容,对于离子共存问题、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盐溶液酸碱性的规律,能够理解盐类的水解的原理,能够正确的书写盐类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② 过程与方法: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探讨不同盐类的酸碱性;归纳总结,能将信息有效的分类和提炼;类比分析,将盐类的水解的知识加以应用;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体会表象与内在的联系,体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喜悦感。 教学中的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掌握盐类水解的实质,
难点:盐类的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基本具备本节内容所需的理论基础,但是知识储备,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有合作探究的必要。
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有分类和归纳的基础。
心理层面:学生对实验探究有一定的熟悉,本节中实验与理论、理论与生活的联系,能让学生有积极的参与心态。
三、教学设计
分发学案,回顾旧知
课前分发学案,要求学生完成旧知回顾部分,为本节课所需基础知识进行回顾。
实验设疑,引入新课
展示一幅火灾图片,问大家“火灾来了怎么办?”学生可能会回答,打119,用灭火器,提水灭火,组织大家正确的逃离等等。继续问“泡沫灭火器大家知道是怎么工作的么?我现在模拟一次灭火器灭火的过程。”展示教具,同时说明其中一种液体NaHCO3,实验演示灭火过程。然后问大家猜想另一种液体可以用什么,同学可能会说盐酸、硫酸等,进而告诉大家是一种盐Al2(SO4)3,引起学生的疑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刚才大家的猜测比较;大家可以猜想Al2(SO4)3有什么性质”,学生不难猜测它呈酸性。转而让学生利用桌面上的Al2(SO4)3和PH试纸实验验证问题,Al2(SO4)3确实呈现出酸性。产生疑惑,它不是盐么,为什么是酸性的呢?进而提出问题:盐
溶液会呈现出怎样的酸碱性呢? ★实验探究盐溶液酸碱性
分组组织学生实验测定盐溶液的PH(包括NaCl、 Na2CO3、NH4Cl、Na3PO4、KNO3、AlCl3、CH3COONa、MgCl2Na2SO4、K2CO3、(NH4)2 SO4、NaCl),完成学案第一部分,每组请低层面的一名学生来诉说自己本组内的实验情况,汇报它的实验结果。让低层面的学生叙述自己实验的情况,能够增强自信心,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在学案的这一部分中,除了要求测定几种盐的PH之外,要求分析组成盐的酸碱的酸碱性强弱,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组成盐的酸碱的酸碱性强弱,将盐分为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学生汇报分析结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以口诀的形式让学生掌握规律:谁强显谁性;都强呈中性。
分析盐类的水解的实质
在得到上诉结论之后,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欲。我们已经知道了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规律,那么大家是否想知道其本质原因呢?我们先以NH4Cl溶液为例讨论学案1-5问题,完成学案第二部分。
1、溶液呈现酸碱性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2、NH4Cl溶液中有哪些离子?
3、溶液中的H+和OH-来源于哪里?
4、纯水中CH+与COH-的大小是什么关系? 加入NH4Cl后它们的大小又是什么关系?
5、写出相关的电离方程式,离子之间的反应方程式。
教师引导分析:NH4Cl溶液中存在水部分电离出H+和OH-、NH4Cl完全电离出NH4+和Cl-,一方面,由于NH3·H2O是弱碱,所以NH4+与OH-能结合成NH3·H2O,我们把像NH4+这样的弱碱阳离子或者弱酸根叫做弱离子; NH3·H2O也能部分电离出NH4+与OH-,由于NH4+与OH-的结合使得溶液中的CO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将得到促进,CH+将增大,大于了OH-浓度,所以溶液呈现出酸性,另一方面,CH+的增加,又会和NH3·H2O反应,因此抑制了NH4+与OH-的结合,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让一高层次的学生上台板演NH4Cl的水解方程式,教师充分肯定后,让大家来找这个方程式代表的含义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可通过问题的形式适当引导,NH4Cl能与H2O完全反应成NH3·H2O和HCl么?反过来看是什么?通过分析,让学生充分注意水解反应通常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由于酸碱中和一般彻底,那么水解反应就很微弱,强调(不论学生是否写对)上诉水解方程式要用可逆符号表示。然后将水解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完成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分析CH3COONa溶液呈碱性,NaCl溶液呈中性的原因,完成学案类比分析部分,请一个中层面的学生汇报,教师展示。通过模仿体验过程,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通过分析以上两个实例得出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完成学案第二部分中的2、3点。教师归纳总结,上诉两个例子中都是盐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得到促进,使CH+≠COH-,导致溶液呈现酸碱性。对盐类的水解下定义:在溶液中盐电离的弱酸根或者弱碱阳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进而得出实质:促进了水的电离平衡;总结盐类水解的规律,教师总结以口诀记忆: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升华
1、家里人做馒头或者面条时,放的碱是什么?它不是碱为什么叫纯碱?
2、判断KI,FeBr3,NaClO溶液的酸碱性; 3、书写Al3+、HCO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
4、农业有句谚语:灰混粪,粪混灰,灰粪相混损肥分。为什么会“损肥分”?(提示:灰指草木灰“K2CO3”,粪指含有铵根的氮肥,比如NH4Cl)
在以上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对于学生的活动起到调控的作用,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性,给予适合的引导;学生的汇报和课堂的练习起到反馈的作用,教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和评价。 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让学生对应教学目标,审视自己是否完成。
四、教学预评估
我预计,在此次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的完成各个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它可能在教学中出现的情况:
教学的开始, 采用实验自主探究的方式,课堂可能会较为活跃,此时要及时的调控,避免学生脱离目标;
在分析盐的酸碱性与其所对应的酸碱的强弱之间的关系时,由于只分析强酸强碱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对于弱酸弱碱盐情况又是如何呢?此处若有学生提问,对学生先予以鼓励,再提示同学们可以下来先查阅资料,然后设计实验测定,结合我们今天所学知识给予解释。使学生自主学习,锻炼思维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高二化学水解说课稿(二)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教材位于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加选修)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该节分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二课时。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盐类水解的本质,很好地写出盐类水解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并学会运用平衡移动的原理去分析盐类的水解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教材的内容。本节课包括外界因素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及盐类的水解的利用两个知识点的教学,这部分知识既与学生已学过的酸碱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等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又起着巩固和加深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与水解平衡移动。
2.盐类水解的应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分3个层次)
(1)知识目标:使学生正确的认识盐类水解的本质及生产生活上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知识点的交叉应用,恰当的质疑,引导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分析思维能力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盐类的水解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及进行对知识学习致用的教育。
二、说教法
教育学理论认为,选择和采用教学方法时,不仅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而且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本课采用教学方法有4,主要采用分组实验法,再结合设疑法,分析推理和比较归纳法等教学方法,更好地突出本节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中还合理地运用投影等教学辅助手段,便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指导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俗话说“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此,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并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教学程序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共分为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上课伊始。我首先展示一瓶配制时间较长(溶液出现混浊)FeCl3溶液。向学生肯定这是FeCl3溶液后向学生提问“该瓶FeCl3溶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引导学生从FeCl3的组成及其水溶液的水解情况去分析并解释这一现象的由来。并提出思考问题“如何避免配制的FeCl3溶液出现混浊现象。”学生思考分析解决。
这种通过实验带路、剖析问题的引入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又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入学习主题,避免思路的盲目性。
(二)师生互动,传授新知。
这部分教学分为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利用两部分学习。在教材中并没有安排实验,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故我在这安排一些学生分组实验。
1、在进行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先讲述“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水解反应也存在着化学平衡”。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化学平衡的特征,并由此归纳总结出水解平衡的特征。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回忆复习旧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掌握对比学习,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紧接着进行的是学生的分组实验。[投影实验内容]
①用pH试纸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MgCl2溶液的pH值;
②用pH试纸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溶液的pH值;
③取适量1mol/L的CH3COONa溶液于试管中并滴入酚酞溶液,加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取少量FeCl3浓溶液于试管中,逐渐加入蒸馏水稀释,观察现象。
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引导学生从盐的组成、温度的影响、浓度的大小去分析各因素与盐类水解的关系。并投影提出探究问题“向Na2CO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FeCl3溶液中滴入HCl溶液,对盐的水解平衡各有什么影响?”然后学生讨论归纳,教师总结。
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及分析观察能力,而且通过实验说话,避免了教师教学上的单调性。
2、在接着进行盐类的水解的利用的教学时,我首先给学生描述这样一段情节“98年抗洪期间,由于洪水泛滥,灾区人民生活用水成了问题,我们党和政府给灾区人民送去了一包包的药剂,将这药剂倒入混浊的水中,静置一段时间,水就会变澄清了,可以使用了。”并提问“你知道,这药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药剂净水的原理是什么?”由此进入了盐类水解的利用的教学。
在盐类水解的利用的教学中,我分别以以下几个事例进行教学。
①明矾的净水;②纯碱的去污;③草木灰与铵肥的使用注意事项,采用这几个事例的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让学生明白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理。
紧接着向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实验室如何配制FeCl3、Na2S等溶液?”,引导学生运用盐的水解及平衡移动的原理去解决,这样做既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适当的课堂练习一方面是学生对本堂课学习情况的反馈,同时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巩固加深。为此,我设计了4道习题,使用时使用投影仪投影出,这样,也节约了板书书写的时间。
(四)课堂小结
一堂课接近尾声时,适当的课堂小结是必要的,它不仅仅是本节教学知识的回放,还可将本节课知识贯穿联系起来,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盐类的水解平衡也是化学平衡的一种,外界因素的改变同样影响水解平衡的移动。盐类的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应用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我们,在学习掌握盐类水解知识的基础上,克服盐类水解的不利影响,更好地利用它来为我们服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作业布置(教材习题一、3,四、2。)
适当的课后作业既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最后,附板书设计及课堂练习习题。
教学上适当的板书是必要的,它不仅是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概括,更重要是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二、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
逆:可逆反应
等:v水解=v中和
1、水解平衡的特征:
动:动态平衡
定:条件一定,各组分的浓度一定
变:条件改变,水解平衡移动。
2、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1)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
(2)浓度:减小浓度,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
(3)溶液酸碱度:加入酸能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加入碱能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三、盐类水解的利用
1、明矾的净水:KAl(SO4)2 = K+Al+2SO4 +3+2―
Al+3H2O = Al(OH)3+3H 3++
2、纯碱去污:Na2CO3 = 2Na+CO3 +2―
CO3+ H2O = HCO3+OH 2―――
课堂习题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X、NaY、NaZ三种盐溶液的pH分别为7、8、9,则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X、HY、HZ的酸性强弱顺序为 。
2、分别将AlCl3溶液、Na2CO3溶液、Al2(SO4)3溶液蒸干,并灼烧,则最后得到的物质分别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