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地理 >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必修三在地里是高中地理的最后一本必修内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一)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 南方

  区域特征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5、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 较大 较小 大

  水质 差 较好 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

  ⑤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6、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7、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8、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突出问题 治理措施

  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能退化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水质污染问题突出 防治水污染

  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9、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10、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

  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二)

  1、田纳西河简介

  (1)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是俄亥俄河的一级支流。

  (2)地形:上游山地丘陵、中游丘陵、下游平原。

  (3)流域内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汽来源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冬季和早春(12月到次年4月)持续降雨。

  (4)资源:煤炭石油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落差大、降雨多)

  2、治理前:过度垦殖、滥伐森林、经常性暴雨导致该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芜,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对田纳西河的开发仅限于航运。

  3、治理:

  (1)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

  (2)核心:水资源的(梯级)开发。长期方案: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旅游。

  (3)方针:薄利取胜,将廉价充足的电力供应当地企业。

  (4)工业部门:高耗能工业(化工、冶金、建材)

  (5)农业:因地制宜,坡地栽种果树蔬菜、平原种植棉花(美国的棉花带)、玉米、大豆。利用发电厂的余热发展温室蔬菜。兴建水库发展渔业。风景区公园众多。

  (6)治理结果:洪灾得到有效控制、形成庞大的常年通航的航运网、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建成以电力工业为龙头、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7)治理经验: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不断加大开发力度、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4.农业生产布局特点:地区专门化(经济效益对专门化起决定性影响)

  5.优越的自然条件:温带地区水热丰富、平原面积大(占国故面积的1/2)、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水源丰富

  6.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国家政策、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

  7.农业带分布:

  8.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生态农业、精确农业(利用到3S)、有机农业、节水农业、处方农业(控制化肥、农药)

  水源缺乏——滴灌 水土流失——植树造林 农产品农药超标——生物防治

  土壤肥力下降——休耕轮作 土壤侵蚀——免耕 粮食短缺——基因工程

  9、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

  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10、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

  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

  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

  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

  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

  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

  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三)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

  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不同地段的保护: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评价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自然方面: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矿产等

  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农业、工业等

  如:上中游河道特征——河谷狭窄,比降较大,多急流,水力资源丰富

  下游河道特征——河谷较开阔,通航便利

  3、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

  资源开发:

  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

  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

  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

  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

  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

  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4、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

  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5、治理经验:

  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

  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6.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7.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

  石油、煤炭、天然气的对比!

  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从地图上找出这些地形区)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主体工程 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

  该工程的建设的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②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⑤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8、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9、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9、地理信息技术: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要熟悉中英文

  10、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监测、城市管理、资源普查、灾情评估、农业生产、台风预报等等。

97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