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地理 > 高二地理选修5湘教第一章教案

高二地理选修5湘教第一章教案

时间: 陈哲凡673 分享

高二地理选修5湘教第一章教案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二地理选修5湘教第一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选修5湘教第一章教案: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如照片)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
  2.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程度
  ●教学方法
  1.通过实例,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
  2.采用播放录像、收集报刊资源等,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具准备
  资料卡片、投影仪(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不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飓风“卡特里娜”,还是带来空前灾难的巴基斯坦地震;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2005年都不会忘记“自然灾害”这个名词。自然灾害现在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伤或流离失所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2004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140亿美元,而2005年则可能大大超过这一数字。 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请大家看课本第一个标题。
  [讲授新课]
  一、自然灾害(板书)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转承]那么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哪些条件呢?
  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
  [学生活动]:回答
  [点拨]:自然灾害形成的具备条件:—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提问]那么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自然异变发生在哪些地方呢?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点拨]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当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无论其程度大小,只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就形成自然灾害。
  [提问]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来区分一下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回答]气温升降、刮风下雨属于正常的自然变化,但是如果气温短时间内骤然下降10℃,就可能出现冷冻,造成农作物减产,发生自然灾害。
  [点拨]所以说,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
  [思考]读课本P2~P3页案例,辨析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
  [点拨]:(本题判别的标准有两条:其一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其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社会失稳。因此:
  (1)案例1,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2)案例2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3)案例3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雨雹)为诱因,还造成作物受灾的灾情。
  (4)案例4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核事故。
  [过渡]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提问]请大家看课本第二个大标题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所见所闻,谈谈灾害给人类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学生活动]:看课本后,讨论并回答
  [点拨]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等。
  人员伤亡
  (投影资料)
  2005年10月20日新华网消息据美联社报道,巴基斯坦受灾最严重两地区之一本周三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南亚地震中死亡的人数已超过79000人。这次地震已经成为自上个世纪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之一。
  同学们,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是相当惨重的,同时在灾害中还会由于断水、缺粮、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等灾害境遇,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心理和精神伤害。
  [点拨]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后果,因此人是防灾救灾中的首要防救对象。
  由于人们在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会导致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因此,同样强度的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的情况不同。
  投影:图1.1 (地震中受伤的儿童被地震惊吓后哭泣的儿童)
  [点拨]照片不仅反映了人员受伤的情况,同时又说明儿童是易受灾群体。在承灾人群中脆弱的不仅有儿童,还有妇女、老人、残障人等,都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
  (二)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还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
  (投影资料)
  结合课本理解:说明了不同自然灾害有其一定的受灾体,造成的财产损失内容不同,灾情不同。
  [点拨]除了直接的财产损失,自然灾害还造成一些间接影响(例如对社会功能的破坏)。
  (三)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特殊性:
  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
属性 被破坏后情况
矿产资源等 非可再生 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水资源 可再生 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
大气资源 可再生
生物资源 可再生 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绝后,就永远消失而不会再生
土地资源 可再生 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土壤破坏、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
  投影: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图片(让学生体会灾害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设问]同一种自然灾害,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危害程度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不同。
  [承转]对。同一震级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可能毫发未伤,但对其他国家来讲可能伤亡惨重。那么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为什么存在地域差异呢?
  (四)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投影)课本P6页,
  [提问]: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灾、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学生活动]:讨论
  [点拨]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
  [引申]: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面对自然灾害,我们人类怎样才能减少灾害损失?
  [学生回答]: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体特性是有可能的。从区域角度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减灾防灾投入,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忽视防灾抗灾的经济发达区在灾害中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并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因一个地区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而异。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要积极应对,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其灾害损失。
  板书设计
  §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的发生条件: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人员伤亡
  (二)财产损失
  (三)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四)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高二地理选修5湘教第一章教案: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四大圈层中的11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特点、危害以及分布,自然灾害的自然特征。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处于热带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情况。
  2.通过关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以及各种台风、寒潮预警,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3.通过实例、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了解各种灾害的时空分布、成因、危害,并通过分组讨论,进一步思考各种灾害的预防措施。
  4.通过观看灾害影片(例如《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天崩地裂》《完美风暴》等)或记录片片断,对多种灾害进行直观感受,形成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辩证的看待各种自然灾害,既看到不利的方面,也看到有利的方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2.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
  1.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
  2.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
  ●教学难点
  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教学方法
  1.采用读图指导法,分析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分布,理解本课难点。
  2.采用播放幻灯片,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及监测、防御。
  ●教具准备
  幻灯片、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灾害孕育在地球的不同圈层中,而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和异常变化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每一种自然灾害都有各自的形成原因与地域分布规律。而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那么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又有哪些类型呢?请大家看课本第一小节。
  一、气象灾害
  [引入]:大气圈中,高低压的强弱及其控制范围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移动路径的不同,都可能引起降水、气温等天气要素的频繁波动,产生突变,这种突变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热带气旋这种气象灾害。
  (一)热带气旋
  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
  投影:
  [设问]:那么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台风造成的灾害多出现在哪些地区?请大家首先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1.台风的形成和结构
  [学生活动]:看书,讨论,回答
  [点拨]:
  (1)台风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
  B.对流层风速的垂直切变小,有利于热量聚集,
  C.地转参数f大于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低压涡旋,
  D.热带存在低层扰动(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提供持续的质量、动量和水汽输入。
  [设问]:那么台风会带来哪些天气变化呢?请同学对照课本P7(相当于热带气旋的横剖面和纵剖面图)互相对比,可找出对应的区域,分析位于台风不同部位的地区会有怎样的天气情况。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台风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天气状况:台风眼为什么无风;为什么天气预报中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点拨]:台风的结构,由内至外,可分为台风眼、涡旋区和大风区三部分。台风中心就是台风眼,这里的气流运动情况使它成为狂风暴雨包围中的一块静地,碧空无云,风和日丽,其直径一般在30~50千米左右。台风眼附近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狂风暴雨。台风警报中的说法,道理在此。
  [承转]: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因此台风能带来危害,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2.台风的分布及灾害
  请同学们看课本说明:(1)台风在世界范围的分布情况;(2)台风的主要源地和主要影响区域。据此可分析台风造成的损失巨大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点拨]: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与受灾体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可能性越大。由于这些沿海地区由于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热带气旋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
  [引申]: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就连内陆地区也受其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过渡]干旱也是危害人类的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
  (二)干旱
  投影
  [点拨]: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1.干旱和和旱灾
  [设问]:那么干旱和和旱灾是不是一回事呢?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点拨]:干旱和旱灾是存在差别的,常年降水较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而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类生存受到危害。因此,干旱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而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
  [设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但是夏秋季连续一个月不降水就形成严重的旱灾,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连续一个月不降水却不成灾?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设问]:请大家阅读课本干旱部分,思考一下旱灾有什么特点?
  2.旱灾的特点: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的特点。)
  [点拨]: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在气象灾害中,还有很多其他自然灾害。例如寒潮。
  (三)寒潮
  1.寒潮的概念
  [设问]:那么什么是寒潮呢?
  [点拨]: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关于寒潮的定义,大家可以看P9的阅读材料
  (投影)
1983年4月25~30日,受强寒潮影响,我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遭受雪灾、风灾、雹灾、冻灾,造成40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倒塌房屋400多万间,死亡1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从以上材料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寒潮危害。那么寒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寒潮形成原因:
  [点拨]: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寒潮的危害
  [引申]:寒潮最大的危害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对农作物而言,秋末暴发的寒潮和初春寒潮带来的大风和降温天气,容易使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晚秋作物和春播作物倒伏和受冻;在北方草原地区,暴风雪不仅覆盖草场而断绝牲畜食物来源,还会导致牲畜受冻死亡。此外,寒潮对电讯、交通等方面也有破坏作用。
  [课堂小结]自然灾害包括很多类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几种主要的气象灾害,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其他自然灾害。
  板书设计
  §1.2.1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一、气象灾害
  (一)热带气旋
  1.台风的形成和结构
  2.台风的分布及灾害
  (二)干旱
  1.干旱和和旱灾
  2.旱灾的特点
  (三)寒潮
  1.干旱和和旱灾
  2.旱灾的特点
  第二课时
  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一)地震
  说明:绝大部分地震都是构造地震
  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2、构造地震示意
  了解以下基本概念:
  (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3、震级与烈度
  (1)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注意:①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②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③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2)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注意:①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②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思考为什么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却有多个烈度?
  点拨:震级反映地震本身能量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由于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反映了地面实际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及地震波所通过区域的介质条件、地面建筑等多种因素有关,是根据地面受振动的各种现象综合评价的。所以同一次地震中受影响的各地区烈度不尽相同。
  4、造成的影响
  阅读
  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地震烈度的划分,了解地震造成的影响。
  5、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一致,因为二者都是地壳活动的产物,都是循着现在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带云集,呈带状分布。
  (二)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1)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2)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3)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泥石流
  (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3)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思考1.举出一些实例,说明人类在改造环境时(如掘取地下矿产资源,改造地形使其适应各类工程的需要),为什么有可能引发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点拨: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人类活动的加剧,日渐成为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人类活动包括采矿、工程开挖、蓄水排水、堆填加载、滥伐乱垦等,这些活动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条件,或者增加了灾害发生的物质条件,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和强度。
  2.想一想,哪些地区易发生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灾害?
  点拨: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地质地貌背景(包括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和方式、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等);水文气象条件(包括降水量、降水强度和流速);植被发育程度;人类活动强度。因此,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剧烈、岩层风化破碎、山体失稳、不良地质现象密集、正负地形高差悬殊、山高谷深、坡陡流急、气候干湿季分明、降雨集中并多局地暴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现代冰川(尤其是海洋性冰川)盘踞的高山地区,人类不合理活动频繁的山区,都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阅读
  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对比
  通过对图文的阅读,了解到:地震、火山、崩塌等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而洪涝、干旱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具有渐发性特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据有不同的时间尺度。
  三、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
  (一)洪涝
  1、两种类型:洪水和涝渍
  2、成因和多发地区
类型 形成原因 多发地区
洪水 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 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
涝渍 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 多发生在蒸发弱、排水不畅的低湿洼地。
两者联系 洪水和涝渍往往接连发生,在低洼地区很难截然分开。从气候因素看,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3、危害
  探究活动:说明洪涝灾害有哪些危害?
  点拨:直接危害有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间接危害有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秩序紊乱等。
  阅读
  通过阅读,了解以下知识:
  ①由于海气的相互作用,当海洋出现异常现象时会诱发严重的气候异常,进而引发洪涝。
  ②对全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海洋异常现象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③厄尔尼诺发生在东太干洋、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海海域。是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④“拉尼娜”指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
  (二)风暴潮
  1、概念: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2、两种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地区和特点
  发生季节 发生地区 特点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 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 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 春秋季节 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思考为什么季风区、江河下游平原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点拨: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季风区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引起洪涝灾害。河流中下游地区,通常汇聚了多条支流,水量较大,而且在地势低平处流速缓慢,因此多曲流、易淤塞,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阅读
  通过阅读,了解以下知识:
  ①自然灾害具有链发性特征。
  ②三种常见的灾害链:串发性灾害链、并发性灾害链和串发—并发性灾害链。了解了自然灾害的链发特点,在一种灾害发生时就能有效防御链发的其他灾害,从而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寒潮往往伴随着降温、霜冻发生;地震可能并发滑坡、泥石流、海啸、火灾等灾害;台风可能并发风暴潮、暴雨等灾害,进而引发海水污染、洪水、泥石流、内涝等灾害。
  课下探究:通过网络或书籍查阅其他水文灾害如海冰、海啸等的成因、危害。
  板书设计
  §1.2.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一、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
  (一)热带气旋
  (二)干旱
  (三)寒潮
  二、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一)地震
  (二)滑坡和泥石流
  三、洪涝、风暴潮等水文灾害
  (一)洪涝
  (二)风暴潮
  第三课时
  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说明:生物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在生物圈中,主要由生态系统失调产生的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
  (一)病害
  1、类型: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
  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
  2、病害发生的原因:
  ⑴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⑵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3、危害: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二)虫害和鼠害
  1、虫害的常见类型
  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
  2、鼠害及危害
  ①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
  ②危害: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
  3、虫、鼠害的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4、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①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
  说明:造成虫害增多的人为因素包括土壤水肥条件改善、大棚蔬菜的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等。
  五、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1、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
  通过图文结合,掌握以下知识:世界上有两大自然灾害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全球75%的火山、80%以上的地震、2/3的台风和海啸以及风暴潮等灾害都集中在这里。环太平洋地带是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地区,因此这个带上的灾害损失严重。二是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这里既是全球水旱灾害、风暴潮灾害、台风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又因为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成为世界上山地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2、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
  阅读
  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以下知识:
  ①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群发和群聚现象。
  ②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貌的突变区、不同气候带的边缘地带往往是自然灾害群聚的地区。
  ③太阳活动的极值期、地球自转速度急变期、地球各圈层变化激烈的时期都是自然灾害群发的时期。
  认识了自然灾害时间上的群发规律和空间上的群聚规律,可以在减灾中明确自然灾害的多灾期和多发区,从而更有效地防灾减灾。
  思考
  查询资料,在下表中填写亚洲、非洲、北美洲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及其主要分布国家,比较各大洲自然灾害特点。
  点拨
大洲名称 自然灾害特点
亚洲 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主要有地震、干旱、洪涝、台风、热浪、寒潮、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在灾害分布广泛,灾害损失巨大。其中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印尼等国灾害频繁。
欧洲 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低温灾害特别是雪灾比较严重。
非洲 灾害类型较少,以旱灾为主,旱灾引发蝗虫灾害。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引起严重的土地退化、沙漠化现象。旱灾主要分布于热带草原地区。
北美洲 自然灾害类型齐全,地震、龙卷风、飓风、洪涝灾害突出,损失严重。西海岸主要为地震、火山灾害;东、南部龙卷风、飓风突出;中、南部洪涝灾严重。
南美洲 自然灾害类型相对较少,以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灾害为主,集中分布在西海岸的智利、哥伦比亚、秘鲁等国。
大洋洲 大陆内部气象灾害较多,岛屿多火山、地震灾害。
 
  活动:
  围绕我国或国外近年来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搜集资料,编写一份手抄报。
  (提示: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收集资料或收集报刊、书籍资料。注意要提醒学生收集的自然灾害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并且案例应当有利于理解某自然灾害的成因或危害,多个案例可以显示出自然灾害的特征。然后分小组,编写手抄报,互相阅读,还可评比。)
  板书设计
  §1.2.3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四、病害、虫害和鼠害等生物灾害
  (一)病害
  1、类型
  2、病害发生的原因
  (二)虫害和鼠害
  1、虫害的类型
  2、鼠害及其危害
  3、虫害和鼠害的特点
  4、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
  五、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
  1、世界上两大自然灾害带:
  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
  二是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2、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
  高二地理选修5湘教第一章教案: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教具:自制图片、示意图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生态建设:
  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例如,修建水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局部地区的水循环,减轻早涝灾害的发生;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了解以下知识:修建水库能够在汛期削减洪峰,枯水期补充河流水量,起到调节径流年内分配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期发生旱灾的可能和强度。
  2、生态破坏:
  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导致多种自然灾害频发。
  例如,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造成水上流失和风蚀沙化,就会使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并由此诱发地震或塌方;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酸雨、赤潮等。
  说明:人类活动很难改变致灾因子的风险程度,但是人类可以增加对致灾因子风险的认识,进行一定的预测,也是有利于防灾减灾的。
  阅读
  通过对材料的阅读,认识到:虽然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等具有随机性,人类还无法控制,但是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都具有自身的规律,理论上是可以认知和预测的。准确认识灾害的前兆,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可以大大减轻灾害程度。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1、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案例①
  通过案例学习,理解以下内容:
  提高自身的灾前防范意识、掌握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能够减小自身的易损程度,有利于减少自然灾害中的人员伤亡,这是非常有效和重要的减灾手段。
  2、社会经济活动有可能改变灾情。
  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灾害中的易损性不同,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方式有可能改变灾情。
  深圳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洪水的影响
  该流域从1980年到2000年间,大面积的耕地、林地、灌草地转变为城镇用地,而且城镇用地建筑密度加大。同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对应区域的洪水流量明显增大,而林地保留较好的西部地区洪水流量则无大的变化。可以看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洪水流量大小的区别,即随着城市用地迅速扩大,耕地、林草用地减少,直接导致洪水径流的增加,加重城市的洪水灾害。
  3、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案例②
  通过对案例②的阅读学习,了解:
  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灾情。说明,工程措施对于受灾体易损性的改变作用明显,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人类活动可能增加或减少受灾体的易损性,进而改变灾情大小。人类活动对灾情具有“放大”或“缩小的作用。
  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一般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建设防灾系统,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救援,恢复灾区的生产生活,“缩小”灾害影响。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时局动荡、人心失稳的地区,往往减灾不力,“放大”灾害效应,进而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天灾人祸并行,引起巨大灾难。
  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在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例如,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就可“放大”区域灾情,而人类活动迁出高风险区就会“缩小”区域灾情。
  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机制
  通过图示说明: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如建房、耕作等)强度和范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越大,则灾情放大;反之则灾情减小。人类的活动,有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小灾大害。
  思考
  为什么说人类合理利用土地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点拨:可以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条件,从而减少灾情损失。例如,我国的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改善植被条件,直接或间接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少灾情损失;退田还江湖、平垸行洪,不侵占行洪区(高风险区),避免了受灾的可能;改善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宜区域农业资源条件的作物,可以减少遭受旱涝灾害、病虫害的可能;合理利用草场,可以减少草场退化、鼠害。
  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1、地质时期发生过大规模的“灾变”。
  2、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活动和发展水平不同,自然灾害的成灾特点和损失情况也不尽相同。
  3、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活动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在扩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受灾体特征、灾情水平、减灾能力随之改变;而灾情大小决定于灾种(灾强)、受灾体、减灾能力的变化;因而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成灾特点是不同的。
  思考分析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影响到人类的灾害种类分别有哪些?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区别?
  点拨: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从以畜牧业、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服务业经济为主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程度逐渐加深、范围增大,活动范围从地表向地下和空中、从陆地向海洋发展,资源利用从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向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自然异变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即更多种的自然灾害影响到人类。在原始社会,影响人类的灾种主要是地震、滑坡、泥石流。到农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洪涝、旱灾、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等。到工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赤潮、海水入侵、海冰等。
  课下活动:配合“世界防灾日”,出一期板报。
  (提示: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69页的阅读材料“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向学生介绍过去几年减灾日的主题及其内涵,要求每个学生围绕主题写出个人对于自然灾害及减灾主题的认识、理解,挑选好的短文,出一期板报。)
  板书设计
  §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生态建设: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2、生态破坏:致使环境更不稳定
  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1、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2、社会经济活动有可能改变灾情。
  3、建设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
  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
87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