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2)
地理必修3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四)
1、农业发展
[答题思路]
关于农业的考点大致包括四类:①农业生产类型的空间布局(重点记忆美国和我国东北地区,书本P63--65);②农业发展条件对比和分析(答题方法第1页已作介绍)
③农业发展策略
确定发展策略的核心思想就八个字“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首先立足试题材料,分析试题考查区
域可能存在的气候类型和地貌类型,再根据不同的气候类型区和地貌类型区确定相应的农业生产类型,如:河口三角洲、宽敞河谷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区,一般发展耕作农业;高原及降水较少的平原区,一般发展畜牧业;山地丘陵,一般发展林业和特色农业(立体农业)。 提高农业效益的措施一般包括:提高机械化程度;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开发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
④农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发展问题]
农业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一般包括:过度放牧、农垦引起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盐渍化;破坏坡地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围湖造田导致湿地减少;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污染水体。
[针对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滴灌、注意排水;保护植被,种树种草;退田还湖;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农业效益低的措施
①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商品率;②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态化、规模化生产;③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或兴修水利工程);④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⑤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⑥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⑦政策扶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2、工业化与城市化
[发展条件]
参见课本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P71—72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的两个阶段]P72-73
[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P75
[发展问题]
工业化与城市化可能存在的问题一般包括:①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低,升级困难;②城市规划与建设落后;③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④大面积占用耕地、林地。
[针对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若重工业基地则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②若轻工业基地则促进设备工业、能源工业等重工业的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③加强城市管理和统一规划,促进基础设施建设;④严格控制“三废”排放,加强治理污染和恢复、保护生态环境;⑤构建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⑥城市建设推广新型透水材料,减少城市的自然灾害(如内涝)。
3、区域经济合作
[可能考点]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的原因和影响 (参考书本P88和P94-100)
[答题思路] 不论是原因还是影响分析都应该包括两个方面:调(迁)出地和调(迁)入地。对于资源跨区调配原因则需分别分析两区域的资源分布状况和需求状况;对于产业转移原因则需分别分析两区域的劳动力状况、交易成本、市场状况。
对于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的影响,则需分别分析对调(迁)出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以及对调(迁)入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别有什么影响?
发展中国家(或转入地、转移对象国):
①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 ②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的加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改变区域地理景观,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污染。
④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发达国家(或转出地):
①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③改变区域地理景观,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④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不可引进污染严重的产业,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持续发展。 ②引进开发期和增长期的产业,引进附加值高的产业,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③避免同一种产业在同一区域过度集中,形成恶性竞争
④注意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轻重工业比例适当,要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⑤加强技术投入,加大对产品的设计、研发,培育自主优秀品牌
⑥加强员工技术培训,提高产品质量
⑦加强市场营销,努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五)
一、文综地理综合题主要题型:
(1)填空式综合题:识记、判断、计算等。要求:答案唯一,表达精确,切忌大包围。
(2)简答式综合题(可分为三种类型),即:
A.描述性简答题:特征、分布、规律等
B.阐释原理的答题:成因分析、分析评价、区位分析、区域比较等
C.开放型答题:问题措施、看法建议等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六)
综合题主要答题思路类型可分:
(1)特征描述;(2)成因分析;(3)总结规律;(4)分析评价;(5)区位分析
(6)问题措施;(7)区域比较。
地理综合题常规答题思路整理
一般地按“宾语”可将地理综合题归纳为:
(1)原因、成因(自然、人为) (2)条件(有利、不利)
(3)影响(正面、负面) (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技术)
(5)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或环境) (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管理)
(7)评价 (积极(有利)、消极(不利)) (8)要素(总量、结构)
(9)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全局包括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七)
A.审题----要求:定问题、定中心、定角度
做法:(1)三审:一审主题、二审材料、三审题分;(2)画出关键词;(3)提取题目相关信息。
B.组织答案----要求:套路化、具体化、规范化
C.书写表述----要求:点列式、述语式、工整式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
(1)回答成因或因素类问题都要往两个大的方面去想,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
自然因素包括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压带和风带、大气环流、地形、气候(光热水)、河....
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资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等;
人为因素包括人口、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策、资金、工农业基础、历史等。 ....
(2)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
(3)回答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
如:南水北调的影响(以东线为例)
积极:①社会效益 改善受水区投资环境,缓解争水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②经济效益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受水区的经济发展 ③生态效应 美化受水区生存环境,控制受水区地面沉降趋势
消极:①长江径流量减少,影响下游水质 ②水量减少,影响航运 ③影响江淮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 ④易造成沿线土壤盐碱化 ⑤长江自净能力降低
河流开发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
积极:①拦蓄洪水 ②发电 ③航运 ④城市供水 ⑤农业灌溉 ⑥旅游 ⑦淡水养殖 ⑧调节库区气候 ⑨调节河流径流 ,⑩下游泥沙含量减少,减少河床淤积
负面影响:①淹没农田 ②居民迁移 ③水库淤积 ④诱发地震 ⑤地下水位变化 ⑥水库富营养化 ⑦影响水生生物生长 ⑧导致水库周边生态环境恶化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八)
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
问什么就答什么,有什么就答什么。当然,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答题时尽量结合题目所给的图上信.息或资料作答。 .......
如:云贵高原和广西为什么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丰富?
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②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的地表水渗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
如:长江中上游大坝选址为何在峡谷地区 ①峡谷地带,工程量小,蓄水条件好; ②峡谷地区,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③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支流多,径流量大,冬季不结冰 ④库区地质条件稳定
如:读我国某省河流分布图,试描述该省河流特征。
水系特征:①河流众多;②河流短小;③流域面积小;
④河网密度大。
水文特征:①水量丰富;②落差大,水能丰富;
③径流(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夏汛为主);④含沙量小;⑤无结冰期。
如: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该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义? ①在峡谷地区修建水电站,利用水库发电、养殖、灌溉、旅游、防洪等;
②在低山、丘陵发展林业和牧业;
③在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种植粮食作物或者花卉蔬菜)
④积极发展交通,加速城镇化、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②使农产品多样化,增加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③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④为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原料和保障,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
地理必修3 最全期末知识点汇总(九)
1、季风气候——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不利: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
2、地中海气候——利: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烈,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不利:雨热不同期——解决灌溉。
3、温带海洋气候——降水有余、光热、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但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
4、温带大陆性气候——利: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不利:降水量不足——形成干旱——解决灌溉水源。农业生产的一般规律
(1)水热配合好的平原、三角洲地区——种植业→充分利用水热资源
(2)多数山区——发展林业→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半干旱、半湿润草原地区——发展牧业→垦荒种田会引起土地荒漠化
(4)降水丰富、河湖较多的地区——适宜发展养殖业,不能围湖造田→阻塞水道,洪水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