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选修5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
陈哲凡673由 分享
高二地理教材有分湘教与其他版本,选修5的同步练习题也随之有些不同。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二地理湘教选修5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一、 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①滑坡、泥石流 ②台风 ③火山 ④洪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
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D.地震-山崩-泥石流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3-5题。
3.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4.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5.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2008年9月上旬,飓风“古斯塔夫 ”、“汉娜 ”、“艾克’”和“约瑟芬”排着队穿越大西洋,向加勒比地区和美国东南沿海袭来,使途径地区遭受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结合图,回答6~9题。
6.以下能反映飓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
7.对飓风进行监测预报的主要手段是( )
A.GPS B.GIS C.RS D.雷达
8.减轻飓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监测预报 ②限制工业生产规模 ③保护和恢复原有湿地
④加固海岸堤防 ⑤修建水库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2009年10月27日开始至11月初,冷空气分别从内蒙古和新疆开始影响我国,这两股冷空气于10月31日“会师”并大举南下,横扫了青藏高原外的全国其他大多数地方。这是今年我国北方和中东部的首次寒潮。回答9~10题。
9.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
10.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 )
A.甲型HINI流感会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B.交通事故减少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11~13题。
11.关于5月12日汶川地震,叙述错误的是( )
A.释放的能量约为6级地震的900倍
B.北京高楼居民比底层居民更能感觉震动
C.震源较浅是破坏程度大的重要因素
D.与通海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同属一个地震带
12.关于人类活动与地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的原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B.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震多为破坏性地震
C.发生在海底的地震不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D.人类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
2004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在当地政府的努力救援下,62名游客全部脱离危险,被安置到安全地段。完成下列13~15题。
13. 从地形要素看,右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4.图为一段等高线地形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泥石流路线,若此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甲、乙、丙、丁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的点是( )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
16.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 )
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
③狂风 ④大雨或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森林鼠灾在我国下列哪些地区危害最重( )
A.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 B.东北东部、华北大部、西北
C.东北东部、华北中部、西北 D.东北中部、华北北部、西北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图完成18~20题。
18.冰岛位于( )
A.极地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西风带 D.副热带高压带
19.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20.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 )
A.雷暴频发 B.严重缺氧 C.有大量可燃气体 D.火山灰浓度大
21.有关世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很大,但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的时空不同,产生的损害程度也可能大不相同
B.从总体状况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并无多大差异
C.与灾害发生次数的情况相呼应,世界各大洲中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当属非洲
D.对各地区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也有一定差异,欧美主要表现为台风、干旱和寒潮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22~23题。
22.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23.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 C.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D.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25.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寒潮、洪涝、干旱极其严重,这主要是( )
A.幅员广阔,纬度跨度广
B.多山的地形,气候复杂
C.地势西高东低,海洋气流极易深入
D.独特的地理位置,强大的季风环流
二、综合题(50分)
26.(12分)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4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4分)
27.(9分)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 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多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
(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四川灾区该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4分)
28.(19分)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闸、地点和震级.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压拆除。
材料4:
(1)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8分)
(2)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板块、 板块、 板块的交界
处。从材料1和材料2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8分)
(3)(3分)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9.(10分)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过境A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4分)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6分)
二、 综合题(50分)
26.(共12分)
(1)②区 (2分)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2分)?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2分)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2分)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4分)
27.(共9分)
(1)西南地区。(1分)
(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土层松动。(4分)
(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如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
28.(共19分)
(1)
(2)印度洋(2分)、亚欧(2分)、美洲(2分);广泛性、突发性、频发性、群发性和破坏性(2分,任答两点即可)。
(3)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1分);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1分);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1分)。
29.(共10分)
(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2分);风速先增大后减小(2分)。
(2)A地:风暴潮(2分);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2 分)。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2 分)(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高二地理湘教选修5同步练习题:
第Ⅰ卷(共50分)一、 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①滑坡、泥石流 ②台风 ③火山 ④洪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
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D.地震-山崩-泥石流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3-5题。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4.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5.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6.以下能反映飓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
A.GPS B.GIS C.RS D.雷达
8.减轻飓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加强监测预报 ②限制工业生产规模 ③保护和恢复原有湿地
④加固海岸堤防 ⑤修建水库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2009年10月27日开始至11月初,冷空气分别从内蒙古和新疆开始影响我国,这两股冷空气于10月31日“会师”并大举南下,横扫了青藏高原外的全国其他大多数地方。这是今年我国北方和中东部的首次寒潮。回答9~10题。
10.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 )
A.甲型HINI流感会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B.交通事故减少
C.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8级地震。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北京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11~13题。
11.关于5月12日汶川地震,叙述错误的是( )
A.释放的能量约为6级地震的900倍
B.北京高楼居民比底层居民更能感觉震动
C.震源较浅是破坏程度大的重要因素
D.与通海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同属一个地震带
12.关于人类活动与地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的原因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B.人类活动诱发的地震多为破坏性地震
C.发生在海底的地震不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
D.人类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
2004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在当地政府的努力救援下,62名游客全部脱离危险,被安置到安全地段。完成下列13~15题。
13. 从地形要素看,右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救护直升机停靠在山顶H处,被困游客位于甲、乙、丙、丁四点中某一位置,则救护人员能够直接观测到的点是( )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
16.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 )
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 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
③狂风 ④大雨或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森林鼠灾在我国下列哪些地区危害最重( )
A.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 B.东北东部、华北大部、西北
C.东北东部、华北中部、西北 D.东北中部、华北北部、西北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图完成18~20题。
A.极地高压带 B.副极地低压带
C.西风带 D.副热带高压带
19.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20.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 )
A.雷暴频发 B.严重缺氧 C.有大量可燃气体 D.火山灰浓度大
21.有关世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很大,但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的时空不同,产生的损害程度也可能大不相同
B.从总体状况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并无多大差异
C.与灾害发生次数的情况相呼应,世界各大洲中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当属非洲
D.对各地区造成重大损失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也有一定差异,欧美主要表现为台风、干旱和寒潮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22~23题。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23.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 C.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D.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25.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寒潮、洪涝、干旱极其严重,这主要是( )
A.幅员广阔,纬度跨度广
B.多山的地形,气候复杂
C.地势西高东低,海洋气流极易深入
D.独特的地理位置,强大的季风环流
二、综合题(50分)
26.(12分)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4分)
27.(9分)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1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四川灾区该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4分)
28.(19分)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压拆除。
材料4:
时间 | 震级 |
震源深度 (km) |
首都距震中距离(km) | 伤亡情况 | |
海地 | 2010年1月12日 | 7.3级 | 10 | 16 | 伤亡约55万 |
智利 | 2010年2月27日 | 8.8级 | 60 | 320 | 伤亡近千人 |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 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 |
处。从材料1和材料2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8分)
(3)(3分)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9.(10分)下图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该台风在A、B两地引发的主要次生灾害有何不同?说明B地预防这些次生灾害的工程措施。(6分)
高二地理湘教选修5同步练习题答案:
一、 选择题(50分)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D | D | A | B | C | D | C | C | B | D | D | D | B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A | C | A | B | C | B | D | A | A | C | D | D |
二、 综合题(50分)
26.(共12分)
(1)②区 (2分)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2分)?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2分)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2分)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4分)
27.(共9分)
(1)西南地区。(1分)
(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地震导致岩石破碎,土层松动。(4分)
(3)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减少大型工程(如开矿、修路等)对山体的破坏;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答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
28.(共19分)
(1)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 图中所示地震发生地的数码 | 分值 |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 ①②③④⑤ | 4分 |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 ⑥ | 4分 |
(3)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1分);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1分);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1分)。
29.(共10分)
(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2分);风速先增大后减小(2分)。
(2)A地:风暴潮(2分);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2 分)。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2 分)(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