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小学学习方法 > 二年级方法 > 二年级语文 >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最大的书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最大的书教案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最大的书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最大的"书"》课文告诉我们: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眼里,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最大的"书"》教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最大的"书"》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朗读指导法。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的最大的书都有哪些?

  但是大自然中还有比它更大的书?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读故事〈最大的书〉

  二、初读识字。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欢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因为他懂的东西多。(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如,宝藏、矿物。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第 二 课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看一看这世界上最大的书。板书课题。上节课中,小朋友们解决了一个问题“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还记得吗?谁能再说说理由。小朋友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最大的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做什么?我们这节课呀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朗读感悟

  1.读中学。

  (1)自由读。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的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些什么,学到些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用不同的符号画出他和叔叔的对话。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么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合作演一演。

  (2)集体评一评。哪个角色演得好?为什么?

  4.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三、积累运用

  1.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学生自主填好后,可以开展组词游戏。如:宝石--石头  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四、实践活动

  1、交流自已找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最大的"书"》教案2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以“热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主题来整合教材,学生在见识了《古诗两首》美丽的自然景观和《雷雨》变幻的自然现象之后,《最大的“书”》又带着他们去发现大自然的秘密。文章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小品文,以地质队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贯穿全文,语言简洁,描绘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爱思考、爱探索的孩子——川川。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岩、册、厚”等生字。图文结合,理解“地质勘探队员、雨痕、波痕、矿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的用法。

  3、感受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文本的表达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地质的图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大家手中都有一本语文书,书里有些什么?(文字、图画)我们读着这样的文字,看着这样的图画,能学到什么呢?(知识、本领)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21课,来读一本特别的书。然后板书课题“最大的‘书’”。

  二、检查预习,读文学字。

  1、课题质疑: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双引号呢?

  “岩”是本课需要会写的生字,老师一边板书一边指导“岩”的写法。请同学们看这个“岩”字,猜一猜它的意思吗?(汉字多有趣呀,根据字的意思造出了这个字,看着这个字就能猜出它的意思。)

  2、认读词语

  “地质勘探队员 煤炭 矿物 宝藏”

  地质勘探是一种特殊的工作,地质勘探队员的任务就是翻山越岭,到处寻找可以那些有开采价值的矿,比如煤矿,铁矿,金矿等宝藏然后报告给国家的地质部门,再由国家组织进行开采。中国有一个最著名的地质学家叫李四光,就是他在不断寻找中发现了黑龙江的大庆油田,从此结束了中国只能从外国购买石油的历史,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读完词语后出示含有“煤炭”和“宝藏”的句子检查朗读:

  “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3、检查朗读

  三、读好对话,体会表达

  1、第一组对话,明白是“什么书”:

  学生分角色朗读川川和叔叔的第一组对话,重点指导朗读叔叔说的这句话:

  (出示句子)“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让学生读后回答:这句话中,叔叔把岩石比喻成了什么?知道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再出示把问号改成句号的陈述句:“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和原句比较读。句子的语气是肯定的,但是句子末尾却用的是问号,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反问句。引导孩子们在比较重揣摩、练读。

  这句话中有两个生字。(册、厚)出示“册”字,先让学生拼一拼,读一读,再回忆一下,在哪见过它。试着给他找找朋友。画册,相册。接着指导书写“册”字,相机出示课件介绍:在古代,还没有发明纸,所以古人就把字写在了一条一条的竹简上,然后用线穿起来,你看,“册”这个字多象呀!要不然人家会说,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呢!

  学习“厚”字,理解厚厚的。并拓展:还可以说厚厚的什么?它的反义词是什么?同时指导孩子们写好这个半包围的字。强调这个字的笔顺,巩固竖撇的写法。

  2、第二组对话,了解“书的内容”

  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这组对话,体会人物的感情和语气。尤其是勘探队员的这句话,让学生从句末的感叹号体会人物的自豪之情。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引导学生从“脚印、足迹”这组近义词中体会作者用词的不重复和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这句话中有“雨痕” “波痕” 两个较为抽象的词语,可先让学生自己说说怎么理解,然后出示逼真、形象的图片帮助孩子们理解,再进行拓展:你能说出哪些类似的词语?(如:泪痕、伤痕,疤痕,车痕……)学生在这样的拓展中明白了痕就是事物留下的印迹。

  而后进行一个句式的转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岩石这本大“书”中的字就是(雨痕)(波痕)(矿物),画就是(树叶)(贝壳)(小鱼)(板书:字 画)

  3、第三组对话,研究“书的成因”

  (出示这段文字)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了,这里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让学生找出这段文字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在很久很久以前、后来、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慢慢。)

  抓住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试着读好这句话,在读中感受形成时间的漫长,想象这里曾经发生的一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第四组对话,知道“书的作用”

  这里一方面指导学生抓住句中的感叹号读出人物的感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刨根问底”。

  川川为了弄清楚这本岩石书,向叔叔一个接一个一连提了六个问题,想要把问题都弄懂,这就叫刨根问底。还可以怎么说?打破沙锅问到底。

  对于这里生字“刨”,适时进行一个识字小归类,看到“刨”字,老师想起了我们学过的一首识字儿歌“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那么看到“刨”字,也接着给儿歌编一句,“有刀把土刨”刨土,刨坑。这样随文识字有机地理解了“刨”的音形义。

  文中最后川川的一句话:“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让学生“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在猜想中也能体会川川对这本大“书”的浓厚,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其实,在大自然中,不仅岩石是一本书,还有什么也是藏着奥秘的书呢?接着再引发学生横向思考,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花鸟虫鱼就是一本本神奇、有趣的书!大自然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第二课时

  写字指导,完成基础训练。

↓下页更多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最大的"书"》教案↓

  

311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