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2)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2、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3、会写“哄、喝”两个生字,并掌握如何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
【教学准备】
1、杯子、水、尺子、鸡蛋。
2、课件。
3、奖状、王冠、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铅笔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发明了自动铅笔;扇子扇风很费力,于是人们发明了电风扇、空调。每一种发明和发现,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
2、出示鸡蛋,思考:一只熟鸡蛋和一只生鸡蛋,用同样的力,在同样的地方,同时旋转两只鸡蛋,谁先停?
3、板书课题:13、动手做做看
二、学习课文
1、评选“故事王”,教师出示王冠,并说明评选要求。
2、指名讲故事。
3、全班投票评选“故事王”,并授给王冠。
4、教师出题:我会连,学生思考后发言,并说明为什么这么连。
5、出示插图,观察表情,给伊琳娜配音。
6、指名表演,并请大家给表演者配音。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实践
1、出示问题:把尺子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从杯子外面你会看到:
①尺子和尺子上的字变大了。
②尺子和尺子上的字不变。
2、学生选择,把奖状发给动手做的小朋友,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
3、学生实验,提出要求。
4、汇报观察结果。
四、教师总结
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不仅要动脑思考,还要动手实践,做生活的有心人……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动手做做看》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本课生字较少,要放手让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生活实践,自主选择识字方法。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相互启发,教师适当予以点拨。
1、自主识字:
自主选择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识字:
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3、识字方法引导:
⑴换偏旁识字:慢──漫、篇──骗
⑵偏旁归类识字:哎、哄
⑶利用形声字特点识字:琳、娜
⑷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
⑸编字谜识字:士兵的心(志)
4、写字指导: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写字教学时,可以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示范后,可以先让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位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来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边原来不是“良”!“提、题”二字中虽然都有个“是”字,但两个字的结构不一样,“提”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教师给以鼓励、总结、概括,再引导学生书写。
二、朗读感悟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却富有情趣,给人以启迪。伊琳娜的情绪随着故事的展开、发展而变化。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以“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明确伊琳娜情绪波动的原因,不仅能较好地朗读课文,更有利于使学生了解到伊琳娜是亲手实验才发现了科学家的话是不对的,便于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可用伊琳娜撅着嘴巴生气和面带微笑两张头像为媒介,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1、出示生气和微笑两张头像,带着“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和“为什么又笑了”两个问题,自主读书思考。
2、读出写伊琳娜生气和微笑的有关段落,说说对上面两个问题的理解。
3、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好小朋友、妈妈说的话。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4、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说的话,了解他这样做的用意,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注重实践,不要迷信权威。
5、再整体读课文,想想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以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三、积累运用
本文语言平实,要把引导积累运用与朗读感悟融合在一起,不可孤立地进行训练,这样既有助于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有助于内化积累、正确运用。
1、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⑴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⑵反复读这个句子,用它随时提醒自己。
2、“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⑴用恰当的语气读这句话。
⑵结合上下文理解“哄骗”。
⑶假如你是伊琳娜,你能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吗?
四、实践活动
1、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2、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