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北美洲知识点
北美洲是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位于西半球的北部,是北美大陆最重要的区域地理,也是高中区域地理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区域地理北美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区域地理北美洲知识点(1):地理环境
1.范围
大陆东至圣查尔斯角(西经55°40′,北纬52°13′),南至马里亚托角(西经81°05′,北纬7°12′),西至威尔士王子角(西经168°05′,北纬65°37′),北至布西亚半岛的穆奇森角(西经94°26′,北纬71°59′)。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外,还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
2.面积
总面积为2422.8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3.地形分布
大陆海岸线长约6万千米。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南半部海岸较平直。半岛总面积约为210万平方千米。岛屿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其中格陵兰岛为世界最大岛。
全洲平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4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58%,平均海拔约为700米。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
4.三大地形区
东部为山地和高原:圣劳伦斯河以北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为300~500米。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沿大西洋有一条狭窄的海岸平原,西侧逐渐下降与中部平原相接。
中部为大平原:位于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哈德逊湾,南至墨西哥湾,纵贯大陆中部。平原北部多湖泊和急流,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
西部为山地和高原:属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从阿拉斯加伸展至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条平行山脉,由东至西为:落基山脉、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岭-内华达山脉、加拿大西部沿海岛屿-美国海岸山脉,其中阿拉斯加山脉中的麦金利峰海拔6194米,为北美洲最高峰。东部山脉和中部山脉之间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南部的死谷低于海平面86米,为西半球陆地的最低点。
区域地理北美洲知识点(2):气候特点
北美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北部在北极圈内,为冰雪世界。南部加勒比海受赤道暖流之益,但有热带飓风侵袭。大陆中部广大地区位于北温带。由于所有的山脉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从太平洋来的湿润空气仅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来的冷空气可以经过中部平原长驱南下;从热带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也可以经过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气候很不稳定,冬季时而寒冷,时而解冻,墨西哥湾沿岸的亚热带地区,冬季也会发生严寒和下雪的现象。
北美洲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的3/4;整个北极群岛(北美大陆以北、格陵兰岛以西众多岛屿的总称)及格陵兰岛的大部分地区都低于-32℃,格陵兰岛中部低达?0℃,成为西半球的寒极区。夏季全洲普遍增温,最热月(7月,沿海多为8月)平均气温格陵兰岛中部为0-3℃,成为北半球夏季最凉的地区;其余广大地区都在0-32℃之间,其中20℃以上的地区约占全洲面积一半以上,30℃以上的地区面积较小。美国西南部的死谷,极端最高气温曾达56.7℃,为全洲最热地区。
北美洲东部地区降水较多。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的东南部、美国的东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500-300毫米;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的太平洋沿岸高达2 000毫米以上,为北美洲降水最多的地区;佛罗里达半岛、落基山脉东麓及大平原、育空高原年降水量25000毫米;加勒比海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区域地理北美洲知识点(3):地质地貌
地质基础
构造基础及其形成北美大陆的地貌结构自东向西主要表现为三大纵列带:东带为阿巴拉契亚高地,中带为劳伦琴低高原和中部平原,西带为科迪勒拉山系。中带的北部为劳伦琴低高原,发育于加拿大地盾,与中部平原的基底同属北美洲古老陆块,格陵兰岛以及北极群岛的大部分也属之。古老陆块的外围环列着阿巴拉契亚、科迪勒拉、东格陵兰以及因努伊特等山系,由板块的相互作用演变而成。
按板块理论,大陆开始时曾作为一些古老的小陆块存在,经过多次相互碰撞以及联合、分裂和再结合的大陆增生过程。太古代时,北美大陆曾有4个原始陆块,分居于相当现在的哈得孙湾南北一带,其组成岩石年代在25亿年以上,经过大陆增生过程,才结合成为巨大的古老陆块。在其形成初期,屡经造山运动,以后才趋稳定。它的北部自古生代以来,只经受过以上升为主的升降运动,古老的变质岩广泛出露,称为加拿大地盾;南部和西部在古生代的升降运动中以沉降为主,并间歇性地经受了海侵和海退,因而在前寒武纪基底上覆盖了平展的后期沉积,称中部地台。中部地台的东部以古生代覆盖层为主,西部在古生代地层上还广泛覆盖中生代地层。
地貌结构
东带
阿巴拉契亚高地属古生代褶皱带。其地貌特征和单元结构西南部与东北部不同。西南部由于构造上的差异,自东往西分为山麓台地、蓝岭、岭谷区和阿巴拉契亚高原4个地貌单元。山麓台地起伏和缓,西连蓝岭山麓,内侧海拔300~360米,向东倾斜,以“瀑布线”接沿海平原。蓝岭为一复背斜,其东西两侧有大规模的冲断层,地形崎岖。岭谷区有一系列平行褶皱和冲断层,地貌上表现岭谷相间的特征。阿巴拉契亚高原为一山前拗陷,地层近于平展,为海拔300~600米的低高原,但在河流深切地段,地面崎岖。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表现为一波状起伏的高地,相当于西南部的山麓台地,海拔约300~500米,向东、南倾斜。其他3个单元发育不完整,范围狭小。东北部广泛受到冰川作用的改造。
中带
劳伦琴低高原和中部平原劳伦琴低高原偏于大陆东北部,经长期陵夷,地势不高,大部分介于200~450米间。它在古生代以来的升降过程中以上升为主,但哈得孙湾一带却长期处于拗陷之中,第四纪大冰期又因冰川的重压而沉陷(大冰期后已有所回升),地势低下,并形成一个浅水海湾。其边缘地带特别是东和东南一带地势高仰,因而高原展现为一从边缘向哈得孙湾低斜的浅碟状地面。地表起伏和缓,只有一些浅丘高出地面十几至数十米。大冰期时本区处于大陆冰川中心地带,故地貌的具体细节,广泛受到冰蚀作用的改造。位于劳伦琴低高原东北岸外的格陵兰岛,除东、北岸为古生代褶皱带外,也属古老地盾,为冰川所覆盖,冰面海拔一般达2000米,冰层之下为一低高原。
墨西哥湾沿岸平原为近斯出露的海底,与大西洋沿岸平原相连,北起科德角,向南向西延伸,再东转至尤卡坦半岛,宽约100~4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地段海拔低于 120米。它由半固结或未固结的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沉积层组成,除局部地段外,向海缓斜。通过差别侵蚀,形成单斜脊与低地相间的带状起伏平原,这种形态特征比较典型地体现于墨西哥湾北岸的东西两段。
西带
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大陆西部,南北延伸,由一系列山脉、 山间盆地和高原组成。 海拔一般介于2000~3000米间;平均宽达800公里,最宽处为1600公里。主要形成于中生代下半期至第三纪,现仍在活动中。
山间高原和盆地介于落基山脉与西部山地之间,自北往南计有育空高原、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哥伦比亚高原、盆地与山脉区(其北部称大盆地)、科罗拉多高原和墨西哥高原等。育空高原位于阿拉斯加中部和加拿大西北部分地区,为一波状起伏的切割高原,第四纪大冰期时其中、北和西部未受冰川侵袭。不列颠哥伦比亚高原为一切割的熔岩高原,第四纪大冰期时为科迪勒拉冰川中心所在,分布有各种冰蚀和冰碛地貌。
西部山地分为内、外两带,隔以一道不相连续的沉降带。内带自北向南包括阿留申山脉、阿拉斯加山脉、加拿大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内华达山和加利福尼亚半岛山脉等,为一强烈褶皱、火成侵入与变质带,经长期侵蚀,花岗岩广泛出露。如内华达山脉,通过长期侵蚀和后期上升过程中所发生的断层和掀斜作用,表现为一自东向西倾斜的花岗岩断块山。此外,部分地段后来还受到火山喷出作用,如喀斯喀特山特别是南段即分布着一系列火山锥。外带北自阿拉斯加南岸的科迪亚克岛起,南至加利福尼亚半岛,主要为沿海岛山带及美国境内的海岸山脉。上述两山带间为一沉降带,形成一系列不相连续的海湾或谷地,如库克湾、皮吉特湾、威拉米特谷地、加利福尼亚大谷地和洛杉矶盆地等。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