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初一下册语文课文 邓稼先(2)

初一下册语文课文 邓稼先(2)

时间: 淑航658 分享

初一下册语文课文 邓稼先

  初一下册语文 《邓稼先》练习题:

  【积累·感知】

  一.给加点字注音

  可歌可泣___ 鲜为人知___ 鞠躬尽瘁___ 锋芒毕露___

  热泪满眶___ 马革裹尸___ 层出不穷___ 风悲日曛___

  二.据拼音写汉字

  至死不xiè___ 妇rú___皆知 平沙无yín___ péng___断草枯

  家喻户xiǎo___ 兽tǐng___亡群 燕然lè___功 常fù___三军

  三.词语填空

  当之无___ 死而后___ ___然不同 知人之___

  盖世无___ 德高望___ 公而忘___ 两___清风

  四.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仿写: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3.邓稼先的伟大贡献和崇高品质有哪些?

  4.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是“‘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2.“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3.摘录段中语句回答:

  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

  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

  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

  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

  4.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487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