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中考语文要灵活运用所积累的材料与写作方法。这是重点的重点,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看看七年级语文,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哦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下期中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

  默qì 愧zuò 妇rú 皆知 目不kuī 园

  亘( ▲ )古 憎( ▲ )恶 校( ▲ )对 锲( ▲ )而不舍

  2.请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名句。(10分)

  ⑴ ▲ ,弹琴复长啸。(王维《 ▲ 》)

  ⑵马上相逢无纸笔, ▲ 。( ▲ 《逢入京使》)

  ⑶ ▲ , ▲ ,

  ▲ ,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⑷《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

  ▲ , ▲ 。

  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6分)

  以诗歌的名义相聚,文字与鲜花一起( ▲ )。《春天读诗之夜》诗歌朗诵会在北京剧场华丽开场。第一个登场的还是西川,“开花就是解放!开花就是革命!一个宇宙的诞生不始于一次爆炸而始于一次花开!”53岁的西川,依旧激情饱满、节奏铿锵,一首气势磅礴、才情( ▲ )的《开花》,在他高昂雄厚的声音中传递到现场的每一个角落。连绵不绝的“开花”意象,渲染出春天蓬勃升腾的生机;一声声“开呀”,点燃了每位观众的内心。一张张兴奋起来的笑脸,让现场瞬间沸腾起来。就像朗诵会后,诗人廖伟棠所说:“西川太开放了,节奏感真好,年轻人都写不出这么‘狂’的诗来。”

  “春天读诗之夜”圆满落幕,三年来我们于山水之间,吟咏生命; ▲ ▲ ,

  ▲ ▲ ;于时代现场,萃取思想。以内心的声音,对抗这越发不美好的世界。就让每一个珍爱诗歌的人,将这份春意与诗情传递下去吧!

  ⑴为括号处 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生长 成长 肆放 肆意

  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⑶请根据上下文意和句式,为文中横线处仿写一句话。(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也有他称。他称中,除一般他称外,又有爱称、敬称等。

  C.《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的悲痛与愤慨,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

  D.杨绛的散文《老王》,围绕老王的生活遭遇展开叙述,表现社会下层劳动者艰辛的生活,以及质朴、善良、忠实的可贵品质。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问题。(17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5.甲文节选自《 ▲ 》一书,它是北宋 ▲ 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2分)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⑵即更刮目相待

  ⑶释担而立 ⑷但手熟尔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⑶以我酌油知之。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但当涉猎 但微颔之 B.大兄何见事之晚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 .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钱覆其口 D.但当涉猎 当世无双

  9.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乙文所阐释的道理可以用四字成语“ ▲ ”高度概括。(2分)

  (二)古诗词鉴赏。(3分)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写暮春的诗,这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像是知道春将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

  B.诗中的“杨花”是指杨树开的花,“榆荚”是指榆钱。这一句,表面看起来,是诗人对“杨花榆荚”的揶揄,其实是更深层 次的赞许。

  C.在诗人笔下,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了精灵。连那些“无才思”的杨花榆荚,也都纷纷飘落,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D.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语言轻灵,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 成11—13题。(6分)

  选段一

  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 A 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他的确睁开眼看了看,可是待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嘴里唧唧咕咕的不晓得说了些什么。 A 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

  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既心疼钱,又 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 A :“车呢?”

  选段二

  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 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要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他又恢复了他的静默寡言。一声不出的,他吃,他喝,他掏坏。言语是人类彼此交换意见与传达感情的,他没了意见,没了希望,说话干吗呢?除了讲价儿,他一天到晚老闭着口;口似乎专为吃饭喝茶与吸烟预备的。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拉车少卖点力气而多争一两个铜子,都使他觉到满意。他占了便宜,别人就吃了亏,对,这是一种报复!

  11.以上名著选段的作者是谁?选段①中人物A又是谁?(2分)

  12.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样?(2分)

  13.根据这两段文字的描述,可以看出祥子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17题。(8分)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 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 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 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4.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2分)

  15.“三哼经”是阿长对《山海经》的称呼,这与文中哪一句话相呼应?阿长买来《山海经》后,“我”又有什么表现?(用原文回答)(2分)

  16.作者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17.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对阿长的讨厌之情,结尾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叫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8—20题。(14分)

  评语

  ⑴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⑵“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⑶“来猜我的是什么?”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⑷“害群之马?”我说。

  ⑸“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⑹我刚刚看错了,是“焉”。“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⑺“你的呢?”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⑻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⑼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⑽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⑾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⑿一学期过去了。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⒀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⒁“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⒂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⒃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⒄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8.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试着概括。(4分)

  ⑴小学三年级时, ▲ ;

  ⑵十多年后, ▲ 。

  19.赏析文中两处划线句子。(6分)

  ⑴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

  ⑵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20.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4分)

  四、作文(65分)

  21.题目:(65分,含书写分5分)

  因为有人爱你,所以你是幸福的;因为有事可做,所以你是充实的。因为有坎坷,你学会了坚强;因为有失去,你懂得了珍惜……

  请以“因为有 ”为题, 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细节描写,有真情实感;③文体必须是记叙文;④字数600字左右;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8分)契 怍 孺 窥 gèn zēng jiào qiè

  2.(10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⑴独坐幽篁里;竹里馆 ⑵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⑶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⑷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6分)

  (2分,每空1分)⑴生长 肆意

  (2分)⑵一声声“开呀”,点燃了每位观众内心的热情。(或“点燃了每位观众的热情”。)

  (2分)⑶例:于闹市街巷,感怀人生;(句式正确,意思通顺即可。)

  4.(3分)C (第一辆车是被士兵抢走的)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5.(2分)《资治通鉴》 司马光

  6.(4分)(1)推托;(2)重新;(3)放下;(4)同“耳”,罢了。

  7.(6分)

  (2分)(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分)(2)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县的阿蒙 了。

  (2分)(3)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8. (3分)A 只(B.知晓;看到 C.认为;用 D.应当;处在某个时候)

  9.(2分)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多读书,有好处;或读书学习非常重要等意思对即可);熟能生巧

  10.(3分)B(“杨花”指的是柳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古诗中的“杨花”也都是指柳絮。)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

  11.(2分)《骆驼祥子》;虎妞

  12.(2分)祥子为多赚钱,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被暴雨淋坏了身子,大病一场;(1分)这辆车后来因妻子虎妞难产而死,为筹钱埋葬虎妞而卖掉了。(1分)

  13.(2分)由原来拼命拉车任劳任怨变得油滑消极、麻木潦倒、自暴自弃。(前后变化各1分,意思对即可)

  (二)

  14.(2分)以衬托手法(1分),表现长妈妈对“我”超乎常人的关爱和细致入微的照顾。(1分)

  15.(2分)她并非学者。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16.(2分)她的“神力”在于她愿意做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在于她愿意使“我”开心的事,在于她对“我”的关爱。

  17.(2分)欲扬先抑。表达了作者对阿长深切怀念之情。

  (三)

  18. (4分)(1)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给我了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后来我才知道是误 读。(2分)

  (2)我当了老师,尽量书写工整 ,不引起学生误读,并且收到了学生给我的评价。(2分)

  19.(6分)

  (1)运用了排比或者连续设问的修辞手法(1分)(答出一点即得一分),强调(1分)了我当时疑惑和急切的心情。(1分)

  (2)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1分)(答出一点得一分),生动地表现了他对我的厌恶(1分)及对老师评语的不满和失望。(1分)

  20.(4分)(1)“评语”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包含了小学时和十多年后两部分内容,如果改为“误读”,只涵盖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不够全面;(2)用“评语”作标题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误读”带有不积极的语言色彩,看似在批评老师的字迹不清。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通过老师的评语让作者获得了鼓励和进步,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引以为戒,其中也不乏对老师的感谢之情。(结合文章内容并把两个标题加以比较,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四、作文(65分,含书写分5分)

  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不包括书写分)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切入分控制在42分,均分拟控制在48分左右(不包括书写分)。

  一类卷: 54-60分(90—100)(以57分为基准分)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45—53分(75—89)(以49分为基准分)

  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卷:36—44分(60—74)(以39分为基准分)

  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36分以下(60分以下)

  或内容空泛;或结构残缺;或思路混乱;或语言极不通顺;或确属抄袭之作。

  书写(5分)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5分;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3-4分;卷面一般,字 迹清楚得1-2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不得分。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

  1. 下列各项中黑体字读音相同的是( ) (3分)

  A. 折损 折本 B. 亘古 更加 C. 惩罚 乘法 D. 真挚 炽热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奠基 慌急 妇孺皆知 推卸 B揩背 烦躁 慷慨淋漓 翮眼

  C竹篾 搁放 一泻万丈 婉转 D泛滥 趋避 颠沛流离 高梁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

  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D.《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明了阿长不懂文化,体现了鲁迅语言幽默风趣 的特点。

  4.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不可测的水域,无数的秘密等待人类去揭晓。

  B. 老李本来身体就不好,这大冷的天,又让他染上了风寒,他看起来面如土色,让我好生担心。

  C.我跟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却跑来向我兴师问罪,真是莫名其妙。

  D .无心之过,情有可原;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我厂这次的技术革新措施效果明显,不但降低了一倍成本,而且提高了百分之三十的收益。

  B.老师常常说:“同学们,学习是否取得进步,关键是你必须要努力学习。”

  C.小林找我诉苦说:“为了避免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再用手机作弊,学校居然安装了信号屏蔽设施!这下我可怎么办啊?”

  D. 韩国执意部署萨德系统的行为,不但遭到了全世界维护正义人们的谴责,而且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

  6.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3分)

  A、《骆驼祥子》是当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老舍把祥子写活了。祥子老实,健壮,坚忍,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最后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人物,如残忍霸道的刘四,大胆泼辣又有一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诈骗祥子的孙侦探。

  D、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在《骆驼祥子》这篇小说中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7.认真分析例句,仿写句子。(4分)

  人生需要准备,才会精彩。准备好我们的眼睛,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准备好我们的耳朵,才能听见动人的音乐; , ; , 。

  8.综合性学习(8分)

  学校准备在学雷锋活动月组织一系列学雷锋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你是学生会干部,为了配合此次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要求用到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表达清晰。(2分)

  (2)年级主任要在本年级搞一次学雷锋主题活动,请你参考下列例子再设计三个活动环节(3分)

  例:活动一:举办“雷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办“唱响雷锋精神”歌唱比赛

  (3)你所在的班级要举行“人人都是活雷锋”主题班会,你是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开场白(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9.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晚春》表现暮春时节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 , 。

  (2)《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是: ,

  (3)《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 ,

  (4)《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抒发诗人感情的诗句是 ,

  (5)你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古诗,请写一句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5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 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旦辞爷娘去 旦( )

  (2)万里赴戎机 戎( )

  (3)出郭相扶将  郭( )

  (4)双兔傍地走 傍( )

  11、《木兰诗》选自宋代 组织编撰的《乐府诗集》,它与 一起合称“乐府双壁”。 《木兰诗》里有两个成语是 , (4分)

  1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A.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一句话点明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赞美了将军英勇善战,为国捐躯,说明了战士们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战斗,是对木兰从军生涯的简单描述。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这句话表现了木兰不慕名利的高尚品质。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一句从侧面表现了木兰机智英勇的巾帼英雄形象。

  三、现 代文阅读(40分)

  老王(20分)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 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 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4.第一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15..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 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老王的什么性格?(4分)

  16“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4分)

  17. 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4分)

  18..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简要谈谈。(4分)

  秋天的心(20分)

  (1)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2)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辩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3)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4)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5)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 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6)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 的美。

  (7)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8)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9)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19.本文在开篇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请仔细阅读3-6段,用原文来说说作者笔下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1. 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4分)

  (1)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

  22. 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谈谈你的理解。(6分)

  23.我国的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欢秋天,本文就引用了很多关于秋的诗句,你还知道关于秋的诗句么?请写出一句。(不得照抄原文中的诗句)(2分)

  四.作文。(55分)

  有人说,认识自己其实是最难的事情。你了解自己的性格么?了解自己的能力么?了解自己的优 缺点么?了解自己真正的追求么?或者还有其他的很多方面,你 真正认识自己么?

  请以“这就是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6 CCDBCA 7.略。

  8.(1)略 (2)注意格式 (3)称呼问好(1分)自我介绍(1分)引入主题(1分)

  二.古诗

  9.(1)草树知春不久归,万般红紫斗芳菲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0. 早晨 战事 外城 靠近

  11.郭茂倩 《孔雀东南飞》 磨刀霍霍 扑朔迷离

  12.(A)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B.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分辨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13.B

  三.14.写作方法:对比。描写方法:动作描写。此处充分地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僵硬的毫无生气的病态。

  15. 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

  16. 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17. .①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18. 关键词:尊重、理解、关心、爱心、树立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等。(表述可以不同,合题意,有道理即可给分)

  19. 开篇两句诗,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引出下文,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0. (1)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2)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3)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4)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

  21. (1)汉族逐渐同化了平埔族,使他们有了“文化”,却远离了自然,平埔族后裔已经失去了感知自然、逍遥自在的心。

  (2)商业形态改变了人们对岁月的感知,春夏秋冬千篇一律,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22. 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失去了感知自然的情怀,(2分)进而失去了悠闲、谦卑、清明美丽的心灵,忙忙碌碌的生活会让人们不断地脱离自然,(2分)忙碌追逐过程中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这样会逐渐失去自我,被社会同化。(2分)

  23.略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阅读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

  1. 下列各项中黑体字读音相同的是( ) (3分)

  A. 折损 折本 B. 亘古 更加 C. 惩罚 乘法 D. 真挚 炽热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奠基 慌急 妇孺皆知 推卸 B揩背 烦躁 慷慨淋漓 翮眼

  C竹篾 搁放 一泻万丈 婉转 D泛滥 趋避 颠沛流离 高梁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B.《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出叶先生的精神风貌。

  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D.《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明了阿长不懂文化,体现了鲁迅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

  4.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不可测的水域,无数的秘密等待人类去揭晓。

  B. 老李本来身体就不好,这大冷的天,又让他染上了风寒,他看起来面如土色,让我好生担心。

  C.我跟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却跑来向我兴师问罪,真是莫名其妙。

  D.无心之过,情有可原;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我厂这次的技术革新措施效果明显,不但降低了一倍成本,而且提高了百分之三十的收益。

  B.老师常常说:“同学们,学习是否取得进步,关键是你必须要努力学习。”

  C.小林找我诉苦说:“为了避免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再用手机作弊,学校居然安装了信号屏蔽设施!这下我可怎么办啊?”

  D. 韩国执意部署萨德系统的行为,不但遭到了全世界维护正义人们的谴责,而且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

  6.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3分)

  A、《骆驼祥子》是当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B、老舍把祥子写活了。祥子老实,健壮,坚忍,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最后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骆驼祥子》还写了其他人物,如残忍霸道的刘四,大胆泼辣又有一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诈骗祥子的孙侦探。

  D、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在《骆驼祥子》这篇小说中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7.认真分析例句,仿写句子。(4分)

  人生需要准备,才会精彩。准备好我们的眼睛,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准备好我们的耳朵,才能听见动人的音乐; , ; , 。

  8.综合性学习(8分)

  学校准备在学雷锋活动月组织一系列学雷锋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你是学生会干部,为了配合此次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要求用到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表达清晰。(2分)

  (2)年级主任要在本年级搞一次学雷锋主题活动,请你参考下列例子再设计三个活动环节(3分)

  例:活动一:举办“雷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办“唱响雷锋精神”歌唱比赛

  (3)你所在的班级要举行“人人都是活雷锋”主题班会,你是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开场白(3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9.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晚春》表现暮春时节繁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 , 。

  (2)《逢入京使》中表现诗人对家乡亲人思念之情的是: ,

  (3)《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 ,

  (4)《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抒发诗人感情的诗句是 ,

  (5)你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古诗,请写一句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5分)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旦辞爷娘去 旦( )

  (2)万里赴戎机 戎( )

  (3)出郭相扶将  郭( )

  (4)双兔傍地走 傍( )

  11、《木兰诗》选自宋代 组织编撰的《乐府诗集》,它与 一起合称“乐府双壁”。 《木兰诗》里有两个成语是 , (4分)

  1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A.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这一句话点明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赞美了将军英勇善战,为国捐躯,说明了战士们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战斗,是对木兰从军生涯的简单描述。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这句话表现了木兰不慕名利的高尚品质。

  D、“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一句从侧面表现了木兰机智英勇的巾帼英雄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老王(20分)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中/华-资*源%库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4.第一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15..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老王的什么性格?(4分)

  16“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4分)

  17. 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4分)

  18..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简要谈谈。(4分)

  秋天的心(20分)

  (1)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2)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会数甲子”,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辩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文化”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3)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看天吃饭”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4)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5)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6)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7)秋天的美多少带点潇湘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8)我也喜欢韦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9)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19.本文在开篇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请仔细阅读3-6段,用原文来说说作者笔下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1. 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4分)

  (1)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

  22. 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谈谈你的理解。(6分)

  23.我国的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欢秋天,本文就引用了很多关于秋的诗句,你还知道关于秋的诗句么?请写出一句。(不得照抄原文中的诗句)(2分)

  四.作文。(55分)

  有人说,认识自己其实是最难的事情。你了解自己的性格么?了解自己的能力么?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么?了解自己真正的追求么?或者还有其他的很多方面,你真正认识自己么?

  请以“这就是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语文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6 CCDBCA 7.略。

  8.(1)略 (2)注意格式 (3)称呼问好(1分)自我介绍(1分)引入主题(1分)

  二.古诗

  9.(1)草树知春不久归,万般红紫斗芳菲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0. 早晨 战事 外城 靠近

  11.郭茂倩 《孔雀东南飞》 磨刀霍霍 扑朔迷离

  12.(A)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B.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分辨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13.B

  三.14.写作方法:对比。描写方法:动作描写。此处充分地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僵硬的毫无生气的病态。

  15. 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

  16. 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17. .①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18. 关键词:尊重、理解、关心、爱心、树立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等。(表述可以不同,合题意,有道理即可给分)

  19. 开篇两句诗,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引出下文,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0. (1)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2)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3)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4)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

  21. (1)汉族逐渐同化了平埔族,使他们有了“文化”,却远离了自然,平埔族后裔已经失去了感知自然、逍遥自在的心。

  (2)商业形态改变了人们对岁月的感知,春夏秋冬千篇一律,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22. 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失去了感知自然的情怀,(2分)进而失去了悠闲、谦卑、清明美丽的心灵,忙忙碌碌的生活会让人们不断地脱离自然,(2分)忙碌追逐过程中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这样会逐渐失去自我,被社会同化。(2分)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相关文章:

1.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七年级期中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

3.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4.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5.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4167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