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七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期末试卷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七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期末试卷

  努力,是成功的积淀;祝福,是成功的先决条件。自信的你在我的祝福下,定会在七年级语文期末考中摘取桂冠,努力吧朋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期末试卷,仅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期末试题

  一、积累运用(37分)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憧憬(jǐn) 雕镂(lòu) 磅礴(bàng) 执拗(niù)

  B.酝酿(liàng) 倔强(jué) 撷取(xié) 静谧(mì)

  C.称职(chèn) 干涸(gù) 邂逅(hòu) 自诩(yǔ)

  D.跻身 (jī) 恣情(zì) 和煦(xù) 发绺(liǔ)

  2.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么晚了你上哪儿去?”妈妈说:“马上就要吃饭了。”

  B.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C.每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叫什么名的鸟,转了几圈,就匆匆飞走了。

  D.我们学校种了很多花,有迎春、月季、桂花、梅花……等,花开不断。

  3.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B.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C. 虽然在争创文明城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长远的眼光看,我们的工作还任重道远。

  D.斯诺登曝光了美国情报监听的内幕,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4. 选择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A.中国梦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青少年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好建设祖国的本领。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法。

  D. 大型明星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全国的原因,是人们对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进行了重新审视造成的。

  5.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七颗钻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本文是一篇童话,想像丰富,表达了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B.《幼时记趣》节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沈复,清代作家。本文主要写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三件小事,表现了童年的乐趣。

  C.《夏》作者梁衡,当代作家。本文主要描绘了夏天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突出了夏天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D.《社戏》作者是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篇散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行文的。

  6.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诚信是什么?zhì气未脱的孩子说,诚信是拉过勾儿就永不反huǐ;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不能透支的nuò言;两鬓苍苍的老人老人说,诚信是一张不容背叛的qì约。

  7. 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11分)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万籁此俱寂,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八则》)

  (6) 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7)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8)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9)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8)《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写丰收在望的句子是: , 。

  8. 名著阅读(7分)

  这样他俩又开始往前走,漫无目标地胡乱走——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往前走,不断地往前走。不久,希望又开始复苏——它没有什么理由,很简单,只是因为希望的源泉还没有因时间和失败而消失时,它自然而然地要复苏。

  过了一会工夫,汤姆把蓓姬的蜡烛拿来吹灭,这种节约意味深长,言辞是多余的,不用多解释,蓓姬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她的希望又破灭了。她知道汤姆口袋里还有一根整蜡烛和几个蜡烛头——但他必须节约着用……

  (1)以上这段文字节选自 (国籍)的 (人名)写的名著 (3分)。

  (2)对汤姆,你最欣赏什么?请结合《洞中历险》这个情节,联系自己的实际讲讲理由。(4分)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9——10题。(7分)

  野 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9.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分别描绘了池水和植物的什么特点。(4分)

  答:

  10.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1——14题(16分)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节选自《苻子》)

  【注释】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孤树,独立的一棵树。③徙衽(xǐrén):移动席子。徙,迁移。衽,席子。④濡(rú):沾湿。⑤逾:“愈”,更加。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日流影移( ) (2)及月流影移( )

  (3)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 (4)复徙衽以从阴( )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方为秋田之害 方两三级,钱帅登之。

  B. 而徙衽以从阴 徐喷以烟

  C. 逃暑于孤林之下者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1)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14.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1分)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共13分)

  红 书 包 秦文君

  2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在此同时,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走上大街,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 )看,一会儿( )看,过一会儿( ),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①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②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骄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启示录。   (选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动)

  [注]①打烊(yáng):关门停止营业。②旖旎(yǐ nǐ):柔和美好。

  15.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3分)

  答:  16.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捂着眼 凑近着 退远点 B.凑近着 捂着眼 退远点

  C.凑近着 退远点 捂着眼 D.退远点 捂着眼 凑近着

  17.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3分)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 → 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18.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哪些内容?(4分)

  答:

  (四) 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4分)

  刀 爱

  明媚的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奶奶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抵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那有什么不好呢?”

  “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在逆境的时候,去承受挫折并积蓄养料;在顺利的时候,自己给自己一把刀并慎用养料。

  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9.请概括出“我”对砍树这一行为的情感态度的变化。(4分)

  儿时: 长大了:

  20.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好在哪里。(3分)

  他们虔诚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

  21.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2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刀爱”含义的理解。(4分)

  三、作文(共60+3分)

  23.请以"难忘那一次"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力求写出真情实感。

  (3)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规范。

下一页分享>>>七年级语文苏教版下册期末试卷答案

284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