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发挥着白话文难以替代的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编的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大家快来看看吧。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黄鹤楼》详解
原文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之)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一、读准字音:
西南隅(yu2) 费祎(yi1) 返憩(qi4) 巃嵸(long2zong1)
上倚(yi3) 四闼(ta4) 坐窥(kui1)
二、解释加点字
1.州城西南隅:角落
2.有黄鹤楼者:表肯定语气
3.尝驾黄鹤返憩于此:曾经;骑;休息;在
4.遂以(之)名楼:于是;用;命名
5.事列《神仙》之传:记载
6.迹存《述异》之志:事迹;保存
7.观其耸构巍峨:它;矗立的楼宇;高大雄伟
8.高标巃嵸:矗立的楼宇;高耸的样子
9.上倚河汉:靠着;银河
10.下临江流:临近
11.重檐翼馆:两层;古代建筑的飞檐
12.四闼霞敞:门;高大宽敞
13.坐窥井邑:远看;城乡
14.俯拍云烟:低头
15.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也;山川胜迹;的;最好的事物
三、翻译句字。
1.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鄂州城的西南角上,有—座黄鹤楼。
2.《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之)名楼。”
《图经》上说:“三国时代蜀汉大将费祎成了仙人,曾经骑着黄鹤返回到这里休息,于是就用‘黄鹤’命名这座楼。”
3.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
有关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记》上。
4.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它)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
5.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它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人)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
四、重要问题。
1.人们将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2.写黄鹤楼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给课文分为三层,写出层意。
第一层:“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交待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第二屋:“《图经》云”到“迹存《述异》之志。”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第三层:“观其耸构巍峨,”到“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写黄鹤楼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4.文中概括黄鹤楼外观特征的句子是耸构巍峨,高标巃蓯;
为什么说“仙”字贯穿全文?
(1)“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之)名楼。”命名扣住“仙”;
(2)“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引资料证明命名扣住“仙”;
(3)“上倚河汉”“俯拍云烟”创造“仙”境,扣住“仙”。
5.“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文中对黄鹤楼的命名,作者旁征博引的目的是什么?
证明费祎登仙并以之命名事实不虚,增强命名由来的说服力;增强黄鹤楼的神话色彩;突出楼的不同寻常;扣住“仙”字,为主旨服务,为下文打伏笔。
6.文中有五个对偶句,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它们是:
(1)事列《神仙》之传 迹存《述异》之志:(分析见上题)
(2)耸构巍峨,高标巃蓯:刻画楼的巍峨的整体形象。
(3)上倚河汉,下临江流:夸张写楼顶端极高,写楼底,交代楼的地理位置在江边。
(4)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对楼的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
(5)坐窥井邑,俯拍云烟:生动形象描写登楼观赏景物的感触。
7.“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句写什么?“”“坐”“俯拍”有什么表达作用?
运用对偶,生动形象描写登楼观赏景物的感触:因为黄鹤黄楼高入云天,又下临大江,所以登楼可以远眺周围城市乡村,弯下腰可以拍击萦绕大楼的云气和烟雾。“坐”说明无意观景而周园景物尽收眼底;“俯拍”构思别致,有形象感觉,“云烟”能“俯拍”,其身在高处可知。
8.本文对黄鹤楼景物的描写,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也有实在虚,行文变化多端,情趣盎然。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于园》详解
原文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一、读准字音
门钥(yao4) 绝壑(he4) 啾唧(jiu1ji1) 槛外(jian4) 深邃(sui4)
碧窈(yao3) 无憾(han4) 芍药(shao2) 螺蛳(luo2si1)
二、解释词语。
★1在瓜州步五里铺:通“埠”,水边停船之处
★2富人于五所园也:建筑园子
★3非显者刺:有地位的人;投名帖
4则门钥不得出:就
★5葆生叔同知瓜洲:任同知
6携余往:带
★7主人处处款之:殷勤招待
8园中无他奇:其他;奇特的
★9奇在磊石:堆砌
★10前堂石坡高二丈:用石块
11上植果子松数棵:栽种;几
12后厅临大池;临近
13缘坡植牡丹:沿着
14以实奇: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
15池中奇峰绝壑:陡峭的山沟
16以空奇:空旷
17卧房槛外:栏杆
18一壑旋下如螺蛳缠:山沟;盘旋
19幽阴深邃奇:幽暗;深远
20跨小河:横跨
21四围灌木蒙丛:草森茂盛的样子
22坐其中:代词,代阁子。
23颓然碧窈:舒坦;碧绿;幽远
24瓜洲诸园亭:各,众
25俱以假山显:都;凭借
26至于园可无憾矣:到;心感不满
三、翻译:
1.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于园在瓜洲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园林。
2.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不是有地位的人投下名帖,(这座园子)门上的钥匙是不会拿出来(打开门锁开门迎客的。)
3.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
4.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
5.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堂屋前面有用石块垒成的斜坡,(斜坡)高两丈,上面栽种了几棵果子松,沿坡栽种了牡丹、芍药,人不能够到上面去,(这里)因为没有空隙满满当当而奇特。
6.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后面的厅堂临近大池塘,池塘里有奇特的山峰和极陡峭的沟壑,直上直下,人们行走在池塘的底部,抬头仰望池塘中的莲花反而(好像)在天上,(这里)因为空旷而奇特。
7.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8.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
再向后,有一座水阁,长长的,(形状)像小船,(这座阁子)横跨在小河上,阁子的四周,矮小的灌木覆盖丛生。
9.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鸟儿在这里叽叽喳喳,好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
10.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是凭借假山而有名声。(这样的假山石)安置到于园之中就不会使人不满意了。
四、课文内容疏理。
1.《于园》节选自 《陶庵梦忆》 ,作者 张岱 ,字 宗子 、 石公 ,号 陶庵 , 明末清初 (朝代)文学家,著有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2.清王士禛《瓜洲于园二首》诗:“ 于家园子俯江滨 , 巧石回廊结构新 。
课文按照从前到后的空间顺序来写,文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有:前堂——后厅——卧房槛外——再后;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构思。
3.给选文第二节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1)第一层:“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到“以幽阴深邃奇”写于园奇在磊石。
(2)第二层:从“再后一水阁”到“颓然碧窈”写水阁和四周的景色及感受。
(3)第三层:“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说明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闻名的原因。
4.文章开头交待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并强调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能进这座园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从侧面告诉我们建园耗资巨大,强调园子不寻常,说明这次游园机会难得。
5.作者依次介绍了于园的哪些景观?
磊石、大池、壑、水阁、假山
6.“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为什么说前堂的石坡“以实奇”?
答:石坡“果子松数棵”沿坡“植牡丹、芍药”,不留空隙,因此“以实奇”。
7.“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为什么说后厅“以空奇”?
答:后厅旁,一泓池水,池中建假山,池面浮莲花,由下往上看,蓝天、碧水、红荷、奇峰,组合一种空灵的意境。
8.“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身在于园为什么能让人在置身山林的感觉?
答:于园里有状如小船的水阁、小河、灌木丛、啼鸣的禽鸟等景物,显得动静结合,有限的空间,却有着十分幽远的意境,给人一种在置身山林的感觉。
9.体会“四围灌木蒙丛”一句“蒙丛”一词:写出灌木丛生覆盖地面的状态。
10.体会“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一句的生动性:运用通俗的比喻,形象生动地写磊石而成的沟壑盘旋而下的形状。
11.于园的“磊石”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奇”,从“实”“空”“幽阴深邃”三个方面说明。
12.课文运用了两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其一:“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水阁的形状。
13.本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有 说明描写 和 和抒情议论。
描写如: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说明如: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议论抒情如: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4.表现对于园构思精巧,景色优美的赞叹的句子是: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5.“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一句的用意是什么?衬托于园,突出其建造得自然、真实、奇特。
16.扬州还有哪些有名的园林?举一个例子,说一说它的特点。
如个园以竹子和太湖石取胜。
看了“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