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在中国教育中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是七年级学生第一个认知的学科。当前,语文教学设计一直是我们研究的话题。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伤仲永 王安石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3、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4、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㈡过程与方法:朗读,自主探讨。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方法,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三、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初步具备了自学浅显
文言文的能力。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的思维、丰富的活动感
知文情、理解文理,从而完成对本课的学习。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
二、导入新课
回忆《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通过陈远方斥责其父友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讲究礼貌、诚信。而今天我们要学的《伤仲永》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本文。
三、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良传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四、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宋六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其亦擅长诗词,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泊船瓜洲〉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五、诵读练习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言文更应注重朗读。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课文读一篇。
2、自评,其他同学评读。
六、字词积累
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解自读课文,字词理解有困难的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请同学们帮忙。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奴隶lì: 谒[yè]见 : 扳 pān: 称:chèn
2、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于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3、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七、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余闻之也|久
八、小结:请同学们在课后熟读课文。
九、作业:背诵课文
第2课时
一、导入: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 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
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
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
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二、分析课文:
请一位同学复述第1、2段的内容。
1.思考: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
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混然众人矣”。
2思考: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
好处?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负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3、课文结构:
文章分两部分:(1、2)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3)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
三、小组讨论
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
采用了议论的形式。
2、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四、感悟语言
1.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使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3、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学习重点:
1.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答: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答: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既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
答:"伤"是"哀伤""感伤"之意.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个"神童".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可"伤"之道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一个人有天分不足诗,唯有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才能让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才能够真正成才.
4.你怎样理解文中的"泯然众人矣"?
答:"泯然众人矣"一句点明结局,痛惜之意溢于言表,发人深省.再过七年以后,是方仲永的第三个阶段,才能衰竭,成为了普通人.
5.作者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成为普通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五、总结: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成为普通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六、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抄写生字词
七、 板书设计:
5 伤仲永
指物作诗立就 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
(五岁) (十二三岁) (二十岁)
(父)不使学
借物说理 后天教育 关键 成才
教学反思: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知道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到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感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给学生展示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
字理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字理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或者是字义区分的时候往往会用到“字理分析法”,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培训部任教研员的黄亢美既注重宏观理论研究,又深人教学实践;不但讲学“实”、“新”、“趣”、“活”,对字理分析比较透彻。
(一)分析字形结构明字理
分析字形结构,可以明确字词的形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循序渐进式,最初学习独体结构字(象形字),可以根据“象形”义,给学生简单介绍,字形像图画一样。如“象、鸟、山、雨”等等,都是比较简单。进而学习会意字,就有偏旁结构的意义渗人;或者是把独体字结合在一起,有了更多的意义包含在其中。
(二)比较形近部首明字义
分析字理时,会发现很多的字也是有“姓氏”的,偏旁相同的汉字几乎就是“一家人”。字理分析时要仔细分析偏旁结构,分清“邻居”和“近亲”的关系,可以了解字义。可以归类总结,如“木”字旁结构的字,大多与“卞质,,有关,“宇”偏旁的字大多与“水”有关。经过分析整理,汉字也可以站站队,排刹湮。黄亢美在《活用汉字三千,人生风光百年》中就育归纳:学了“火”字并懂得“火”作形旁时变写为四点底“J、、,就能自觉地析解“煮”、“烈”、“烹”、“照”、“熬”等字的形义。
(三)多媒体展示加深印象
字理分析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现在有了更快捷的辅助手段。多媒体可以随时打开,找出汉字造字的源头,象形字可以展示出汉字演变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识记。形近字也可以根据字理分析来区别。如“即”和“既”。“即”读i工,动作还没有完成,到,开始的意思;本意是一个人正要去吃饭的动作。“既”读11,动作已经完成;本义是一个人吃过饭后要离开的样子。《说文》中解释为:“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可在大屏幕上展示会意字的图解,学生可以更明白的理解二者的区别。
二、字理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字理分析让识字更有趣味性
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果语文老师在识字教学时,只是“横平竖直”的把字体结构教给学生,学生就感受不到汉字的生命力,学习起来就没有感情。因此课堂上,我们可以带着学生去“探秘”。如在一次做题的时候,学生对“好高鹜远”和“趋之若鹜”中的两个w血字分不清楚。我在区分这两个字的时候就运用了“字一样跑得那么快去“追求”。“趋之若鹜”本义是像野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事物。“鹜”为“野鸭子”,故而应该为“鸟”。这样,学生对这两个词再不会混淆了,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古代劳动人民造字的时候,已经赋予了汉字的意义,每一个汉字都是带着“使命”诞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究“字理”,明晰字义,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
(二)字理分析让学生理解更透彻
汉字的偏旁结构并非随意组合,在结合之初已经具备了符号的意义。无论哪种造字法,字理意义都是深刻而有趣的。象形字最直观形象,但是老师们如果不是研究古汉语,对象形字的“前身”了解得就不够。不过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尤其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推广,很方便地可以调出电子白板的资料库中的古汉语字形。会意字更有趣,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而造出了汉字。会意字可以表示出更多抽象的意思,“字理分析”的时候也是最有意思的。比如“小土—尘,小大—尖”,“人”靠在木头上就是“休”。更有意思的是叠罗汉式的会意字,如“三人—众”、“三木—森”等等。这都是很简单的例子,只要在识字之初,教给学生其意义所在,学生一定会理解得更透彻。当然,有些汉字因为简化,其意义仅从简体字上体现的不大明显,如“只”其繁体字为“雯”与之相对的“双”其繁体字为“矍”,只有还原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其意义。
(三)字理分析有利情感教育渗透
学生和老师一起拆字的时候,不仅能够快速识记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还能够感受到汉字的博大内涵,从而产生对祖国文字的敬畏和喜爱。在学习《论语十则》的时候,有个重点生字“J温”字解释为“生气、发怒。”提醒同学记住偏旁是“个”,一般为怒从“心”生。由此又联想到“忆、忏、怀、忧、怖、怕、怯、恨、恼、悦等,都是一种情绪。由此积累“人不知而不J温”的意思以及“J温”的写法。学生对这些“个”旁的字都会写,但是从没有集中在一起审视一番,故而有“恍然大悟”的神情。老师在点燃起学生的兴趣点以后,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对汉字字理的分析。“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一句,最容易考察默写,并解释“周”。“周”读音为Wdng,最早通“网”此处引申为“迷惑”。从“门”部,关闭在“门”里,“亡失方向”即为“迷惑”。此时可以即兴加一点比较简单的拆字游戏,便于学生对字理的理解。如展示一副拆字对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此联巧妙在不但能拆字,意义还能相通。一时之间引发了学生拆字的兴趣。
三、结语
学生对汉字只知道读写,没想到里面还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对文字学习的热情剧增,爱上拆字游戏,爱上文字。一石可激千层浪,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能有意识的运用“字理分析”,那么学习的效果当然就会很好。
作者:唐旭设 单位: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合作初中
看了“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