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语文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训练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训练题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训练题

  七年级语文的复习是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同学们要准备哪些第三单元复习训练题来练习呢?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训练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训练题(一)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xùdāo cuānduo juàn jiù nà

  归省( ) ( ) ( ) 家( ) ( )树 ( )喊

  qiú

  ( )水 蘸酒(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然而又自失起来,

  (2)《社戏》 在去看社戏的途中,从嗅觉和触觉角度描绘江南农村迷人夜景的句子

  采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表现船行之快以及“我”急切心情的句子是

  3.阅读《社戏》一文,回答问题

  (1)在去看社戏途中和归航途中,课文都对江南水乡美丽的夜景作了细致逼真的描写,但这两处景物描写在烘托人物心情上却又有着细微的差别,请结合课文的相关语句说说有何差异?

  (2)双喜是文中最突出的人物,请结合课文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对其进行刻画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品质?

  (3)从前文看,戏看得“我”昏昏欲睡,豆也很普通,可课文结尾却写“我”对社戏的怀念,“我”为什么怀念呢?这样写有何作用?

  4.阅读《端午日》第1段,回答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开头连用三个“莫不……”有何作用?

  (3)这段文字中运用了倒叙、插叙,你能找出来吗?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4)你能说说“龙船竞赛”这一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吗?

  5.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八月的阳光

  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

  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小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躁一起用欢笑发泄出来。

  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

  后来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钱?”母亲只叹了口气。

  八月,棉花还没有到上市的季节。

  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

  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们去了学校。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亲捧着由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躺在地上,昏了过去。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学校来的。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全体教师捐赠。”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嚅动着,发不出声音。

  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父亲忽然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要不,抓阄也行。”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

  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当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泪水夺眶而出。

  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南方打工。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

  八月的阳光下,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

  (1)小说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主要有哪些作用?

  (2)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它是以什么为线索来串起故事情节的?

  (3)“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他们惊什么?愣什么?联系全文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4)文章的题目是“八月的阳光”,但从内容看却并非写景,你对文章的题目是如何理解的?

  (5)生活中,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境遇,你是愿意做“小夏”还是愿意做“小秋”?亦或你有第三种选择?写出你的理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训练题(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bòji gēda suì què

  ( ) ( ) 鬼( ) 打更( ) 宫( )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组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填空

  (1)《十五夜望月》一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2)《水调歌头》的作者是 (朝代)的 ,词中流露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与热爱的句子是

  4.学习了《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后,你认为这三首诗词的共同点是什么?

  5.《本命年的回想》一文中写了过春节的哪些习俗?你能说说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吗?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卖糖葫芦的小贩穿梭往来,竹筒里抽签子,中了彩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卖挂落枣儿的涿州小贩,把剔核晒干的老虎眼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转着吃。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

  (1)这段文字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文中划线句子矛盾吗?说说你的看法。

  (3)作者把过年的场面写得热闹非凡,联系全文,你能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吗?

  (4)你认为选文中哪一件事写得最精彩?说说理由。

  7.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解释下列词语

  具: 把: 就: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传统节日?你知道它的哪些习俗?(可从文中找)

  (3)你能用现代汉语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诗的意境描述出来吗?

  (4)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说说你对这首诗的主旨的理解。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元宵杂谈

  农历新年过后,接着来的就是“元宵”佳节了。元宵在古代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尤其在宋代最为盛行,甚至比新年还要热闹),到了近代,则渐渐冷淡了。可见风俗也是随着时代变的。元宵既是中国一个传统节日,因此有不少“佳话”或者并非佳话的故事流传,不妨拉杂谈谈。

  由近及远,先从“洪宪皇帝”的一则笑话谈起。

  元宵的应节食物是汤圆,汤圆的别名也叫“元宵”。袁世凯因“元宵”谐音“袁消”,认为大不吉利,于是在他“登基”做“洪宪皇帝”那年,就明令公布,不准百姓叫“汤圆”为“元宵”,又下令要把“元宵”节正名为“上元节”。

  时人因袁世凯取消“元宵”,作了一首儿歌讽刺他道:“袁总统,立洪宪,正月十五称上元;大总统,真圣贤,大头抵铜角,元宵改汤圆。”袁世凯所铸的银币有他的肖像,一般人都叫做“袁大头”。

  封建统治者诸多忌讳,又最害怕百姓的讽刺,古今一例。明代就曾发生过一宗“元宵惨案”,这是明太祖朱元璋干的好事。

  元宵习俗是喜欢打灯谜的,那一年元宵,朱元璋微服出游,在南京城里某家人家看见许多人围着打灯谜,他也挤进去看。这灯谜是一幅“谜画”,画的是个大脚妇人抱着个西瓜。朱元璋猜不着,回去和他的马皇后谈起,马皇后大怒道:“这刁民在讽刺我,那谜底不就是‘淮(怀)西妇人好大脚’吗?原来这位马皇后是临淮县人,属于淮西,她又恰恰是一双大脚。在那个时代,富贵人家的妇女以缠足为美,有一双“三寸金莲”的女子就可以夸耀邻里。马皇后认为这是讽刺她的出身贫贱,故而勃然大怒。

  朱元璋为了替他的皇后出气,竟下令将那家人家所在的水西门一带的百姓斩尽杀绝,从水西门到新桥,杀了数百家人家,只漏网七家。据说南京现在还存在的“七家湾”这个地方,就是因此得名的。

  …………

  有关元宵的诗词很多,我最欣赏的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宵》。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后三句,是历代词家赞赏的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三句词可以代表人生三个境界中最后的一个境界——毕生执著以求的事情(为学或者追求某一理想),在不知不觉之间,得到了最后成功的境界。

  (1)文章里一共写了几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结合你自己的人生体验,说说你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话的理解。

  (3)你读了“元宵惨案”后,你有何感想?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训练题答案:

  (一)

  1、xǐng絮叨 撺掇 眷 桕 呐 泅 zhàn 2、使我的心也沉静,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3、(1)这两段景物描写都有烘托了人物愉快的心情,但前一处愉快之中有急切,从“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似乎听到歌吹了”等句子上可看出来。后一处愉悦之中更显轻松,如文中“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连月光都显得“格外的皎洁”。 (2)语言、神态, 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办事果断,考虑周到,而且有组织能力和号召力,如“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为乱跑,我们又都识水性”就表现了他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3)“我”怀念不仅在于受戏和吃豆本身,更在于“我”和平桥本的孩子一起参与了吃豆的全过程,和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纯朴真挚的感情、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

  4、(1)全茶峒人端午日到长潭观看赛龙船的欢腾场景。 (2)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人人参与,一个不漏的场景,为下文写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作了铺垫。 (3)倒叙:“数天以前……练习进退”插叙:“平常时节……才拖下水去。”这样安排既突现了重点场景,又给人留下整体印象。 (4)体现的是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5、(1)突出了天气的酷热,衬托小夏、小秋盼信的急切心情。 (2)以“八月的阳光”为线索。 (3)学费昂贵。作用: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4)既暗示了生活的艰难,也象征了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5)略

  (二)

  1、簸箕 疙瘩 祟 gēng 阙 2、C 3、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北宋 苏轼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4、都是以咏月为主要内容的,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从写作方法上看,三首诗词都是寄情寓物的,重点都在抒情。 5、炒年货,吃腊八粥,送灶王爷换门神,除夕守岁,拜新年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健康、平安、幸福以及亲人团聚的渴望和祝愿。

  6、(1)时间顺序 (2)“舍不得吃”是因为太珍贵,难得吃到,而且非常好看,这是珍惜、俭约的心理,“吃起来却没有个够”是因为味道好,太好吃,吃起来就忘掉了其他,所以不矛盾。(3)写出了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4)略 7、(1)准备 端、握 靠近

  (2)重阳节 登高 饮酒 赏菊 (3)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着(4)叙写了一次应邀到农家作客的过程,表达了作者与故人之间淡泊如水的真挚友情。 8、(1)共写了“元宵笑话”“元宵惨案”“元宵诗词”三个故事。 (2)可以与文中意思同,也可以另辟奚径,言之有理即可。 (3)略


看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训练题的还看了: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测试卷

2.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同步练习卷

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137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