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数学 >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2)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2)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1、方程中含有未知数(如:x和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或未知项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本知识考点会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注意次数为1和系数不为0)。

  2、把两个含有相同未知数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

  3、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中验根问题)。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能会出现在选择题中验根问题)。

  8.2 消元

  5、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一(最终解一元一次方程然后反代解决二元三元、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6、本章知识考点

  a、计算题

  b、选择、填空

  c、应用题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1、用小于号或大于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能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

  4、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6、把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起来,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7、本章知识考点

  a、选择题

  b、计算题)

  c、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题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一、知识要点

  1、全面调查:对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优点:调查结果比较精确; 缺点:费时、费力)。

  2、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优点:投入少、操作方便,而且有时只能用抽样的方式去调查;缺点:调查结果与总体的结果可能有一些误差)

  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7、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的随机抽样。

  二、统计图的分类:

  1.条形统计图——适用于显示不同对象之间的数量特征,根据长方形(条形)的高度能直观地看出被统计对象的量的大小、多少等。

  2.折线统计图——适用于显示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数量变化特征,根据折线的变化能直观地看出事物的变化(如上升或下降、增长快慢等)趋势。

  3.扇形统计图——用圆代表整体,能直观地显示各部分(不同的统计对象)所占的百分比,适用于显示不同对象之间数量上的比例关系。

  注意:求圆心角度数=所占百分比×3600

  4.频数分布直方图——对收集得到的数据,可通过“划计”的方法整理成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它①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②易于显示各组之间的频数差别.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为 :①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算出它们的

  极差极差或组距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②决定组距和组数(组数=).③列出频组距组数数分布表.④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5.本章知识考点分析:

  1、总体、样本、个体与样本容量会在选择题出现

  2、四类统计图的考点中重点注意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直方图的补全及频数的补全等。


  看了“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的人还看了:

1.初一数学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2.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3.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4.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5.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300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