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一学习方法 > 七年级数学 > 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附带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附带答案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附带答案

  做数学复习题既要求我们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也要求我们努力记住复习内容,这有利于发展我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增强我们的理解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仅供参考。

  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2•a3=a6 B.a6÷a3=a2 C.(a2)3=a6 D.(2a)3=6a3

  2.若某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下列长度的线段能作为其第三边的是(  )

  A.5 B.7 C.9 D.10

  3.下列等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

  A. B.

  C. D.

  4.如图,已知AB∥CD,BC平分∠ABE,∠C=35°,则∠BED的度数是 ( )

  A.70° B.68° C. 60° D.72°

  5.以下说法:①“画线段AB=CD”是命题;②定理是真命题;③原命题是真命题,则逆命题是假命题;④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一个反例,即举一个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结论的命题即可,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有以下四个条件:①∠B+∠BCD=180°,②∠1=∠2,③∠3=∠4,④∠B=∠5.其中能判定AB∥CD的条件的个数有 ( )

  A.1 B.2 C.3 D.4

  7. 如果 、 、 ,那么其大小关系为 ( )

  A. B. C. D.

  8.如图,∠1,∠2,∠3,∠4是五边形ABCDE的外角,且∠1=∠2=∠3=∠4=70°,则∠AED的度数是 ( )

  A.80° B.100° C.108° D.110°

  9.如果 的积中不含x项,则q等于(  )

  A. B.5 C. D.﹣5

  10.如图,∠AOB=30°,点P是∠AOB内的一个定点,OP=20cm,点C、D分别是OA、OB上的动点,连结CP、DP、CD,则△CPD周长的最小值为(  )

  A.10cm B.15cm C.20cm D.40cm

  二、填空题:

  11.下列现象:①升国旗;②荡秋千;③手拉抽屉,属于平移的是      (填序号)

  12.某种细胞可以近似地看成球体,它的半径是0.000005m.0.0000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3.如图,在△ABC中,AB=BC,∠B=12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若AC=6cm,则AD=      cm.

  14.若x2﹣4x+b=(x﹣2)(x﹣a),则a﹣b的值是      .

  15. 如图,BC⊥ED于O,∠A=45°,∠D=20°,则∠B=________°.

  16.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23度,那么∠2= 度.

  17.已知关于 的不等式 只有2个正整数解,则 的取值范围是 .

  18.如图,△ABC中,∠A=35°,沿BE将此三角形对折,又沿BA' 再一次对折,点C落在BE上的C'处,此时∠C'DB=85°,则原三角形的∠ABC的度数为 .

  19.如图,A、B、C分别是线段A1B,B1C,C1A的中点,若△ABC的面积是1,那么△A1B1C1的面积      .

  20.已知AD是△ABC的中线,∠ADC=45°,把△ADC沿AD所在直线对折,点C落在点E的位置(如图),则∠EBC等于      度.

  三、解答题

  21.计算

  (1)

  (2)(x+2)2﹣(x+1)(x﹣1)+(2x﹣1)(x﹣2)

  22.因式分解:

  (1)x2(x﹣y)+(y﹣x); (2)2a3﹣8a.

  23. 解方程组:(1) (2)

  24. (1)解不等式: ;

  (2)若(1)中的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是方程 的解,求 的值.

  25.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6.如图,在 中, , ,垂足为 , 平分 .

  (1)已知 , ,求 的度数;

  (2)已知 ,求证: .

  27.已知关于 , 的方程组 的解 , 都为正数.

  (1)求 的取值范围; (2)化简 .

  28. 已知:如图,在△ABC中,∠A=∠ABC,直线EF分别交△ABC的边AB、AC和CB的延长线于点D、E、F.

  求证:∠F+∠FEC=2∠A.

  29.在“五•一”期间,某公司组织318名员工到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旅行社承诺每辆车安排有一名随团导游,并为此次旅行安排8名导游,现打算同时租甲、乙两种客车,其中甲种客车每辆载客45人,乙种客车每辆载客30人.

  (1)请帮助旅行社设计租车方案.

  (2)若甲种客车租金为800元/辆,乙种客车租金为600元/辆,旅行社按哪种方案租车最省钱?此时租金是多少?

  (3)旅行前,旅行社的一名导游由于有特殊情况,旅行社只能安排7名导游随团导游,为保证所租的每辆车安排有一名导游,租车方案调整为:同时租65座、45座和30座的大小三种客车,出发时,所租的三种客车的座位恰好坐满,请问旅行社的租车方案如何安排?

  30.已知,△ABC是边长3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以1cm/s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点B运动.

  (1)如图1,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那么t= (s)时,△PBC是直角三角形;

  (2)如图2,若另一动点Q从点B出发,沿线段BC向点C运动,如果动点P、Q都以1cm/s的速度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那么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3)如图3,若另一动点Q从点C出发,沿射线BC方向运动.连接PQ交AC于D.如果动点P、Q都以1cm/s的速度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那么t为何值时,△DCQ是等腰三角形?

  (4)如图4,若另一动点Q从点C出发,沿射线BC方向运动.连接PQ交AC于D,连接PC.如果动点P、Q都以1cm/s的速度同时出发.请你猜想: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PCD和△QCD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ABAB 6-10 CDBDB

  二、填空题

  11、①③

  12、5×10﹣6

  13、2;

  14、-2;

  15、25;

  16、67;

  17、 ;

  18、75°.

  19、7

  20、45

  三、解答题

  21.解:(1)原式=100+1﹣0.22011×52011=101﹣1=100;

  (2)原式=x2+4x+4﹣x2+1+2x2﹣5x+2=2x2﹣x+7.

  22.解:(1)原式=(x﹣y)(x2﹣1)=(x﹣y)(x+1)(x﹣1);

  (2)原式=2a(a2﹣4)=2a(a+2)(a﹣2).

  23.(1)解:先解出一个未知数,得1分,再解出另一个得2分,最后回答

  (2)解:先解出一个未知数,得1分,再解出另一个得2分,最后回答

  24. 解:(1)x>-3--

  (2)x>-3的最小整数解是 ,

  把 代入 中,解得

  25.(1)解:解①:

  解②: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画数轴表示(略)

  26.解:先解出

  再得

  解不等式组得解集:

  27.解:∵AD是△ABC的高,

  ∴∠ADC=∠ADB=90°

  又∵∠C=70°,

  ∴∠DAC=90°-70°=20°

  又∵∠BED=64°,

  ∴∠DBE=90°-64°=26°

  ∵BE平分∠ABC

  ∴∠ABE=∠EBD=26°

  ∵∠BED=∠ABE+∠BAE

  ∴∠BAE=64°-26°=38°

  ∴∠BAC=38°+20°=58°

  28.证得∠C+∠A+∠ABC=1800-

  由∠A=∠ABC得∠C+2∠A=1800-

  ∠C+∠F+∠FEC=1800

  得到∠F+∠FEC=2∠A

  29.解:(1)设租甲种客车x辆,则租乙种客车(8﹣x)辆,

  依题意,得45x+30(8﹣x)≥318+8,

  解得x≥5 ,

  ∵打算同时租甲、乙两种客车,

  ∴x<8,即5 ≤x<8,

  x=6,7,

  有两种租车方案:

  租甲种客车6辆,则租乙种客车2辆,

  租甲种客车7辆,则租乙种客车1辆;

  (2)∵6×800+2×600=6000元,7×800+1×600=6200元,

  ∴租甲种客车6辆;租乙种客车2辆,所需付费最少为6000(元);

  (3)设同时租65座、45座和30座的大小三种客车各x辆,y辆,(7﹣x﹣y)辆,

  根据题意得出:65x+45y+30(7﹣x﹣y)=318+7,

  整理得出:7x+3y=23,

  1≤x<7,1≤y<7,1≤7﹣x﹣y<7,

  故符合题意的有:x=2,y=3,7﹣x﹣y=2,

  租车方案为:租65座的客车2辆,45座的客车3辆,30座的2辆.

  30.解:(1)当△PBC是直角三角形时,∠B=60°,

  ∠BPC=90°,所以BP=1.5cm,

  所以t=

  (2)当∠BPQ=90°时,BP=0.5BQ,

  3﹣t=0.5t,所以t=2;

  当∠BQP=90°时,BP=2BQ,

  3﹣t=2t,所以t=1;

  所以t=1或2(s)

  (3)因为∠DCQ=120°,当△DCQ是等腰三角形时,CD=CQ,

  所以∠PDA=∠CDQ=∠CQD=30°,

  又因为∠A=60°,

  所以AD=2AP,2t+t=3,

  解得t=1(s);

  (4)相等,如图所示:

  作PE垂直AD,QG垂直AD延长线,则PE∥QG,

  所以,∠G=∠AEP,

  因为 ,

  所以△EAP≌△GCQ(AAS),

  所以PE=QG,所以,△PCD和△QCD同底等高,所以面积相等.

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附带答案相关文章:

1.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附答案

2.七年级下册数学书第十二章复习题答案

3.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

4.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复习题答案

5.七年级数学课本复习题

188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