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13-14章
第十三章:健康地生活
第一节:健康及其条件
1.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膳食合理、合理用药、拒绝吸烟、酗酒、吸毒)
3.吸烟、酗酒、吸毒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
过量饮酒便是“酗酒”,会导致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醉酒。慢性酒精中毒——脂肪肝(肝硬化)。
长期吸烟引起肺癌。联合国将每个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国际禁毒日:6月26日。
3.创建健康的环境(居室环境、水环境)
二氧化碳——地球表面的温度显著升高,产生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在笼罩在城市上空烟雾的主要成分,影响人的呼吸道。
二氧化硫——污染大气,形成酸雨、酸雾,腐蚀某些合成纤维及金属设备,引起并加重呼吸器官疾病。
第二节:预防传染病
1.传染病及人体免疫
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生物,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和流传性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如果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了,所以预防措施如下:
控制传染源:当人体发病初期表现出来的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最强。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对患传染病的动物也应及时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各种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如蚊、蝇、蚤等,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
保护易感人群:不要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让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以提高他们的抗病能力。
第三节:人体免疫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第二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第三道防线—— 组成:免疫器官(脾、淋巴结)、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功能:产生抗体,消除病原体(抗原)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体——身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蛋白质,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特异性结合,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先天就有的,不是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 是机体与外来侵害物接触之后才获得的免疫特性,不能、遗传也不能获得持久免疫。
特点 不同点 遗传性;自发性;非特异性;相对稳定; 获得性;针对性;可变性
相同点 共同特点是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的健康。
例子 皮肤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作用;…… 天花患者产生的抗体;……
“五苗”:卡介苗——结核病;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麻疹疫苗——麻疹。
第四节: 当代主要的疾病和预防
当代主要的疾病:心血管病、癌症。
与心血管病有关的三个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
致癌的因素:环境中致癌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
第十四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土地,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无价之宝,是大自然是人类赖发生存的物质基础。
地球上土地面积仅占29%。
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核心作用。
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使环境恶化。
生物圈保护的中心目标:在于保持各种生态环境有健康,维持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
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调查、监测、评价和预测,是保护生物圈的前提。
空气质量监测一般包括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的监测。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实施大型生态工程是恢复、重建和改建生态环境的重大有效措施。
看了“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