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八年级语文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

时间: 郑晓823 分享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

  勤奋的练习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试题,可以在考试中获得丰硕的成果,接下来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逶迤:

  磅礴: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开颜:

  ③一位藏族同志指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说:“就在这里,在奶粉厂旁边,我们要建一座糖厂,这里是最甜的地方。”

  甜: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①形容波涛互相撞击。( )

  ②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

  ③罕见的美好景象。( )

  ④甜美、畅快地入睡。( )

  3.给下列诗句标出朗读节奏。(4分)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问题探究。(8分)

  ①《七律 长征》首联与颔联、颈联在结构上是怎样的关系?首联与尾联在结构上又是怎样的关系?

  ②你能写出《〈长征组歌〉两首》歌词的中心句吗?

  ③毛主席在《七律 长征》中的主题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想一想,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了哪些困难?

  ④“周副主席有举起那颗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浓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请简析这个句子的含义。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生死攸关的烛光(谢仁超)(20分)

  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在法国第厄普市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瑙德夫人。她的丈夫在马奇诺防线被德军攻陷后,当了德国人的俘虏,身边只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12岁的雅克和10岁的杰奎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投身到为祖国解放的光荣斗争行列。

  每星期四晚,一位法国农民装扮的人便送来一个小小的金属管,内装着特工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伯瑙德夫人的任务就是保证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把情报藏好,伯瑙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她先是把金属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横档中,以后又把它放在盛着剩汤的铁锅内,尽管他们安全地躲过了好几次德军的突然搜查,但伯瑙德夫人始终感到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当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几次严密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其中一个是本地区情报部的官员。他们坐下后,一个少校军官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揉皱的纸就着黯淡的灯光吃力地阅读起来。这时,那位情报部的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长官面前。情况是危急的。伯瑙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铁管处后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为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时候,小儿子雅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房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着:“你不用灯就不行吗?”一伸手把烛台夺回。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自己必须在场。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时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边,用亲切的声音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来,我给你讲讲我的路易莎好吗?”杰奎琳仰起小脸,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不过,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头很痛,我想睡觉了,下次您再给我讲好吗?”“当然可以,小姑娘。”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5.本文为什么取名“生死攸关的烛光”?(4分)

  6.第二段交代了伯瑙德夫人一家积极参加秘密情报工作,勇敢投身到为争取祖国解放的斗争行列的两个原因。请你概括出来。(6分)

  ① ;②

  7.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伯瑙德夫人和雅克、杰奎琳三人围绕蜡烛分别用什么方法机智勇敢地与德国军官进行周旋?(3分)

  伯瑙德夫人:

  雅克:

  杰奎琳: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9.假如在场的有三个孩子,你就是其中一个,你会围绕蜡烛用什么方法机智勇敢地与德国军官进行周旋?(4分)

  (二)桥(13分)

  每逢山溪水涨,他就守候在溪边,把他的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溪。惊悸的浊浪,滑溜溜的卵石,使他名声远播,某报撰文颂曰:《人桥》!

  不久,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

  接替他的,是一个娇小的姑娘。姑娘没有勇气涉过小溪,更谈不上背孩子渡水,于是一到雨天黄昏,对岸就排着一支家长的队伍,一律裤腿高挽。

  姑娘开始了奔波。她给文教办写信,向教育局长报告,跟乡长争吵,掏出自己的工资带头集资……不久,小溪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孩子们可以顺顺畅畅上学了。

  姑娘至今还在山村小学,教着四年级的50名学生。

  10.短文中两个人物做的同一件事是什么?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3分)

  11.文中的两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3分)

  12.删掉短文末段行不行?为什么?(3分)

  13.短文蕴含着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所持的态度,请你举文中的一例加以说明。(4分)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同“否”)?”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dài,哄骗)云“不见”。嘿(同“默”)然大喜,赍(jī,携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

  14.下列加点字注音及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螳螂执叶伺蝉(sì,等待) 遂于树下仰取叶(zhú,就)

  B.扫取数斗归(shǔ,好几) 汝见我不(fǒu,同“否”)

  C.乃厌倦不堪(kān,能忍受) 妻始时恒答言“见”(héng,总是)

  D.吏遂缚诣县(fù,绑)(zhǐ,到……去)

  15.写出下列“以”字的含义。(3分)

  ⑴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⑵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⑶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6.翻译语句。(4分)

  ⑴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⑵对面取人物

  17.“楚人”真的能够自隐其形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

  18.用原文回答:“楚人”的妻子是在什么情况下说不见的?(2分)

  19.“嘿然大喜”表现“楚人”怎样的心态?(2分)

  20.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则选文的内容: 。(2分)

  四、写作(3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为人民服务”既是共产党的宗旨,也是当今社会的公众理念。各行各业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为民办事、助人为乐的现象随处可见。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一件自己或别人做的有益于他人的事,也可以写一个勤于为大众做实事的人,还可以讲述一个看见或听见的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可以赞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可以谈谈自己为公众服务的打算,还可以介绍一处对人民大众有益的设施或工程……

  要求:

  ①根据上述材料,任选角度作文;

  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数500字以上。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答案:

  一、1.①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②欢悦。③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人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2.①澎湃;②绝壁;③奇观;④酣然入睡 3.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①总分关系,颔联承“千山”,颈联承“万水” ;总起与总收,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的统一 ②分别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和“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③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④这个句子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二、(一)5.因为烛光关系到情报中转站的安危,也关系到伯瑙德夫人及两个孩子的生命安全。 6.丈夫被德国人俘虏;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 7.伯瑙德夫人:用油灯换蜡烛;雅克:借口去抱柴把蜡烛拿走;杰奎琳:借口头痛要上楼睡觉把蜡烛拿走。 8.对德国法西斯的无比仇恨,对伯瑙德夫人及两个孩子机智勇敢行为的颂扬。 9.略

  (二)10.同一件事是帮助学生过河。“他”用“背学生”的方法,姑娘用“想方法架设桥”的方法。 11.略。 12.不行。这一段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与第二段构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借此含蓄地讽刺和批判了某些基层领导的陈旧人才观及官僚作风。另外,删掉着一段话后,全文在结构上也欠完整。 13.示例:①用“他”采用落后陈旧的方法这一事例,否定了不动脑筋,只会埋头苦干的工作方法。②用姑娘选择科学、创新举措的事例,倡导、赞颂了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③用“他”被提升为文教办主任,姑娘仍被埋没的事例,批判了陈旧的人才观。④用“他”一经报纸宣传就被提升,学生的疾苦却无人过问的事理,讽刺和批判了官僚主义作风。

  三、17.C 18.⑴凭借⑵来,连词⑶认为 19.⑴螳螂躲在叶子后面暗中观察蝉,它躲过的叶子可用来隐身。⑵当面拿人家的东西。 20.不能。他是一个妄想用一片树叶来掩盖自己的不正当行为的、贪婪而愚蠢的人。 21.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22.表现其自以为找到一种可以不劳而获的途径而沾沾自喜的心态。 23.一叶障目。


看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试题的还看了:

1.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2.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4.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辅导题

1749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