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初中学习方法>初二学习方法>八年级数学>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时间: 妙纯901 分享

  教学的设计作为八年级数学教师备课工作中最为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具体的一环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希望你们喜欢。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矩形的性质(二)

  教学目的:

  1、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定义;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1、2及推论;3、会用这些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定理1、2及推论。

  教学难点:定理的证明方法及运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发现法、自学法、练习法、类比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投影仪、圆规、三角板、矩形木架一个。

  一、复习创情导入

  1、复习:

  (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矩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

  ?矩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点呢?

  二、授新

  1、提出问题

  (1)矩形的定义?

  (2)矩形的性质定理1的内容是什么?写出已知、求证,怎样证明

  (3)矩形的性质定理2的内容是什么?写出已知、求证,怎样证明

  (4)矩形的性质定理的推论的内容是什么?写出已知、求证,怎样证明?

  (5)例1的解答过程中,运用哪些性质?

  2、自学质疑:自学课本P83-85页,完成预习题,并提出疑难问题。

  3、分组讨论:讨论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学生提出问题。

  4、反馈归纳:

  (1)矩形的定义:它具备两个性质( )

  (2)矩形的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已知:在矩形ABCD中,∠A=900,

  求证:∠B=∠C=∠D=900。(邻角互补)

  (3)矩形的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已知:矩形ABCD,对角线AC、BD,

  求证AC=BD。(证明三角形全等)

  (4)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B=900,OA=OC,求证:OB=AC。

  5、尝试练习:

  (1) 跟踪练习1----4。

  (2)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例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D=120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所以 AC=B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又因为OA=OC=1/2BD,

  所以OA=OD。

  所以∠AOD=1200,

  所以∠ODA=∠OAD=1/2(1800-1200)=300。

  又因为∠DAB=900(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所以BD=2AB=2×4cm=8cm.

  (3)跟踪练习5。

  (4)达标练习1-----4。

  6、深化创新:

  通过今天的学习:

  (1)矩形的判定有什么依据?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两个条件)

  (2)矩形有哪些性质?(矩形是平行四边形(定义))

  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7、推荐作业:

  (1)矩形性质定理1的逆命题是否是真命题?根据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

  (2)如何证明?

  (3)矩形性质定理1的逆命题是否是真命题?根据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

  (4)如何证明?

  (5)例2的解答中,运用了哪些性质及判定?

  预习思考题:

  (1)矩形的定义?

  (2)矩形的性质定理1的内容是什么? 写出已知、求证,怎样证明?

  (3)矩形的性质定理2的内容是什么? 写出已知、求证,怎样证明?

  (4)矩形的性质定理的推论的内容是什么? 写出已知、求证,怎样证明?

  (5)例1的解答过程中,运用哪些性质或判定?

  跟踪练习题:

  (1)矩形的定义中有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

  (3)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

  (4)矩形的对角线 。

  (5)矩形的一边长为15cm,对角线长17cm,则另一边长为 ,该矩形的面积为 。

  创新练习题:

  (1)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 )对全等的三角形。

  (A)2 (B)4 (C)6 (D)8

  达标练习题:

  (1)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8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 、 、 、 。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与一边的夹角为300,则矩形两条对角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的度数分别为 、 、 、 。

  (3)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0,对角线长为15cm,较短边的长为( )

  (A)12cm (B)10cm (C)7.5cm (D)5cm

  (4)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0,AB=2AC,求∠A、∠B的度数。

  综合应用练习:

  (1)已知:矩形ABCD中,BC=2AB,E是BC的中点,求证:EA⊥ED。

  (2)如图,矩形ABCD中,AB=2BC,且AB=AE,求证:∠CBE的度数。

  推荐作业:

  1、熟记定义、性质;

  2、完成《练习卷》;

  3、预习:

  (1)矩形性质定理1的逆命题是否是真命题? 根据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如何证明?

  (2)矩形性质定理1的逆命题是否是真命题? 根据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如何证明?

  (3)例2的解答中,运用了哪些性质及判定?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训

  一、打破传统模式,构建思维型课堂

  初中阶段是学生情感意识建立的关键时期,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良好感情则是课堂互动的基础。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该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增加对教师的依赖感,降低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互动,适当地增加问题的提问。另外,教师在教学时应当结合实际,问题的设置要尽量贴近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打破原来枯燥的说教方式。只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情感交流平台,学生才能对课堂感兴趣,才能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在解题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

  (一)加强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个步骤,而细看当今中学生的答题试卷便可发现,因为审题出错的题目比比皆是,所以提高审题能力是解题的关键步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如可以让学生在读题时用笔标出关键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小声朗读题目。这都有助于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

  (二)设置思维型问题,给学生留下想象空间

  无论是课堂例题的设置还是课后练习题的设置,都需要教师动脑筋,教师要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去吸引学生,并使之从中得到练习,加强对知识的巩固。思维发散的题目对于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益的。且这类题目一般形式新颖,学生对于它们的印象比较深刻,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此类知识的吸收。例如,现有含盐15%的盐水200克,含盐40%的盐水150克,另有足够的盐和水,要配置成含盐20%的盐水300克。

  1.如果要求是使用现有的盐水,但尽可能地少使用盐和水,应该怎样设计配置方案?

  2.你还有其他的配置方案吗?这一类的题目就是一种思维发散的题目,第一问更多地给予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能使他们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展开想象,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最终求得合理的配置方案。而第二问则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学生可以相互展开讨论,培养自己的求异意识。这样,在整个解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三)培养对错题的反思意识

  对于错题的整理与反思是纠正错误、加深印象和提高成绩最有效的办法。而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做得还不够好。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对错题反思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做硬性的要求,使学生在不断地总结与反思的过程中去发散思维,得到新的启示。

  学生可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在做一道题时,反复思考都得不到答案,但是一经别人的提点或者一看答案解析,就立马想到了做法,实际上这还是因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因此,学生要培养错题反思、整理的意识,在了解标准答案的同时还要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进行着重的记忆,在造成解题障碍的环节上多下工夫。另外,学生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往往能收获新的解题方式,或者能对题目有更深的理解,这些都是思维锻炼的方式。

  三、结语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当将知识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另一方面,也应当注重学生对于学习方法方式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锻炼。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有趣灵活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的可能性将更大。因此,教师一定要抓住初中生这一时期的特点,构建思维型和情感型课堂,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作者:邱爱淦 单位:江西省上饶县第七中学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范文3篇

2.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目录

4.2016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5.八年级数学教案

2409052